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驥
那晚無眠,走到月光普照的陽臺上,望著那大得出奇的一輪明月,我竟鬼使神差地用手指了指,在悄悄愣了一下神之后,旋即笑了。
還沒上學(xué)那會兒,我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個小山村里。那時的夜很美,月很亮。記得有一次,我伸手指月,奶奶連忙打了一下我的手,說,月亮是指不得的,若要被月神知道了,是要被割掉耳朵的。
那晚,我捂緊了耳朵,竟嚇得整宿都睡不著覺。
小時候聽猴子撈月的故事,竟然也莫名萌發(fā)了撈月的想法。對呀,那么大那么明的月亮,要是能帶回家該多好呀,要能放在家里,那得多亮堂呀!
稚嫩的孩子心中總充滿了對世間一切神秘事物的好奇,而且從不加以掩飾。
望著懸掛在天上的明月,如飲鴆止渴般,縱使對月神割耳朵的傳說害怕至極,也抵不過那一輪清冷的月對我的誘惑,于是,在一個四下無人的夜晚,我又偷偷伸手指了一下月亮,卻又立即似受炮烙般縮了回來,一夜未眠。
那天,月神確實沒像傳說所描述的那樣割掉我的耳朵,但那夜過后我的耳背上卻留下的一道淡紅色的傷痕,讓我對傳說深信不疑。那時覺得自己很幸運,一定是月神看我可愛不忍心割掉我的耳朵,便在我的耳背上留下一道淡紅色的傷痕以示警告吧。因而,自那次指月事故之后,我開始對月神充滿虔誠之心、敬仰之情,盡管現(xiàn)在看來缺乏一定的科學(xué),但那曾是我孩提時期最崇高的圖騰。
小時候的我沒有寫日記的習(xí)慣,因此沒能留下童年的故事,可黑夜中的明月猶然記得。還記得,夏夜里一個老人常搖著蒲扇,為熟睡的孫子念著“天階夜色涼如水,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唐詩;還記得,那夜偷了東西的孩子被老人打得泣不成聲;還記得,長大后的少年離開了故鄉(xiāng),只留下?lián)]手而別的背影,那天他一滴淚也沒流,臉上堆滿了笑容……
少年離開了山間小村,來到城市逐夢。
小時候,夜晚歸家的路上,月亮總是走在我們前面,我問爺爺:“為什么月亮走得總比我們快?。俊睜敔斦f:“因為月亮比我們更念家。”我聽了之后就開始同月亮賽跑,使勁拼命奔跑??傻郊液髤s發(fā)現(xiàn),原來月亮早在屋頂上恭候我們多時了。爺爺望著我失落的表情,總笑得皺紋都擠成一團。
后來我才明白,月亮總是走在歸人前面,不是為了同他們比賽,而是為許久未歸之人的前路潑灑上一縷清輝而已,這樣,在夜色中也就不會走錯路。
前路有月,為我的逐夢之路鋪上了一路清輝。
【作者系湖北省大悟書生學(xué)校高二9班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李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