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真是世事難料。我弟弟劉向明萬萬沒有想到,在他年過半百的時候,黨組織突然叫他去兼任我們村的黨支部書記。他對鎮(zhèn)黨委書記說,讓年青人干吧。鎮(zhèn)黨委書記說,不要推辭了,非你莫屬。
其實安排劉向明去村里兼職是經過鎮(zhèn)黨委反復研究的。我們村叫栗塘村,是鎮(zhèn)政府的所在地,村部就設在鎮(zhèn)政府大院的斜對面。前黨支部書記退休,迫切需要找一個有一定素質的人接替。鎮(zhèn)黨委研究的結果是,讓我弟弟劉向明擔任。
選劉向明是基于以下三點理由。第一,他是栗塘人,熟悉村民村情。第二,長期在鎮(zhèn)政府工作,有“三農”工作經驗。劉向明現(xiàn)在是梅塘鎮(zhèn)鄉(xiāng)企辦主任,任此職之前他當過公安特派員,做過駐村干部。第三,辦事能力強,點子多。劉向明想,既然鎮(zhèn)黨委如此看重自己,恭敬不如從命,只有走馬上任了。
二
在此還要提到一個人,此人叫劉向新。劉向新和我家在同一個村小組,他是我們栗塘文革期間的大隊黨支部書記。為何要說到劉向新?故事要從劉向新當書記,劉向明當牧牛人的時候說起。劉向明初中畢業(yè)后沒有繼續(xù)讀書,在家種田,一年后再去讀高中。有一次因為天氣突變沒去放牛,劉向明與生產隊長劉向林,也就是大隊書記劉向新的弟弟發(fā)生爭執(zhí)。劉向東因為很氣憤,與劉向林發(fā)生口舌之爭。劉向新此時恰好路過,并聽到了他們的爭執(zhí)。但劉向新并沒有吭聲,只是在心里作了一個決定:晚上召開生產隊社員大會。天色暗下來了,社員大會如期舉行。會議一開始,劉向新對著劉向明說,你不去放牛事小,還居然罵人……劉向新越說越激動,最后惱羞成怒,居然抄起了屁股下的條凳,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架勢。劉向明毫不示弱,也作出了反擊的姿勢,一時間,劍拔弩張,空氣凝固。如果不是書記老婆還有其他幾個社員堅決站在劉向明一邊,可以想象得到,結果會是很慘烈的。從此,劉向明與劉向新結下冤仇。
如今的劉向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貧困戶。他有三個兒女全部是殘疾。他的老婆身體又不好,經常生病。因殘致貧,因病致貧,是劉向新家里的真實寫照,劉向明上任不久就把劉向新作為黨員困難戶加以幫扶。經過村班子會議討論決定,為劉向新申請低保,同時申請住房改造資金,還向有關部門申請不定期的困難補助。熟知劉向明與劉向新有隔閡的七十多歲共產黨員劉向根聽說此事后,非常感慨并說:“向明幫助向新,是切切實實的以德報怨?!笔前?,劉向明用行動告訴父老鄉(xiāng)親,他此次回來當書記是來為大家辦事的,而不是來計較個人恩怨,搞親親疏疏,拉幫結派的。
三
作為行政村的栗塘村,由兩個大自然村七個小自然村組成,人口近2000,兩個大自然村分別叫栗塘村和上栗塘村。栗塘村在鎮(zhèn)政府旁,上栗塘村在栗塘村以西約一華里地。劉向明走馬上任接到的第一項大的任務是在上栗塘村開展新農村建設?!笆澜缟吓戮团隆J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劉向明及班子成員十分重視此項任務,認認真真地做好新農村建設的每一項工作。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果然獲得成功:上栗塘村新農村建設被評為全縣第一名。劉向明在表彰大會上發(fā)言,介紹了三條經驗,即“三個有”。一是建設之前有準備。在動工前,劉向明在上栗塘村召開全村村民大會若干次,反復宣傳、動員,使每個老百姓懂得,開展新農村建設是為自己也為自己的后代造福,一點也不能馬虎。二是群眾有積極性。新農村建設期間村民投工投勞投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尤其是在外打工或當老板的人紛紛解囊,共計捐款一百多萬元。三是村干部有覺悟。劉向明在村班子新農村建設籌備工作會議上強調,大家一定要自覺遵守廉政紀律,不得用任何形式插手工程。大家一致表示同意。后來的事實證明,村干部們并沒有食言。工程開工伊始,有一些熟人包工頭向劉向明送禮想借此機會分得一杯羹,都被劉向明堅決拒絕了。
就在上栗塘村新農村建設轟轟烈烈地開展的時候,又傳來一個特大喜訊:栗塘村被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文明村”。人們聞訊,無不感到歡欣鼓舞。全國文明村,不簡單?。∪h只此一家,全市也不過四個村獲此殊榮。因為全國文明村,劉向明出席了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暨表彰大會。當他和各縣(市、區(qū))的書記、縣(市、區(qū))長并肩坐在會議大廳的第一排座位上時,頓覺臉上有光,內心充滿成就感。
四
劉向明當了6年的村支書,各種酸甜苦辣差不多嘗了個遍。幾年中,他認為最為艱巨最需要認真最需要付出情感的事情,莫過于精準扶貧了。扶貧工作搞了幾十年,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此次扶貧與以往的扶貧不同,區(qū)別就在“精準”二字。也就是說,這次扶貧來不得半點假,來不得半點不實。劉向明意識到,要完成精準扶貧任務,關鍵在“深入”二字下功夫。他花了十幾天時間,對全村所有的生活有困難的農戶包括在冊和沒在冊的,都一一走了個遍。這一走,收獲頗豐,心中有底了。經過反復核對,到此時,扶貧工作已經由過去的針對性不強變?yōu)榫珳柿恕Ee一個例子。有一邊遠村的農戶,生活很貧困卻不是扶貧對象,通過走訪,劉向明毫不猶豫地把這戶人家給“精準”了。該戶全家六口人,兩夫妻、母親、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女孩是妻子從前夫那里帶過來的)。據說這一戶沒列為貧困戶的原因是,戶主是一個30多歲的年青人,且在外地打工,有固定收入。劉向明用他的所見所聞,顛覆了人們原來的看法。該農戶一家六口居住條件是,一間不足15平米的房間,外加一個破舊廚房。房間里擺了兩張床,一家六口人年復一年地擠在這一間房兩張床上。劉向明對村干部們說,戶主雖然在外打工,但月薪還不到3000元,加上母親和妻子身體又不好,打工收入只能勉強對付一家子吃喝拉撒看病吃藥,就別多談砌墻蓋房了。劉向明繼續(xù)說,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住房。實行精準扶貧從而實行全面小康,必須從解決住房開始。
筆者寫此篇散文的同時,老家傳來好消息,上面提到的六口之家的新房已經建成,還是一棟樓房呢!這下我真替我弟弟劉向明感到欣慰。
?作者簡介:劉向東,江西省雜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