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進入蕭條期,尼達利家居店瀕臨破產。
為了讓企業(yè)起死回生,社長似鳥昭雄專程前往美國考察?;貒?,考察團一行來到洛杉磯一家服裝店購買禮物。似鳥昭雄和其他人早早選好了服裝,可年輕職員淺岡仍然沒有挑到心儀的衣服。結賬時,淺岡指著一位顧客的衣服問:“你們店里有這個款式的裙子嗎?”店員搖搖頭說:“這里是品牌專賣店,那件衣服是從別的門店購買的?!睖\岡大失所望,似鳥昭雄的心里卻有了一個好主意。
回到日本,除了借鑒美國家具的種類和品質外,似鳥昭雄還特意頒布了一項改革,在賣場留出10%的空間給其他品牌。聽聞消息,競爭對手樂開了懷,搶著將最好的產品送進尼達利家居店銷售。
看著對手的家具和自有品牌擺在一起,員工們打心眼里不情愿,副社長也很抵觸,他當面問社長:“賣場是我們花高價租來的,為什么要留給別人?何況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似鳥昭雄拍拍對方的肩膀,說:“以前,我們賣場100%的商品為自有品牌,看似整齊劃一的背后隱藏著極大的風險。首先,產品單一,設計難度不斷增大;其次,它切斷了我們同優(yōu)秀廠家的合作通道?,F(xiàn)在,留10%給對手,不但可以減輕設計人員的壓力,還可以用對手的商品測試市場反應,從而找到優(yōu)秀的合作伙伴,可謂一舉三得?!?/p>
在似鳥昭雄的堅持下,尼達利家居店一直為對手留出10%的空間。經過不斷發(fā)展,2016年,尼達利家居產品銷量穩(wěn)居日本市場第一。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