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融古入今:林振龍的陶藝

2019-09-18 07:22潘安儀
上海工藝美術 2019年3期
關鍵詞:釉彩陶藝當代藝術

潘安儀

林振龍

Lin Zhenlong is a well-known Taiwanese pottery artist. His success depends on multiple factors, i.e., life experience,personal quality, eagerness to learn, pursuit for change and innovation and circle of friends.

林振龍是一位知名的臺灣陶藝家,他的成功有多重因素:人生際遇、個人特質、好學敏求、思變求新、廣結善緣。

林振龍出生于臺灣南投農(nóng)家,因家境清貧,高中畢業(yè)就到王修功老師主持的工作室習陶,與陶瓷結下了一生的情緣。由于從學徒做起,他擁有相當扎實的陶藝經(jīng)驗與知識。林振龍敏求好學,從來不愿被局限在既有框架中,所以他勇于突破、敢于嘗試。在上世紀70年代的最后一年,林振龍成立“瓷揚窯”,不但為自己創(chuàng)造事業(yè)基礎,更為臺灣陶藝界開啟全新篇章。

雖然那個年代臺灣社會對西方藝術的知識已有相當認識,但現(xiàn)代陶藝的觀念還蟄伏在相對朦朧未明的狀態(tài)。當時在臺灣,于陶器作畫的多為工匠,所畫也多是仿古主題,尚屬工藝美術范疇。臺北的歷史博物館一場展出畢加索陶藝作品的展覽,大大啟發(fā)了林振龍對現(xiàn)代陶藝的想象。他因此萌生想將中國陶藝與現(xiàn)代藝術接軌的想法。與師大美術系陳景容教授合作,林振龍跨出了第一步。陳景容是第一個到瓷揚窯從事瓷繪的藝術家,因口碑流傳,接下來的數(shù)十年間,眾多臺灣知名藝術家包括書畫藝俱佳的傅申教授等,都到訪過瓷揚窯進行創(chuàng)作。

藝術家五花八門的繪畫技法與陶藝之間最難磨合之處在于:繪畫的效果可立見,但陶瓷的效果無法立見。這是因為釉藥特性不同且又須經(jīng)燒制才能顯現(xiàn)最終效果。如何配合每位藝術家的技法需求調制釉藥,讓藝術家能預想效果順利創(chuàng)作,則是林振龍的獨門功夫。也因他這樣不計心血與成本的投入,將臺灣的名家彩瓷繪畫推至空前的高峰。1982年瓷揚窯在臺北“春之藝廊”舉辦了首次“名家彩瓷聯(lián)展”,集結臺灣名畫家在瓷揚窯的創(chuàng)作。雖然展覽凸顯了中國瓷繪的當代新面貌,但較少注意到所有作品的載體都是林振龍燒制的瓷器。師承臺灣陶藝之父林葆家教授的林振龍受其鼓勵開始了現(xiàn)代陶藝創(chuàng)作的新階段。

大地系列·橢園盤 61cm×25cm×9cm 2019年

大地系列·陶書 49cm×25cm×41cm 2019年

空間·結構系列 26cm×17cm×74.5cm 2019年

空間·結構系列 36cm×19.5cm×66cm 2019年

自此之后,林振龍更專注陶藝創(chuàng)作,逐漸在臺灣藝術界嶄露頭角。1985年他參加了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國際陶瓷聯(lián)展”,1989年在臺北敦煌藝廊舉辦“燒陶燒心”個展。1980年中期適逢臺灣當代藝術蓬勃發(fā)展,許多海歸藝術家都參與其中并組織各種畫會。林振龍也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發(fā)起并加入了后來極為活躍的“二號公寓”畫會,為臺灣當代藝術盡一份心力,林振龍是當時少數(shù)從事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陶藝家。

綜觀林振龍的作品系列,多是以一種中心思想為根基,利用陶土的特性配合釉藥,抒發(fā)他的藝術理念。在“二號公寓”時期,林振龍創(chuàng)作了《擁抱我土系列》(1990)、《愈合系列》(1992)、《壺外之音系列》(1992)。1993年林振龍推出《再生系列》。1998年又發(fā)表《聚裂重生系列》,2005年則有《翻耕凈土系列》。推陳出新的系列作品說明了林振龍是一位勤奮及創(chuàng)作力豐沛的藝術家。這一次在景德鎮(zhèn)中國陶瓷博物館的展出,林振龍集結了三個系列主題:“大地系列”“空間·釉彩系列”與“空間·結構系列”。這三個系列作品有著共同的語言:它們都述說著林振龍作為一位現(xiàn)代陶藝創(chuàng)作者,如何探索藝術的本質與純粹。這三個系列都是對陶土與釉藥做出迥異于傳統(tǒng)的創(chuàng)新,有著與現(xiàn)、當代藝術對話的妙處,更有著對自然的禮贊與空間結構美感的探索。

“大地系列”表現(xiàn)對自然的虔敬。靈感來自有一年林振龍到臺灣北部的石門水庫游賞所見。當時適逢枯水期,湖畔旁因此露出干枯黃土,這一景象讓他深有所感,并在他的陶藝創(chuàng)作中以近似抽象的藝術語言表現(xiàn)出來。他以撕裂手法讓陶土展現(xiàn)自然粗獷紋理,猶如嶙峋峰壁,再施以鐵釉,配以青瓷寒潭碧綠效果,形成對比鮮明的山水意境。

林振龍對“大地”元素的運用,并不局限于平面或立體,也打破器皿的實用考慮。是“镕鑄”了粗獷的自然裂紋與青瓷的平整規(guī)矩器形,它們既可是供人賞析的藝術品,也可與當代花藝結合,配合花藝家呈現(xiàn)出多元風貌。觀者可從各角度欣賞到他汲于自然地景并予以化約后的幅幅山水意象,這是現(xiàn)代藝術中“幾何化”大自然形象的體現(xiàn)。

在《陶書》中,以“書”的形式表現(xiàn)作品,不但增添趣味,同時暗示了創(chuàng)作者對大地的閱覽。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看出林振龍對青瓷有著獨特的鐘愛與見解。確實,他的青瓷釉藥,采用較原始材質;在山谷中采集石頭,磨粉摻入配料中,讓天然微量鐵質與天成雜質決定燒制完成的溫潤色澤。

“空間·釉彩系列”作品中可看出林振龍取之自然又不囿于自然的自在。作品營造出抽象簡約的畫面,但又不過度落于幾何化的機械性。這或許就是東方一直與大自然保持一種微妙契合的特質。

確實,在20世紀當西方藝術受到東方禪宗影響的繪畫運動中,以抽象表現(xiàn)主義最為人所稱譽,影響也最大。但西方藝術家在這過程中都過于重形式而輕精神,重個人而輕自然。因此在其抽象創(chuàng)作中,自然與人的關系越來越遠,導致過度的個人主義意象充斥了畫面。反觀東方藝術家對抽象的要求向來是遵循著人與自然的協(xié)調。而在陶藝界,或因技術門坎較高,直待林振龍等人的嘗試與突破,才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在林振龍的“空間·釉彩系列”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這個豐碩成果。

空間·釉彩系列 三迭方器 38cm×13cm×48cm 2019年

空間·釉彩系列 15cm×15cm×35cm 2019年

林振龍總結了中國陶藝的釉彩精華,將歷朝特色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如羚羊掛角,不著痕跡。我們看到了元代青白的運用,明清銅紅的大膽呈現(xiàn),又有宋鈞的含蓄。如圓的器形與幾何色塊搭配的比例都達到均衡之美。

鈷藍的流動性更接近揮灑自如的全抽象,又不失東方蘊柔儒雅的美感,與銅紅搭配得亦恰如其分。白釉處也并不單調,林振龍?zhí)钊肽€造成類似哥窯效果,營造出一種新詮釉色的趣味。我們對這些作品“眼熟”,是因林振龍運用了中國陶瓷的經(jīng)典釉色;我們又覺得作品新穎超群,因林振龍看似依循卻突破傳統(tǒng),不但將中國陶瓷帶入現(xiàn)代領域,也讓傳統(tǒng)有再升華的契機。

空間·釉彩系列 陶書 36cm×18cm×29cm 2019年

空間·釉彩系列 扁瓶 35cm×15cm×58cm 2019年

最難能可貴的是林振龍有不斷嘗試與挑戰(zhàn)未知的勇氣,“空間·結構系列”展現(xiàn)他不畏艱辛與失敗,勇于實驗的精神。先前的“空間·釉彩系列”主要以釉色的反差傳達“虛”與“實”,然而在“空間·結構系列”中,林振龍為了達到“虛”的穿透效果,他采用如建筑支架般的結構。這種結構在一般雕塑藝術中并沒有太大的技術困難,但在陶藝創(chuàng)作中,因陶土的特性與窯燒的變數(shù),成功率極低,讓想嘗試者退卻三分。

在美學層次上,他得以向世人展示高溫燒結的陶藝創(chuàng)作如何體現(xiàn)虛實相互掩映的“立體”美感。這系列的作品超越器皿的界限成為雕塑,其設計理念具有建筑設計的語言,特別是現(xiàn)代建筑中強調鋼結構與玻璃帷幕交互運用的美感。

林振龍一生與陶瓷的不解之緣,加上努力不懈,廣結善緣,使他擁有得天獨厚的機運與膽識去超越傳統(tǒng),為中國現(xiàn)代陶藝注入活水,并為我們這時代陶藝創(chuàng)作立下典范。

猜你喜歡
釉彩陶藝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概念的確立與有效性
陳文令當代藝術作品選
當代藝術的珍奇櫥柜
——評《全球視野下的當代藝術》
清朝什么樣
釉彩千年之汝窯
日本當代藝術的“三劍客” 上
登峰造極——中國古代器物之各種釉彩大瓶
“瘋狂”的陶藝
冬日小伙伴
當代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