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勝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 山西 太原 030003)
對于鋼鐵企業(yè)來說,大高爐(4350 m3高爐以上的大型高爐)的穩(wěn)定不僅關系到煉鋼系統(tǒng)的穩(wěn)定,而且波及到煤氣系統(tǒng)、原料系統(tǒng)、軋材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高爐系統(tǒng)是鋼鐵企業(yè)的核心,而大高爐能否順利開爐,更是鋼鐵企業(yè)的重中之重。
高爐建設工程完工,各系統(tǒng)(煤氣系統(tǒng)、上料系統(tǒng)、沖渣系統(tǒng)等)均冷試車(調(diào)試)完成后,高爐開始裝料、點火送風,高爐第一爐鐵水出鐵,到高爐順利噴煤,爐況穩(wěn)定,鐵水硅含量(質量分數(shù))達到1.0%以下的全過程,正常時間約為7~10 d。
高爐一旦開爐,不論是原料質量產(chǎn)生波動還是原料供應不及時會造成空料線,因爐前設備故障和鐵水罐(魚雷罐)組織不及時等原因會使高爐憋風,因其他設備故障會造成高爐減風或休風,這些因素都將導致高爐熱制度波動,鐵水[Si]不達標。開爐高Si鐵水持續(xù)時間長,會使鐵水罐難以正常周轉,給高爐造成致命影響。因此,應高爐造渣制度、熱制度、出鐵制度的要求,外圍保供條件如下:
1)焦爐較高爐提前15 d以上投產(chǎn),且焦炭質量能滿足高爐要求。一般新焦爐投產(chǎn)需連續(xù)生產(chǎn)15 d以上,焦炭產(chǎn)、質量才能滿足高爐生產(chǎn)需求。
2)燒結機提前1個月熱負荷試車,燒結礦質量、產(chǎn)量滿足高爐要求(燒結機和高爐配套建設)。
4)4350 m3高爐本體設備狀況及其它各項準備、試車工作全面完成,運行可靠、穩(wěn)定,無較大隱患。
5)風、水、電、氣(包括煤氣)等介質穩(wěn)定運行。
對開爐期間的出鐵量、鐵水硅含量及鐵水流速進行跟蹤統(tǒng)計,繪制曲線圖見圖1。
圖1 開爐期間出鐵情況趨勢圖
第一爐鐵水量最低,第三爐達到最高,第四爐出鐵量減少(主要因素是上兩爐出鐵比較干凈),后面呈升高趨勢。
鐵水硅含量隨著開爐的進展,整體呈下降趨勢,第一爐鐵水Si含量最高,第三爐下降幅度明顯增加,隨后緩慢下降,20爐以后Si含量(質量分數(shù))由特高區(qū)(2.0%~4.0%)降到了普通區(qū)(1.0%左右),到30爐以后已降到了1.0%以下。
第一次最慢,第三次出鐵量大增,流速也達到最高,第四爐以后鐵水流速基本呈平緩上升趨勢。
高爐物理熱充沛,化學熱(Si含量)按預定目標降低(10 d內(nèi)鐵水Si含量(質量分數(shù))控制在1%以下),是整個開爐期間生產(chǎn)組織的基礎,以鐵水Si含量為依據(jù),將高爐開爐劃分為四個階段。不同階段鐵水分配組織見下頁表1。
第一,光纖通訊。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速率快以及傳輸距離遠等優(yōu)點,為通訊通道設計首選。第二,GPRS以及3G網(wǎng)。用戶可以結合實際需求租用的中國移動網(wǎng)絡,可以節(jié)省通訊通道建設費用。一般情況下用戶應根據(jù)所需的帶寬租用通訊通道,通用費用以流量計費,其中GPRS與3G相比,3G傳播速度更快,可以完成數(shù)據(jù)與圖像的傳播。第三,無線擴頻。如果水電站地理位置比較開闊,客戶可以選擇自行購買無線擴頻裝置,架設無線電通訊通道。此種方式可以完成數(shù)據(jù)與圖像的傳輸,具有可靠性高。抗電磁干擾強以及誤碼率低等優(yōu)點。
表1 開爐不同階段鐵水分配組織表
針對不同階段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具體組織方案如下:
3.2.1 第一階段
落實外圍(機車、敞口罐、鑄鐵機及混鐵爐等)準備工作,做好開爐點火后出第一爐鐵的準備。
3.2.2 第二階段
特點:鐵水溫度低、鐵水硅含量超高(預計4%以上)、鐵水流動性差。
組織措施:開爐第一爐,全部安排鑄塊,如鐵水溫度低于1370℃時流動性差,難以鑄鐵,安排凍罐后冷卻,進罐庫翻罐處理。第二爐,全部安排鑄塊,如果鐵水溫度低于1430℃,且鐵水流速≤2 t/s,安排單罐運輸送鑄鐵機。第三爐,鐵水量預計在800 t以上,鑄鐵節(jié)奏跟不上。措施:全部用敞口罐運輸,共出鐵12罐,4罐安排鑄鐵,8罐送煉鋼舊區(qū)(如鐵水Si含量高于4%時,舊區(qū)安排簡單吹煉后鑄廢鋼錠)。
3.2.3 第三階段
特點:鐵水硅含量呈下降趨勢,屬于高硅、高產(chǎn)階段。
組織措施:第四爐首次使用魚雷罐運輸送新區(qū),在新區(qū)倒罐站用鐵水包分別接新高爐鐵水和舊高爐鐵水,按1:1.25的比例進行混合后供轉爐煉鋼,預計混合后的鐵水硅含量在1.3%以下。開爐第三天(第四~十四爐)是鐵水硅含量降低的轉折期,是生產(chǎn)組織關注的重點,第三階段的生產(chǎn)組織基本同第三天。
3.2.4 第四階段
特點:鐵水硅含量(質量分數(shù))在1.0%以下。
組織措施:原則是盡可能供新區(qū)使用,新區(qū)使用有困難時,安排舊區(qū)使用。當新高爐鐵水發(fā)生積壓時,安排舊系統(tǒng)高爐休風。
整個過程,需要對煉鋼新、舊區(qū)鐵水的供應進行及時、合理調(diào)配,避免鐵水消化不及時,對高爐造成影響。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高硅鐵水的消化使用,尤其是前三個階段。而某公司當時的鑄鐵能力嚴重不足,煉鋼時最大的困難是,因鐵水Si含量高,煉鋼過程極易造成噴濺。
針對以上問題,應對的措施是:煉鋼采用雙渣法進行操作,外圍組織的措施是高硅鐵水和普通鐵水進行兌鐵,稀釋降低Si含量,詳細措施如下。
1)煉鋼使用高硅鐵水的方案見表2。
表2 煉鋼使用高硅鐵水的方案表
2)因鑄鐵機能力不足,新高爐開爐鐵水和舊系統(tǒng)的鐵水混合供煉鋼使用方案
混合鐵水使用方案:每日(持續(xù)10天)都要對新高爐鐵水量、Si含量預測,結合舊有系統(tǒng)的鐵水量、Si含量情況等,制定鐵水混合、分配方案,舊煉鋼的鐵水混合利用煉鋼的混鐵爐混合鐵水,新煉鋼的鐵水混合由新煉鋼倒罐站通過鐵水包混合完成。
以高爐開爐第三天為例,其方案如下:
開爐第三天預計全天出鐵6000 t,出鐵11次。平均鐵水硅含量w(Si)在2.3%以下。
新高爐鐵水分配:首先盡可能安排鑄鐵,不能影響鑄鐵機能力,預計日鑄鐵2500 t;日安排供煉鋼新區(qū)2000 t;其余全部安排供煉鋼舊區(qū)使用,預計數(shù)量1500 t;鐵水混合方案見表3、表4。
表3 供煉鋼舊區(qū)鐵水混合方案表
表4 供煉鋼新區(qū)鐵水混合方案表
本文重點對大高爐開爐的外圍生產(chǎn)組織進行了方案論述,尤其是鑄鐵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如何使用消化高硅鐵水的方法和生產(chǎn)組織進行了研究分析,為大高爐開爐及其生產(chǎn)組織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