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畫
喜歡看滿天星辰,喜歡聽雨打芭蕉,喜歡觸摸帶露之花,喜歡遨游于漫漫書海。
我享受著神秘、詩意與幻想的快樂。探尋神秘,讓我愛上了歷史名勝,像徐霞客一樣,背上背包,去尋找前人留下的一縷縷蹤跡;追求詩意,讓我喜歡在春日繁花下吟誦詩歌,在夏日大海邊欣賞陣陣浪濤,觀看秋日的落瑾,感受那冬日暖陽的溫情;喜歡幻想,幻想讓我感受到超現(xiàn)實的美妙,深邃的哲學(xué)讓我的思想像葦草一樣沉思。
常在安靜的時刻,拿起筆,鋪開紙,記錄著我生命中的朵朵浪花。這便是我,一個追求美好的曹好。
老家的院子里曾經(jīng)有兩棵桂花樹。
一棵生得高大茂盛,已達二樓。翠綠的葉子密密麻麻,像把超級大傘,占據(jù)著院子的大半空間。尤其每年秋天,枝頭綴滿了金黃色的小花兒,院里院外飄散著桂花香氣,濃而不膩,沁人心脾。爺爺說,這是金桂。
另一棵可差遠了,長在大桂樹根處,枝干矮小,葉子稀疏干硬。它實在不能稱作是樹,細細的枝干呈S形,就像是彎曲的蛇,一副營養(yǎng)不良狀,毫無生氣。若說大桂樹強壯的枝干是養(yǎng)眼,那這小桂樹畸形的小身板兒簡直就是礙眼了。
每一位客人無一例外地對大桂花樹嘖嘖贊嘆,對小桂花樹不是視而不見,就是戲謔嘲笑,甚至直接表達嫌棄與厭惡。爺爺?shù)牡艿軄頃r,就曾勸他:“哥,你看那棵小桂花樹,要不拔了,要不想法子弄正點兒,瞧那樣子……”久而久之,年幼的我也有了這個念頭,那樹可真丑,真礙事!
于是,我就瞞著大人,想要偷偷地把小桂花樹給改變改變。
我用手掰過,拿刀削過,更用鏟子挖過,各種辦法,都試過了。掰它那次,手上被磨出幾個泡;削它那次,差點割破了手;最后,氣著想挖掉它時,把大桂花樹的根部挖出一個洞來,也還是沒成功。如此大費周章,結(jié)果它一點兒也沒有改變“航向”,依然彎著,扭曲著。
我無法奈何它,它依舊頑強地生長。十年后,大桂花樹因被蟲蛀,不再有往日的蔥蘢繁茂了,很多葉子開始干枯飄落,一大半的枝干開始不復(fù)生機,終于,它停止了生長……爺爺便叫來幾個親戚,準(zhǔn)備將它砍了。
親戚來了,還帶來個小女孩,我與她不相識。按輩分與年紀,應(yīng)該是妹妹。她嘰嘰喳喳地,像麻雀一般在我眼前跳來跳去?!敖憬?,那棵桂花樹好漂亮啊?!彼氖种赶蚰强眯」鸹?,“它也要被砍掉嗎?”
“漂……亮?”我一愣,這個詞的突然出現(xiàn)令我防不勝防,從沒有人說過它漂亮。
“是啊,姐姐你看,它像不像一個人在探頭看著什么?”我盯著樹,努力地想象著。
正看著時,傳來親戚喚她的聲音,她跑了出去,留下我一人佇立凝望。這樹真的美嗎?
傍晚回家時,親戚已離開,那棵桂花樹已被拖到了院外,爺爺正在處理樹枝。走進院子,發(fā)覺院子大了,頭頂?shù)奶炜找哺鼜V闊了,這顯然是桂花樹的原因。桂花樹的根已全部挖出,但那棵小桂花樹卻不知何因被保留了下來,被風(fēng)吹得歪來歪去,真像個不倒翁。
幾天后,我的目光因追逐一只小鳥而無意中落在這棵樹上,它彎曲的身形似乎與什么重合了。對了,是鄰居家姐姐,她趴在窗臺上,看著天空
還真有點像那位妹妹說的,也許這小樹并不丑?
小桂花樹挺不容易的,從出生起就一直被大樹“壓迫”著,上面見不到陽光雨露,下面只能從大樹那兒分一點營養(yǎng)。不僅如此,因為彎曲丑陋的外形,它還一直忍受著大家的嘲弄鄙視!
以前隨著大人逛花市,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tài)的盆景,尤其是梅花類的,無論大小,枝干總是彎曲的,剛開始覺得它們很美,但看多了也沒了興趣?,F(xiàn)在才明白,那刻意改造過的梅花,人為痕跡過重,便失了自然美,成了“病梅”。再看看我家的小桂花樹,它可不一樣,生來如此,幾經(jīng)波折,終于頑強地活了下來,可謂獨領(lǐng)小院風(fēng)騷。于是,我再也不想“改造”它了,還是順其自然的好,直也罷彎也罷,怎么舒服怎么長。這不正是大自然的魅力嗎?
回想起來,曾經(jīng)的我真是難以理解啊。園藝工將正梅再成曲梅,我是將彎桂改成直桂,本質(zhì)上都一樣,用自己的意志干擾自然的生長。其實,美或丑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對于這棵小桂花樹,我只需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看著它一天天生長便足夠了。
后來我們搬了家,很少回去,老家也一直空著,舍不得賣。
又一年秋天,九月,重回老家,未進院子就聞到桂花的馨香了,難道小桂樹開花了?推開院門,滿眼的翠綠與簇簇的淺黃,在秋風(fēng)中搖曳,微笑……而我,這個旁觀者,只須在一旁靜看它花開花落,就夠了。
(指導(dǎo)老師:嵇原軍)
寫作背后的故事
老家院子里有兩棵桂花樹,我的童年時代就是在那兩棵桂花樹的陪伴下度過的。
小桂花樹是大桂花樹根部冒出的一枝,剛開始它還遠沒有粗壯繁茂,也十分彎曲,不如大樹好看。奶奶為了給它生長的空間,就把它移到大桂樹旁邊一點了,除了剛開始澆了幾次水,之后基本沒再過問,一切都聽天由命,任它生長,搬家以后更是如此。
本次作文的一則材料就是關(guān)于“無法改變,不去干涉”這個主題的,我立刻想到了兒時家里的這兩棵桂花樹。我們家對待小桂花樹,基本就像旁觀者一樣,所以便取名為“靜靜旁觀就夠了”。
為了這次參賽作文,更為了彌補心中的那份遺憾,盡管不是桂花飄香的八月,但我還是特意回了趟老家。老宅長久不住,已不復(fù)當(dāng)年的光鮮,院中的桂樹,大的桂花樹已干枯了,小的桂花樹卻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占據(jù)著大半個院子,都超過了一層樓高!讓我驚異的是,小桂花樹的下面竟然又長出了幾棵小桂苗來!
眼前的嫩綠,讓我明白了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努力的過程,都要靠自己活出一份精彩來,不要人為地干預(yù),順其自然,也能長成參天大樹。帶著這份思考,在本次作文中,我就讓小桂花樹再次盛放,香滿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