設計者研發(fā)了一個制作漢堡的機器人。它配備了攝像機、熱能傳感器、3D攝像頭等感知設備。在烤架上,它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圖像識別,辨別出不同的食材,然后將不同食材放到油溫超高的鐵板上,控制油溫和烘焙時間。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它就可以正式上崗,自如地控制肉餅在鐵板上的熟度,精準地進行翻轉。 (《好奇心日報》)
這款智能存錢罐考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小朋友認識金錢。它通過三種智能交互——扭一扭、搖一搖、拍一拍,實現(xiàn)存錢、花錢、查余額、做任務四大功能。它需要搭配手機App一起使用,所有的功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配合才能完成。開發(fā)者認為,好的科技產(chǎn)品應該是促進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而不是取代彼此的陪伴。(《好奇心日報》)
設計師嘗試留住每種植物最優(yōu)雅的一面,將它們制作成透明立體的生命標本。設計者從世界各地搜羅到各種花卉燦爛綻放的一面,經(jīng)過高溫處理多道工序,最后請專業(yè)工匠打磨拋光處理,做成花卉魔方。 (《好奇心日報》)
這款自動折衣機是懶得疊衣服族群的救星。它可以自動將衣服折疊、蒸汽防皺、噴灑香水或是消毒。而且,它不會占用很大地方。
這位幫手折疊衣服用時不超過10秒,蒸汽除皺只需20秒~30秒,處理每件衣服的時間不到一分鐘。使用者只需要將曬干的衣服按照順序夾在機器上,啟動后衣物會自動送進機器折疊,其他功能也是自由選擇的。(《好奇心日報》)
設計者嘗試利用電子垃圾創(chuàng)造出水磨石系列的無線充電器。
這款充電器的材料用的是混凝土建筑廢渣、日用瓷廢渣、石材邊角料,使用對環(huán)境無害的回收材料和天然材料,嘗試突破電子產(chǎn)品行業(yè)長久依賴塑料等化工材料的局限。LED指示燈提示充電已開始。(《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