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軍
家教有方欄目介紹
本欄目由《父母必讀》雜志與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合辦。
旨在幫助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通過這些文章開啟父母自己的家庭養(yǎng)育智慧,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時光轉(zhuǎn)瞬即逝,假期也臨近尾聲。孩子的心愿單都完成了嗎?問一問孩子想做什么,陪他做點兒他想做卻未做的事吧!
每年暑假未至,孩子對假期生活就會充滿憧憬,列出很多心愿單,想去旅游、希望養(yǎng)一只小貓、想去游樂場酣暢淋漓地玩一天……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完美、充實的暑假,不如在假期即將結(jié)束之際,問一問孩子還有哪些心愿沒有完成,抓住假期的小尾巴,陪孩子做一些他想做的事吧!
孩子的清單
想去野外踏青
我的好朋友每次放暑假,都會和爸爸一起去野外踏青,他們會帶著照相機,拍高山、河流、動物、植物……無拘無束,沒有老師,也沒有課程安排,就是隨便游玩,走到哪兒玩到哪兒,我也好想體驗一下啊!
專家點評
假期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能讓孩子從鋼筋混凝泥土中走出來,從車水馬龍的喧囂中走出來,進入自然的廣闊天地中,在自然中嬉戲,與自然親密接觸。水、土、沙、植物、動物,這些都應(yīng)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不管是盧梭還是愛默生抑或蒙田,這些對人性、文明都有著深刻思考的思想家,都崇尚“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理念。
自然,是兒童能理解的世界,并且它足夠豐富、足夠博大,足夠包容兒童無盡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和自然世界的充分交往,為兒童進入人工世界—社會,提供了無數(shù)不可言說的心靈和思維的準備。因此雖然看起來只是在大自然中隨便走走玩玩,但孩子感受到的會遠比他能表達的多,也更比成人能敏感地向大自然學習,并且學習敬畏自然。因此,如果暑期還有時間的話,不妨不帶任何目的地帶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讓他隨意地看、摸、聽,等待他的主動發(fā)問。你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
孩子的清單
好想養(yǎng)只小動物
樓上的佳佳在暑假里養(yǎng)了一只小狗,太可愛了!我也好想養(yǎng)個小動物??!小貓、小狗、小鳥、小鴨子、小烏龜……什么都行!
專家點評
動物是孩子天然的好朋友,小動物的狀態(tài)會讓孩子找到很多共鳴。細心的家長可能會注意到,在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故事的時候,孩子會自動地把自己想象成某種動物,并喜愛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角色。那是兒童在生命早期自覺地自我歸類和自我模仿。
因此,可以想象在真實生活中有一個可愛的小動物陪伴,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樂趣。當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條件養(yǎng)小貓、小狗,但是也可以考慮趁著暑期的小尾巴,帶孩子去選一個更另類些的“小伙伴”—小魚、小烏龜、小螃蟹,還有一些適合飼養(yǎng)的昆蟲也可以選擇,比如獨角仙、螳螂等等。
讓孩子養(yǎng)寵物,可以幫助孩子真正負擔起喂養(yǎng)、照顧小動物的責任,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小寵物去了解和學習與之相關(guān)的更多的知識。也許,這還是一個非常好的讓孩子了解生命的意義甚至了解死亡的機會。
孩子的清單
想痛快地玩樂高
我不想再上數(shù)學課、英語課,也不想練琴、練字。我好想安安靜靜地玩一天樂高,沒人打擾我。
專家點評
很多孩子的假期會被各種興趣班填滿,“痛快地自己做主玩一天”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愿望,但其實“游戲”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容忽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學齡前兒童會通過游戲獲得一種整體性感知,從而產(chǎn)生好奇和疑問,進而逐步地積累一些常識性知識,這些都是為小學及以后的基礎(chǔ)教育階段進行更為抽象的知識學習和思維發(fā)展做準備的。相反,有的興趣班過早地讓孩子進行了抽象的、結(jié)構(gòu)化的學習,忽視具體的、形象的學習,是違背了孩子的認知發(fā)展特點的,既可能會損害孩子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孩子對常識的感知和積累。所以,暑期里,聽從孩子的意愿,讓孩子有自主游戲的時間十分重要。
即使爸爸媽媽并沒有給孩子安排課外班,但是也許之前的所有旅行安排、游玩計劃都是以爸爸媽媽的意志為主的,沒有給孩子“我的暑假我做主”的機會,那么在最后幾天,除了電子產(chǎn)品之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就讓孩子自己做主,想玩什么痛快地玩吧!任何自由玩耍的過程,都是在為孩子的成長奠定重要的基石。
征集
暑假里,您陪孩子做了哪些他想做的事兒?
可以分享給我們,歡迎留言!
編輯郵箱:102329340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