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樹偉
摘要:立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在堅持教師主體地位前提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積極建立、完善以教師為主體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關鍵詞:教師為主體;高校思政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視,并對其提出了系列新要求。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yè)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日益重要、迫切。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堅持以教師為主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顯重要。
一、以教師為主體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
習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他高度評價教師隊伍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大作用,深情囑托廣大教師要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并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且是做一個知識層次、內涵修養(yǎng)普遍較高的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承認、堅持教師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十分重要。
二、當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亟待確立教師的主體地位
(一)目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問題
進入新世紀,國際國內形勢在大變革、大調整,各種思潮進入高校并影響著廣大師生,高校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呈現多元化、復雜化的變化趨勢,在少數教師中甚至出現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不良現象,從而給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問題。
(二)當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呈現新特點
主要表現在:對政治的關注與參與更理性,在價值取向上雖能兼顧國家與集體利益,但更加注重個人的實際利益和成長發(fā)展,價值觀念多樣化、個性化色彩更為明顯;對關系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會更敏感,如果處理不好,容易引發(fā)不和諧、不穩(wěn)定的因素。
(三)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本身還存在一些不足及需要加強的方面
首先,高校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足,缺乏人員、經費和體制的保證;其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單一,理論學習、思想教育與教師生活、工作的切合度不強,效果有待于提高;再次,許多教師工作量日益增大,進行思想政治學習的時間、精力不足;最后,對教師的個性、心理、興趣、愛好和處境等研究不夠深入,導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等。
為此,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牢固樹立“以教師為主體”的理念,要結合教師的思想實際和正當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方式、方法、教育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引領、思想教育、情緒疏導和行為指導等,使教師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利益需求,形成正確的思想動機,采取適當的行為,切實形成以“教師為主體”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三、建立、完善以教師為主體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一)構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機制。
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要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解教師之所憂;要積極構建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體制機制,發(fā)揮多部門的合力聯動效應,建立健全學校黨委統(tǒng)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學校黨委應定期聽取各部門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匯報,研究落實相關措施,切實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形成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協同配合,廣大干部師生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創(chuàng)造性地做好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動工作形成合力。
(二)建立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常態(tài)調研機制。
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關乎教師為誰服務的問題,關乎教師以何種態(tài)度對待教書育人的問題,關乎教師以多大的熱情投身學術的問題,關乎教師傳輸何種價值觀給學生的問題。一個教師影響一批人,教師的觀念可能會影響一批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回憶“教過我的老師很多,至今我都能記得他們的樣子,他們教給我知識、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教師的思想是大學生“三觀”的源頭之一,教師的思想如符合傳道授業(yè)解惑、符合社會贊許、符合大學生合理需要,則會帶給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積極能量。反之,則會帶給大學生負面影響。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要堅持教師的主體地位,必須了解高校教師的利益需求和思想實際,建立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常態(tài)調研機制;要通過座談、訪談、發(fā)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及時了解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思想動態(tài)和他們關注的問題,并適時匯集民意,釋疑解惑,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同時,要高度關注教職工的利益訴求,積極為教職工辦實事,建立并完善訴求反映渠道,著眼教職工幸福,抓民生工程,促進校園和諧。
(三)切合教師實際,分層推進、多措并舉。
以教師為主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學會對教師進行分層、分類指導,結合教師的年齡、職務、職稱、思想實際等,有針對性地推進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要通過高校各種形式的學習,形成以中層領導干部、普通教職工、基層黨組織、青年教師為主體的理論學習和教育平臺,實現領導領學、專家導學與基層互學、教師自學相結合,形成學校院系、校內校外之間理論學習資源的良性共享機制。在學習形式上,也要改革創(chuàng)新,著力多措并舉,搭建便于廣大師生參與的活動平臺,提升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四)改革評價機制,使教者重道。
好的評價機制使教師不為職稱所累,不為名利所累,能夠安心從教、靜心從教、全心從教。
改革評價機制,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連續(xù)性問題。設立評價指標旨在指引教師努力的目標、方向,是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而非為了管住教師;是為了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而非遏制其創(chuàng)造性。因此,評價標準需要符合教師總體水平又要保持一定的連續(xù)性。頻繁變動的評價機制可能帶來教師的無所適從、精力分散而影響教師的本職工作。二是合理性問題。合理即要合事理、情理,合個體、整體提高的要求。評價標準必須符合教師群體的總體實際,不宜過高、過低。否則,均不能實現既定目標。
古人云:“師者,人之模范也?!痹趯W生眼里,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引路人的責任。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立足于教師這一“主體”的需求,跟進影響教師思想狀況的社會變化,了解教師的思想實際和利益訴求變化,尊重教師自身的價值,遵循教師發(fā)展的規(guī)律,激發(fā)教師“自教自律”的主體意識,才能真正實現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向,促進高校教師自由全面發(fā)展,助推高校辦學水平和質量的進一步提升,進而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推進、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2018.5.2,《人民日報》發(fā)表的《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2.2013.7,張艷《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發(fā)表的《新時期加強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思考》;
3.2015年,柏成華在《毛澤東思想研究》發(fā)表的《毛澤東人本思想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意義探析》[20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