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欣
晨曦時分,河岸氤氳著乳白色的霧氣。大片大片青綠的蒹葭隨著微風拂動搖擺,帶來濕漉漉的水汽和草木特有的森然氣息。
一位荊釵布裙的姑娘正弓著身子采摘水中的荇菜,流水滑過她白皙的指間……讀到《蒹葭》這篇時,我的腦海中總會浮出這樣一幅畫面,連那泛黃的紙頁里似乎都透出了白露那清冷的氣息。詩中的男子苦苦追尋那在水一方的佳人,卻每每在靠近的時候,一切都成了鏡花水月,皆是。其實無論最終結(jié)果是繁花滿枝,抑或是秋葉飄零,最能慰藉我們的是那或甘或苦,或平淡如白水或波瀾如江河的過程。那些溫暖過我們瞬間的細節(jié),都會被我們珍藏下來,釀成一壺老酒,待至寂寞之時,拿出消愁。任百花開了一廊又一廊,白雪落了又化,那些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都不會被忘卻。
無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深淺,相交久暫,最重要的是相處時的那份珍重與真心。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笨偸窍M?,自己住的地方,只是山間茅屋。門前流水潺潺,屋后翠竹叢生。只要一把鮮嫩帶有露珠的青草,就能吸引那林間單純的小鹿前來。雖然一切都不過是遐想,但這首詩滿足了我所有的幻想。鹿在庭院中悠閑地吃著青草,抬頭望是碧野晴空。嘉朋滿座,觥籌交錯,人們的歡聲笑語伴著悠揚的絲竹聲飄向廣闊的原野處……
其實,你只要心存美好,那些素雅靜美的事物你自是可以心存感應。就如一樹桃花,它含苞待放是美,灼灼嫣然是美,花雨紛飛亦是美。不同的不過是人的心境罷了。在凡塵俗世里追逐得累了,不妨抬頭望一望明月,讓浮躁的心沉靜下來。
朗月依舊,夜夜不減清輝。夜已深,手合書卷,在《詩經(jīng)》的漫步中抽身出來,枕畔猶余書香悠悠……
(指導老師: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