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道宏
議論性課文如何教,是一個牽涉多學科的學術問題。研究并合理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跳出問題本身,具有更廣闊的理論視野。新興的語用學對于某些議論性課文的教學具有參考價值。一方面,議論文對作者而言,或者要說服人,提出一個觀點;或者要說服人,駁倒一個觀點,相較于其他文體具有更為強烈的對象意識、時間意識與情境意識。尤其是駁論性文章,本身因某一論點而發(fā),意欲駁倒對方論點,其針對性、時效性更強,讀者要準確理解這類文章,就應具有語用學視角。因為對象、時間、情境等問題,都是語用學關注的中心議題,即語境問題。讀者如果缺乏語用學視角,輕則不能全面理解文章,重則可能曲解文章,課標規(guī)定的議論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也可能落空。
本文以統編本九年級上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課文備課為例,探討這個話題。
一、落實課標:不應忽視的基礎
課程標準無疑是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綱要。
為簡明起見,我們直接引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2011年課標”)中有關議論文教學的具體規(guī)定。2011年課標第四學段(七至九年級)“學段目標與內容”第8條規(guī)定:“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fā)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p>
統編本的編者在闡述教科書編寫意圖時說,九年級“交叉安排議論性文章閱讀”,旨在培養(yǎng)學生議論性文章的閱讀能力。顯然,統編本這種安排,是具體落實2011年課標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議論文閱讀能力的目標要求。
議論性課文教學中,無論幫助學生學會“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fā)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還是幫助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都需要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基本的語境信息,說得更直接些,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并形成結合語境分析文本、準確理解文本的能力,達到課標規(guī)定的閱讀能力發(fā)展的目標要求。語用學的研究范圍包括在不同語境中話語意義的恰當表達和準確理解,尋找并確立使話語意義得以恰當表達和準確理解的基本原則和準則。而議論性文章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閱讀、理解這類文章,尤其是時過情遷之后閱讀、理解這類文章,有一個語用學的視角,便顯得格外重要。
因此可以說,落實初中議論文課程教學目標,語用學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基礎。
二、“簡直是誣蔑”:此言過否
與其他教師一起備課時,有教師拿出一篇《駁論寫作尤重論證嚴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新解讀》(以下簡稱“新解讀”)的文章。該文作者是一位大學中文系教授,提出的基本觀點竟是“魯迅錯了”。作者稱,魯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撰寫過程中,既沒有“講究政策,把握好分寸”,又沒有做到“論述嚴密”,以至于文章出了“紕漏”。
“新解讀”第一個觀點:魯迅批評那些慨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人,說他們“簡直是誣蔑”,魯迅這樣說“會傷害自己人、朋友包括我們要爭取的旁觀者,這樣很容易‘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壯大敵人的勢力,不利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如果此說成立,魯迅先生不但錯了,而且錯得十分嚴重。
可惜,“新解讀”作者完全沒有語境意識,無視魯迅寫這篇文章的語境背景。僅僅從一個抽象的角度討論措詞的“合理性”,就斷言魯迅論證過程沒有“講究政策,把握好分寸”。我們知道,語用學一般將語境劃分為上下文語境、情景語境與民族文化傳統語境。情景語境涉及言談的時間、地點、話題、場合以及交際參與者(涉及參與者的身份、職業(yè)、思想、教養(yǎng)與心態(tài))。理解《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駁論文章,不僅需要考慮參與者,時間與話題尤其不應忽視。統編本的編者顯然注意到了這一點,在課文助讀系統中,編者介紹:“‘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際,一些人對抗日前途持悲觀論調,為此,魯迅寫了這篇文章?!笔煜ぶ袊F代史的人,當然不會忽視,此文發(fā)表三年后,就爆發(fā)了標志日本全面侵華的“七七事變”。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寫于國運危岌之際。可以說,當此之際,“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事實之真假,幾為國家民族存亡之命門。真,則民族必亡;假,則國家有望?;蛘撸瑥牧硪唤嵌戎v,強敵壓境,民族危亡,一個愛國的中國人,無論如何也要壓住社會上冒起的悲觀論調,鼓舞全民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
從現實層面講,起碼一部分中國人沒有失去自信力。這一事實,不僅在邏輯上可以打破“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的論調,更在民族存亡危急關頭鼓舞^們抗日的斗志,顯得彌足珍貴。正在這一嚴酷的社會語境之下,論及這一攸關國運的話題時,魯迅先生說:“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睆恼Z用學視角分析,這樣說,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論出有因。根本不存在不講究政策、沒把握分寸的問題。倒是“新解讀”作者指責魯迅先生“情感、鋒芒都是不對的”,真可謂“此言過矣”。
三、“自信力”:魯迅認知錯誤嗎
“新解讀”作者認為,“魯迅先生對‘自信力的概念認知顯然是模糊的,或者說是狹隘的”。他提出以下理由:“先前信‘地,信‘物”,“自夸‘地大物博”等,就是有“自信力”,因為這是中國的“地”,中國的“物”。對中國“地大物博”的自信(夸),當然就是有“自信力”,而不能說是什么“他信力”。
這牽涉到語用學研究中的“上下文語境”問題。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1975提出了著名的“會話含義”理論,會話含義從此成為語用學重要的研究領域。在“會話含義”理論中,格萊斯提出了會話雙方的“合作原則”,其中一準則即是“關系準則”?!瓣P系準則”就是“要有關聯”。在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基礎上,經過長期探索,1986年威爾遜和斯波伯提出修改后的關聯理論,他們提出“處理信息的普遍目的是以最小的處理成本獲取最大的語境蘊涵”,他們具體闡述道:“我們設想認知的普遍目標是獲取有關聯的信息,關聯性越大越好。我們還設想感覺自己有價值說話的人會設法使自己的話有盡可能大的關聯性。因此,聽話人在處理每一句話時都應該運用這個永恒的設想——說話人已設法在這種情況下盡可能地有關聯。這個設想我們叫作關聯原則。”
為什么魯迅先生不把“先前信‘地,信‘物”,“自夸‘地大物博”當作有“自信力”,而謔稱為“他信力”?運用關聯原則,我們須在文本上下文語境中,仔細分析魯迅先生所稱的“自信力”的意義。
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魯迅先生談及“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的句段,似乎可以推測魯迅先生所稱的“自信力”的意蘊。文章寫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很明顯,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主要是他們身上有一種精神?;颉奥耦^苦干”,或“為民請命”,或“舍身求法”,全憑著人自身內蘊的精神。這些人,其自信、精神之外無所依傍。自信力,對他們而言,就是對人自身的信任。
可見,魯迅先生本文中所提的“自信力”,便含著不假于外力而獨憑自身信念、執(zhí)著、堅韌與犧牲精神奮斗的人所具有的對人自身信任的力量。那么,根據語用學關聯原則,前文的“自信力”自然也是指對人自身信任的力量。如此,“先前信‘地,信‘物”,“自夸‘地大物博”,當然不能稱作“自信力”,而只能算是“他信力”。
可見,指責“魯迅先生對‘自信力的概念認知顯然是模糊的,或者說是狹隘的”,若引入語用學分析,其自身的荒謬,也就昭然若揭。
四、“中國人”:部分還是整體
“新解讀”作者還認為,魯迅與自己指責的對象一樣,也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魯迅自己一方面說“中國人現在是在發(fā)展著‘自欺力”,另一方面又說“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果真如此嗎?
恰如語用學家所言,聽者(讀者)對“‘話語意義的準確理解是指聽話人(讀者)依據說話人(作者)已說出來的話語的字面意義和特定環(huán)境推導出說話人所說話語的準確含義”。語用學提出了“意義(meaning)”與“含義(implicature)”的區(qū)分。簡單地說,“意義”指言語形式的字面意義,是去情境的?!昂x”是在“意義”之上,疊加了根據當時語境推導出來的“言外之意”。依據語用學這一理論觀點,聯系魯迅先生這段話的上下文語境分析,可以清楚地回答“新解讀”作者的質疑。魯迅先生寫道:
于是有人慨嘆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fā)展著“自欺力”。
語境不僅為作者順利表達語義提供支撐,也為讀者理解文章給定了限制。就是說,讀者有時候對字面意思的理解,必須服從語境的整體結構。這段文字中,“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魯迅先生用“中國人”,顯然是借他人之口接著說而已,含有引君入甕的意思。至于“中國人現在是在發(fā)展著‘自欺力”這句話,由于上下文語境制約,“中國人”只可能指前文剛剛提到的“求神拜佛”“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的那些“中國人”了。即便作者沒有在“中國人”前面加上“一些”之類的限定詞,讀者也絕不會誤解,以為是說“全體中國人”。因為語境已經作出了限制。
初中議論性課文教學,與其他文體課文教學一樣,一定要建立在教師正確理解課文,并能自覺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相對于其他文體,議論性文體由于提出觀點,或者意欲駁倒他人觀點,其對語境的依賴尤其強烈,讀者,包括教師、學生這群特殊的讀者,想要能正確地理解文章,必須高度關注文章寫作的諸種語境:上下文語境、情景語境,或民族文化傳統語境。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樣可以準確把握作者的原意。對特殊的讀者——教師和學生,要從這論述性文章中獲得培養(yǎng)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資源。因為語用學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研究語言,對“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語文課程與教學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