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開合交叉纏絲
【練法】
(1)下合時左手走上逆纏,右手變換方向走下逆纏,重心左移。繼而左手走下順纏,右手走上順纏,同時重心右移。(圖6-1~圖6-3)
(2)左下順纏、右上順纏時變換方向,走左下逆纏、右上逆纏,重心右移。繼而走左上順纏右下順纏,同時重心左移。(圖6-4~圖6-7)
【要點】
開合交叉纏絲,交叉于胸前再開合,步法清晰,虛實分明。
【歌訣】
開合交叉纏絲圈,胸前交叉分兩邊。
交叉相合可為引,雙開可用手肘肩。
七、虛步立圓纏絲(左右)
【練法】
(1)右虛步立圓纏絲:左手上至面前,右手下纏至襠間,右腳向前邁步虛點地面,同時右手移至襠部。繼而左手下沉、右手上撩,左手上撩、右手下沉,雙手交替畫立圓,重心不動。(圖7-1、圖7-2)
(2)左虛步立圓纏絲;雙手變換方向上提、向前推按,同時左腳向前邁步虛點地面,成左前虛步。繼而左手下沉,右手上提推按,雙手交替畫立圓,重心不動。(圖7-3、圖7-4)
【要點】
身體中正,虛步到位,手隨腰動。
【歌訣】
右腳虛步,胸前立圓。上撩眼睛,下護丹田。
上下不停,自然轉(zhuǎn)圓。立地生根,下盤穩(wěn)健。
換成左虛,一樣要圓。上轉(zhuǎn)推按,下護襠前。
以腰催動,領(lǐng)勁梢間。上下圓活,精神倍添。八、收勢
【練法】
開右步,右手下沉與左手交疊,雙手分掌于身體兩側(cè),上托與肩齊平,同時重心下沉。繼而雙手下按重心上移自然站立,收回左腳。(圖8-1~圖8-5)
【健身功效】
胸腰折疊、雙臂螺旋纏繞可改善臟腑氣血運行,增強內(nèi)臟功能,長期習(xí)練對高血壓、心臟病、腸胃疾病大有益處。纏絲疏通手臂大經(jīng)絡(luò),可調(diào)節(jié)心神,使精神內(nèi)守,內(nèi)心平靜安寧。
【要點】
手勢上行時意氣需向下沉。欲上先下,欲下先上,上下形成對拉勁。
【注意】
在練習(xí)時,可分為高、中、低架子練習(xí)。初學(xué)者多數(shù)練習(xí)中架,中架以自己的三腳寬距離為準(zhǔn),可根據(jù)自己的體力大小來定,也可作太極樁功練習(xí)。
九、纏絲功要訣
1.太極拳的圓
【太極拳圓的定律】
脊椎為軸腰旋轉(zhuǎn),左右四十五度間。
雙手打開如弓架,拇指行于胸中間。
手到面前尺余遠,手到襠部空一拳。
梢節(jié)領(lǐng)勁大圈走,小圈推動在腰間。(圖9-1)
【歌訣】
太極就一圈,陰陽在里邊。外圈以手領(lǐng),內(nèi)圓在丹田。
全身氣鼓蕩,健身又延年。功夫于一身,無處不是拳。
2.兩點
護頭。(圖9-2)
護襠。(圖9-3)
【歌訣】武術(shù)太極拳,技擊最為先。功夫為自己,不可露外邊。身體保護好,纏繞加螺旋。護頭又護襠,心胸在中間。全身無縫隙,自然圈又圓。兩點上下一條線,護頭護襠護心田。身似弓架手似箭,妙用機關(guān)在腰間。
3.纏絲功總歌訣一變二,二變?nèi)?,三變無限。一個圓,兩個點,纏絲無邊。圓變直,直變圓,變化莫測。柔中養(yǎng),剛則用,牢記心田。順纏逆纏為一圈,圓圈變化任意走,越轉(zhuǎn)越小越無限。
攻防技擊含里邊,開合變化任意走,順纏逆纏要自然。
順中有逆逆中順,圓中有直直求圓,根催以腰為主宰。
順逆奧妙達梢間,此中消息真參透,形消盈化太極拳。
4.順纏絲要求:小指領(lǐng)勁大拇指合(小瓦攏掌)。
【歌訣】
小指領(lǐng)勁大指合,五指團結(jié)成一簇。
手領(lǐng)腰隨根催動,抓拿摔打自由我。
5.逆纏絲要求:大拇指領(lǐng)勁小指開(大瓦攏掌)。
【歌訣】
大指領(lǐng)勁小指開,由內(nèi)向外走螺旋。
梢領(lǐng)腰隨根催動,誰按穿插掌指間。
(編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