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欣來
君山島上的二妃墓,一直蜷縮在洞庭水云間的那個山包上,掩映于樹木竹林叢中,任由夕陽與時光長出一根根白發(fā)??赡埽瑫r至今日,兩個女子的魂兒仍在濤聲翻卷中,癡癡守望著遠方,等待那個治水的丈夫——舜回來吧。
二妃墓是孤獨的,冷色的。這樣的孤獨與冷色,一頭伸向悠遠的歷史,一頭連著無盡的將來。
二妃也就是傳說中的娥皇、女英,很年輕美好的女子,她們是堯帝的掌上明珠。在一片月光朗照的竹林下,她們一襲素衣?lián)崆俚臉幼雍苊溃w纖的手指撥弄著一根根琴弦,每撥弄一下,便有一個音符發(fā)出來,不停地撥弄,一個接一個的音符便在月光里跳躍、纏繞,弄醉了竹林與竹林以外的水。月光、竹林、水,便成了她們一生中不可逾越的背景??赡?,從那一剎起,她們的身影與魂魄注定與水有關。
那是生命中的第一條河流,黃河。
世上最為神秘的東西是水,隱含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它以無限的清澈滋養(yǎng)著人,給人以靈性、智慧與善良;卻又以洶涌澎湃的勢頭,摧毀著一切,將人們精心營構的生活、家園以及生命與愛情化為空無。據說,這二妃恰恰因了水,造就出人世間最為壯烈、凄艷而又忠貞的愛情經典——“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一人”。顯然,賦予了一座湖中之山的精神高度,給人太多謎團般的誘惑。我在西晉張華先生所著的《博物志》里清楚看見這么一段話:“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眱H從短短十來個漢字,便能窺見其中的秘密。
一條水(黃河),成就了舜的帝位,使他的生命變得血肉鮮活、精氣旺盛,讓二妃有了天生麗質與滿腔柔情。而水,又成了他們彼此間的宿命,命定中的一個大坎。
上古時期的君王大小事務都得親力親為。那一年,一大把年紀的舜,帶著大隊人馬從黃河出發(fā),河流一樣開赴江南,治水。那時南方的水以洪荒之力,在土地上肆虐,滾滾滔滔的水穿山越嶺,激起巨響,成為危及生命的利劍。那個理水的舜駕著牛車,在一面面印有五色獸圖案的旌旗下出發(fā)了,腳著草鞋,手執(zhí)木耜,來到荒無人煙的三苗之地打理著疆土上的水。先洞庭,后湘江,再瀟水。此刻的水,猶如桀驁不馴的野馬在山澗溝壑里馳騁,發(fā)出震天的大吼,向著人類和上蒼,與那些哀鳴的猿猴、悲啼的蟄鳥,共同制造出一幅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圖畫。而此刻的舜和他的屬下,在山水間蠕動,如一條黑線在緩緩延伸。他們戴著斗笠,披著蓑衣,拿著一頭圓一頭裝有磨得光滑并且尖銳的石頭的耜,開山引路,讓水的流向改變,或在改寫著萬古以來水族的歷史。他們敬天敬地,也敬各路的水神,每到一處,便齊刷刷地跪下,對著一脈浩蕩的水施三叩九拜之禮。在他們眼里,水是神,是主宰生靈的母體。那個有著九五之尊身分的舜,向著迎面而來的水一膝跪下,匍匐的身子貼著地面,臉上煥發(fā)出神圣的光輝。不由暗想,盡管此時的舜貴為天子,但彌漫在他身上的氣息更多的是水土氣息,他的形象更接近田夫野老?;蛟S因長年累月在山水間奔波,消耗了太多體力與精神氣血,又或許他的確年紀太大了,經受不了南方山林里的瘴氣浸泡,那一天,疏通一條溝渠后,他吁了口長氣,在瀟水邊的一塊石頭上打了個盹兒,不承想,這回眼一閉上便永遠睡著了,停止了心跳。那一剎,他永遠閉上了眼睛,留下一臉安詳。是的,他走了,帶著一生的勤懇、質樸與無數(shù)的憧憬,帶著他“疏導”的治水經驗,走到了歷史的幕后,一晃不見了,正如悄悄地來又悄悄地去。只是,把他一雙心愛的嬌妻留給了時間。直到如今,我沒去過他駕崩的地方,更不知他在哪一塊石頭上睡著的。倒是看見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里一字一句地說:“(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為零陵”。
那天上午,是個陰雨天氣,遠在中原正在草廬織布的二妃,聽到舜駕崩蒼梧的消息,馬上手僵直了,龜殼似的梭子停止了運動,屋子里的空氣剎地凝固。而體內的血液加劇了流速,腦子“轟”的一響,差點昏死過去,仿佛她們頭頂?shù)奶旌蜕闹е耆坏顾?,撲騰起一層灰霧,悲傷、落寞、凄清、空茫得讓她們眼前發(fā)黑。千里尋夫,對她們來說一點也不為過。于是,素裝一穿,白花頭上一插,便山一程水一程,一路跌跌撞撞奔來,此刻的心境一如那張積滿灰塵的古琴,無法彈動往日的心弦。這會兒,她們的生命里出現(xiàn)了第二條河流——云夢大澤(這水又叫洞庭湖),無涯無際的水浪和望不到邊的蘆葦一齊向她們涌過來。那是個深秋季節(jié),蘆花漫天,呈現(xiàn)出夢幻之美,風一吹,一朵朵隨風飄落,像一句句白色的祭詞。她們尋到洞庭中央的君山,大水擋住了去路,路斷波橫,湖中翻卷著的浪花一如她們此刻的心緒。深秋的黃葉,如雨而下,仿佛一顆顆落在心里。望望遠處的九嶷山,云水一片,不見蹤影;看看腳下的洞庭湖,白浪滔天,前無去路;想想先前恩愛的日子,歷歷在目,而又遙不可及。不覺悲從中來。站在水邊,抓著身邊的竹子,望一眼,哭一聲,灑一串淚。吊祭不至,哭聞天涯,精魂何依?娥皇、女英彼時的眼淚如同掘開的河水,洶涌而出,一串連著一串,淌成人間最悲情的淚河。她們的哭聲有如天上的烏云,能擰出水來,能感動上蒼與水神,為她們駕一道浮橋奔往那個失魂之地,搖醒那個睡著了的舜。然而滿眼的江湖,除了涌動的云水,還是云水。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何況這是生離死別,有著錐心刺骨的痛。到最后,一根根竹子被落下的淚水染出了一個個斑點,像烙下的一枚枚悲慟,一個個無法拭抹的記憶。想必,那是悲情的淚,隱含了人間蝕骨銘心的凄艷與大痛,即便到了現(xiàn)在,一想起斑竹這個詞,我仍不由自主心頭一陣震顫。據說,她們的淚水流干了,眼睛哭瞎了,最終雙雙跳水自盡,以殉情的方式告別人間。那一剎,所有的時間成了空白,只有兩條白影定格成永恒的畫面。
二妃走了,消失在時間里。洞庭湖與九嶷山里蜿蜒而來的瀟水以及湘水綰在一起,大抵因了舜與二妃的到來,有了某種精神意義的對照。有些時候,我固執(zhí)地認為,湖湘文化的源頭出自他們身上——以堅定不移乃至血性的方式堅守著各自的使命。一個以老百姓的利益為己任,至死不渝在水邊行走;一個以生命為代價捍衛(wèi)愛情的忠貞,沉入大湖。兩者之間,都抹上了東方文化的神秘色彩。
娥皇、女英被埋在她們雙雙跳水殉情的那個岸邊,墓地不大,倒也藏風納氣。踏著一地的陽光,我聽見了鳥語,恍若是幾千年前傳過來的,似在敘述當年的往事。柏子樹、墓碑以及長滿斑點的竹子,與那堆隆著的土包,全靜默著,一言不發(fā),無比凄清。我看見竹子上的斑點了,一個個印在竹枝上,黑里帶黃,銅錢般大小,兀自暈染出一抹光亮。史書上說它們是二妃的淚水染成的。在眾多過往的文字里,我最心儀的還是屈原的《湘夫人》,僅那一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便足夠了,便將那段往事的氣氛寫盡了,一個洞庭湖的氣味也出來了。仿佛,苦難的愛情、人生的種種和歲月的沉浮,在眼前繚繞、浮蕩,直逼人的心魂。同樣,我也明白,這墓穴里埋著的并非二人的骨殖,她們的骨骸早已融入了大湖,與遠處的瀟湘連成整體。躺著的,只是一個符號,一個故事,兩個堅貞的靈魂。她們,每天每夜,仍在向著遠方癡癡守望,默數(shù)著舜的歸期。站在薄薄的日光下,我恍若看見娥皇、女英睜開了雙眼,淚水在一滴一滴往下落,不一會兒,便打濕了一條河流,向著埋葬了舜的九嶷山的方向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