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高粱》作為一部享譽世界的國產片經典代表作品之一,其有著較高的藝術水平,尤其是從色彩角度而言,本文將從色彩角度來對《紅高粱》進行分析。
關鍵詞:色彩;色調
電影《紅高粱》改編自20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的同名小說,同時它也不僅僅是張藝謀導演的處女作,而且還是鞏俐電影的處女之作,該影片不僅僅在國內獲得一致好評,而且還勇奪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對于那個年代而言,東西兩德尚未統(tǒng)一,中德之間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等的不同,但《紅高粱》卻能受到金熊獎的青睞,推起本源還是由于導演張藝謀對于影片的設計之處的別具匠心,更重要的是他對紅色所獨特的性情和鐘愛。在以后的電影作品中,如《我的父親母親》等張藝謀對于紅色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對于紅色的執(zhí)著幾乎成了張藝謀定的獨特標志。 作為張藝謀的開山之作,高飽和紅色的大膽使用展現(xiàn)出了高水準的藝術表現(xiàn),隱喻著深刻內涵。紅,代表著野性而又純粹的生命力,高唱原始力量的贊歌;紅,是殘酷的血腥,是侵入者對國民生命的無情毀滅;紅,是燃燒的怒火,是人民遭到非人道主義殘殺后的悲憤復仇。影片最后,月亮吃掉了太陽,槍聲、破碎聲、哭喊聲、歌聲、嗩吶聲此起彼伏,人的形、意、神都淹沒在這血泊中。影片的背后閃爍著的尼采“酒神精神”式的生命原始與粗糙正是其核心所在。
一、《紅高粱》講述了發(fā)生在大漠中的一個高粱酒坊的故事
《紅高粱》講述了發(fā)生在大漠中的一個高粱酒坊的故事。這是一個奇觀展示,是夢的延伸。從敘事者來說,一個后代的視角既有一定的真實感又有一點的距離感;從地點來說一個大漠中的酒坊應該不真實但又是中國傳統(tǒng)武俠小說中的理想場景;從故事來說其不是類型片也沒有過多的剪輯痕跡,現(xiàn)實主義鏡頭風格下又有一點魔幻的劇情。是表面現(xiàn)實又不是體現(xiàn)出夢的性質的展現(xiàn)。而其內容也是如夢般夸張,最有特點的是滿屏的紅色的使用、鳥瞰的大全景、豪邁的歌唱、粗獷的儀式等等,塑造了最能代表理想中的中國傳統(tǒng)意識中的豪爽開朗的一群男人女人。
二、影片開場運用鮮明的紅色調與黃色調結合
在影片一開場,大塊紅色與黃色的畫面映入觀眾眼簾,土地的昏黃象征著十里八坡的荒涼,生存環(huán)境的艱難,九兒身穿嫁衣在紅紅的轎子里面一身都是紅,這也象征了九兒的剛烈,紅色基調與十里八坡的荒涼結合在一起,必然象征著九兒的剛烈,要與此做一番斗爭,而此時的九兒正被余占鰲等眾人顛轎,無論轎子被顛成什么樣,九兒自始至終都沒吭過一聲,直至顛轎結束,夜幕降臨天空才慢慢變藍,與剛才的紅色基調時觀眾們激昂的情緒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觀眾的情緒才慢慢平靜下來,但眼前的仍然是是原已停留住的紅色。全片以大紅、橙黃為主要的色彩基調,給人以視覺上的強烈沖擊。太陽高照的紅色高粱地渲染了人們的原始生殖欲望與自然狀態(tài)下人的血性;紅色的花轎紅色的嫁衣也凸顯了九兒性格的火辣;男歡女愛之時紅色的臉龐與釀酒的紅色場面表現(xiàn)了生命對自由、欲望、進取的追求;戰(zhàn)斗場面的紅血與結尾金黃的紅日的余暉也象征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對生的渴望與留戀。顏色的渲染使得觀眾更加融入在粗狂熱烈的鄉(xiāng)土生活之中,更加表現(xiàn)出追求自由、不受約束、自強不息的民族心理。
整部電影由爺爺和奶奶的相遇,相知相愛的情感構成,影片結尾奶奶與其他人都被日本鬼子射殺,當天的日蝕把整個世界都染成了血紅色,高粱地如血海一般,血紅的太陽燃燒著,把高粱下的黑土浸紅。而爺爺和父親在高粱地中行走,奶奶安詳?shù)奶稍谘粗?,父親的歌聲響起,影片就此結尾,這使觀眾久久佇立沉浸在極度美的感覺之中,這種導演大膽的運用色彩的特殊的審美,為觀眾創(chuàng)造了一個紅色的世界,對于整部影片而言,以紅色為主基調,利用色彩本身與人的視覺沖擊,勾起了觀眾們的豐富的聯(lián)想,充分調動了觀眾的審美體驗。
三、灰色調交代了特有的時代背景
影片中的灰色調交代了特有的時代背景,也彰顯出了優(yōu)美凄慘的氣氛,但在凄美的灰色調之后仍然有著紅色的作用,影片中的紅色帶給觀眾一種強烈的審美震撼。紅色在我國一般是喜慶,吉祥,剛烈和革命的象征,這種色彩也正是張藝謀導演所欣賞的一種顏色,在《紅高粱》中,母親出嫁整身都是紅色,紅高粱釀造而成的酒也是紅色,影片結尾之處的日食也將整個世界變成紅色,到處都是紅色,這些紅色是對當時社會背景的印記,同時也是對人物內心的真實寫照,而縱觀整部影片灰色調與紅色調相結合,這恰恰注定了九兒的悲劇所在。
色彩作為一種視覺元素不僅僅是給觀眾帶來一種深刻的印象,更是能夠體現(xiàn)出導演的高超,而在《紅高粱》這部影片中導演對于色彩的運用更是是功不可沒的,紅色與其他色彩的融合交織出一幅幅純粹的美感畫面,演繹出一場場悲壯的故事,這部影片帶有強烈的象征性和民族精神風格,姜文塑造的男子是中華民族對于男性的陽剛之感的化身—力量、勇敢、仗義。而鞏俐塑造的九兒形象則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女子柔美而堅強的形象—美麗、大氣、溫柔。 這給觀眾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深處的是觀眾對于世界的探索,對于自己的反思。
參考文獻:
[1]沈媛媛.解析電影《紅高粱》的色彩魅力[J].電影評介,2008(16):32.
[2]丁楠楠.《紅高粱》的跨文本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16.
作者簡介:孫月陽,河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