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漫江木屋:探訪長白山最后一個木屋部落

2019-09-10 07:22:44孫桂芳
參花·青春文學(xué)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山坳泥濘木屋

孫桂芳

時隔七年,打開文件包,檢索出我拍攝的長白山最后一個木屋部落——漫江木屋的那些照片,心里仍是不免一震。

時隔七年,我想我并不缺乏光腳蹚過爛泥遍布的山路,前往漫江木屋部落的勇氣。但七年的時間,隨著我在大地上行走路線的延長;隨著我翻越的山嶺越來越高;蹚過的河流越來越深;辟開的荊棘越來越多;我感覺自己就像秋天的莊稼,經(jīng)過了向上撥節(jié)生長的過程,懂得了只有向內(nèi)生長,才能成熟。我懂得了應(yīng)該怎樣透過外表,去追尋事物的本質(zhì)。我終于領(lǐng)悟,只有入乎其內(nèi),才能出乎其外。

因此,七年后的今天,如果我還能再去長白山漫江木屋部落,我不會再像七年前那樣,對著散落在山坳中那些散發(fā)著古老氣息的木屋,不管不顧地拿著相機狂拍一通,然后云淡風(fēng)輕地離去。

除了關(guān)注那些木頭房子所承載的百年歷史,我還會關(guān)心百年之后,這些房子還能夠經(jīng)受多久的風(fēng)霜雨浸?住在里面的人安全可有保障?或者,我還會推開木門進(jìn)屋,看看他們的餐桌上,是否只有我看到的種植在房前屋后園子里的玉米、大豆、高粱?我想,餐桌上的食物,能夠讓我了解到木屋部落里的人們,是不是還在循環(huán)往復(fù)地重復(fù)著古老的耕作;或者,我會找一戶人家借住上一兩個晚上,幫那家的主人燒火煮飯,趁機聊聊家常,問問他們一年的收成,問問他們的孩子去哪里上學(xué)。我不記得在漫江木屋部落看到過學(xué)校,哪怕是只有幾張桌子的小學(xué)校。

人類的生活方式,是受著經(jīng)濟(jì)背景制約的。經(jīng)濟(jì)的運行,又依賴于周邊的環(huán)境。想起長白山漫江木屋部落,百年之后還能夠安然無恙地散落在山坳里,只有一個原因:山高林密,山路泥濘崎嶇,往來不便……

大抵先進(jìn)的文化與技術(shù)無法到達(dá)的地方,都是因為交通不暢。道路的阻隔,可以讓一個地方停滯在最原始的狀態(tài),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日新月異。

通向漫江木屋部落的,是省際公路旁的一條通向叢林中的山路。山路泥濘不堪,幾乎找不到可以落腳的干爽地塊。載我的出租車司機是一個四十幾歲的男人,家住在漫江小鎮(zhèn),在鎮(zhèn)上經(jīng)營著一家小旅館,同時還養(yǎng)著一輛載客的面包車。

他把車停在路邊,指著伸向林中的路說:“昨天一場大雨,路就成醬湯了。車開不進(jìn)去,我拉你回鎮(zhèn)上吧!等路干爽了再來?!?/p>

我下了車,望著眼前的路,不甘心就這么掉頭回轉(zhuǎn)。等路干爽,還不知幾天。

“走!”我說,拿起背包。一腳踏上去,感覺就像踏進(jìn)了醬缸里,泥漿沒過了腳踝,順著鞋口灌進(jìn)了鞋里。再往前邁一步,右腳的鞋子,隨即也灌滿了泥漿。

“把鞋子脫掉,褲腿挽起來?!鄙砗笥腥苏f。我回過頭去,原來出租車司機手里拎著鞋子,褲腿挽得高高的,光著腳,跟在我身后。

“你租我的車已經(jīng)付過錢了,車進(jìn)不去,我人陪著你進(jìn)村?!背鲎馑緳C憨憨地笑著說。

我心里一熱,這亙古不變的大山養(yǎng)育的山民,依舊是那么古道熱腸。

長白山漫江木屋部落,隸屬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漫江小鎮(zhèn),地處吉林省撫松縣東南部、長白山腹地。沿用至今的木屋,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木榼楞”,意為用圓木鑿刻壘垛造屋(好像上下牙齒咬合在一起)。

第一次知道長白山漫江木屋部落,是在報紙上。時隔七年,我已記不清報紙上刊載的文章詳盡內(nèi)容,唯有讓我沖動地拿起背包說走就走的那一句,“長白山最后一個滿族木屋部落”還記憶猶新。

只是,我沒有想到,通往木屋部落的山路如此泥濘。泥濘的山路,如繩索一般,在密林間蜿蜒……

想起臨行前搜索到的關(guān)于漫江木屋的攝影作品:幾十座木屋,被皚皚白雪、蔥郁的松林包圍著,山巒逶迤、綿延地伸向遠(yuǎn)方,遠(yuǎn)方是隱約可見的白雪覆蓋的長白山。

那些攝影作品展示給觀者的,是一個詩意、浪漫的木屋部落。被歲月侵蝕的斑駁滄桑,山路的泥濘不堪,一切原始的、破舊的,皆被掩去不見。

或者,并非攝影者的過錯。中國的鄉(xiāng)村以及鄉(xiāng)村文化的詩意浪漫,無不是居住在遠(yuǎn)方的人們所賦予的;真實的鄉(xiāng)村,是依舊守著村落里的農(nóng)人眼眸里那抹揮散不去的憂郁——自給自足的土地上,唯有年邁的身影寂寥地晃動著,空落落的窗子后,閃動的是孩子們落寞孤獨的眼神……

“你要去的木屋部落,原來叫孤頂子村,因為村前的錦江,后改叫錦江村。不過,當(dāng)?shù)厝诉€是習(xí)慣叫孤頂子村?!弊咴谇懊娴某鲎廛囁緳C說。

孤頂子村,錦江,漫江——就因為地名的差別,我一路費勁了周折,才找到漫江鎮(zhèn)。到了漫江鎮(zhèn)方才知道,漫江木屋部落也被稱為錦江木屋部落,距離漫江鎮(zhèn)還有一段距離,且就在我來時的山路的岔路口。

孤頂子村的歷史,應(yīng)當(dāng)算是悠久了。商周時期,滿族先人肅慎居住在此地,清王朝將長白山視為神山。因此,長白山被列為封禁之地,長達(dá)二百一十多年之久。康熙年間,康熙曾派大臣劉建封探尋祭拜長白山之路。探尋結(jié)束,返程時,留下一些兵丁駐扎在此,等候康熙前來祭山。適逢噶爾丹叛亂、沙俄進(jìn)犯,直到去世,康熙也沒能踏上通往長白山的祭拜之路。駐扎于此的兵丁,只好用木頭壘垛成房子,開始了“棒打狍子碗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黑熊野豬進(jìn)園子,人蛇同睡被窩里”的生活。漸漸地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木屋部落。

長白山木屋,俗稱霸王圈,始于金代女真人。從最初的“地窨子”“馬架子”,及至后來的木榼楞房(木屋)——依山谷而居,聯(lián)木為柵,屋高數(shù)尺,覆以木板或以樺皮或以草綢繆之,墻垣籬壁率皆以木,門皆東向。環(huán)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與寢食所沿用……

從金又經(jīng)歷了元、明兩朝,到了清朝,木榼楞房已經(jīng)形成了具有典型滿族特色的民居建筑。

泥濘的山路,一直將我?guī)нM(jìn)山坳里,山坳里的村路,依舊泥濘著向山里延伸而去。

我兩腳泥巴地站在泥濘的路上,打量著被稱為中國最后一個滿族木屋部落:幾十座木屋分布在山路的兩側(cè),因年深日久,屋頂?shù)哪就咴缫殉闪怂匮诺那嗷遥呖p里長出了蓬勃的青草,墻壁的四楞木與黃泥,混合成了一體,堅固地挺立著,大多數(shù)的木窗,還罩著塑料布,只有少數(shù)幾家,換成了明亮的玻璃。透過玻璃窗隱約可見屋里的四壁糊著舊報紙。

我從村頭的第一所木屋走起,一直走到最后一所木屋,所有的院門都敞開著,除了雞鴨出出進(jìn)進(jìn),并不見有人。院子里種植著綠油油的玉米,已經(jīng)一人多高。向陽山坡上的一所木屋前,除了玉米,還種植著十幾株向日葵。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下燦燦地開著,點綴著清一色的夏綠,倒讓人想起了梵高那幅享譽世界的名畫。

陽光靜靜地灑滿了山坳。整個山坳都靜靜的,似乎風(fēng)到這里也止住了。我在村路上走了幾個來回,站在院門外,把所有的屋子用相機拍攝下來,還是不見一個人影。

“有些房子不能住了,房子里的人就搬到鎮(zhèn)上去了,整個村子現(xiàn)在只剩二十幾戶人家了?!背鲎廛囁緳C說著帶著我回到進(jìn)村的第一戶人家的院子里。從外部看,二十幾戶人家,頂數(shù)這家的木屋保存得最好。

木窗上釘著塑料,屋里的情形看不分明。院中一座小木橋,通向水邊。我沒問出租車司機有水的地方是否就是錦江,只是站在院中凝神地望著那水,驀然想起被康煕派遣前往長白山巡查的清朝大臣劉建封,在《長白山江岡志略》中的記述:“時值天晴,江水有聲、云山入畫,樵夫牧童,往來不絕。耕者荷笠于田間,女子浣衣于江上。村內(nèi)雞鳴犬吠,相雜于書聲中。周圍數(shù)百里外,毫無人煙。忽于深山大澤,獨開生面,別有天地,儼然龍崗后一小桃源也。”志略中記述的“桃源”,仿佛寫的別處,倒是遠(yuǎn)處的山巒,儼然如畫。

“那里就是長白山。”出租車司機指著如畫的山巒說。

須臾間,我已穿過一所雜草叢生的院落,沿著一條羊腸土路,到了村后的山坡上。我站在山坡上,朝向雪山的地方極目遠(yuǎn)眺,森林翻起層層綠浪,托起了高高的雪山。陽光下,銀白的雪光若隱若現(xiàn),仿佛縹緲的云霧,又仿佛一道圣潔的神光。我曾數(shù)次登上長白山巔,卻還是第一次隔著重巒疊嶂,眺望我心中的這座神山。

“走過大荒三百里,居然此處有桃園。”這是寫下《長白山江岡志略》的清朝大臣劉建封,遺落在長白山谷里的絕唱。

回頭向山下的村中俯瞰,那些木屋,與生長在長白山上的樹木似乎沒有什么分別,根自山谷中生長,拔節(jié)而出,太陽經(jīng)久地曬著、山風(fēng)經(jīng)久地吹著、夏雨經(jīng)久地淋著、冬雪經(jīng)久地覆蓋著,百年之后,已被侵蝕得斑駁滄桑。昔日的桃園如今已是滿目瘡痍。

據(jù)說,這些木屋已被列入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心里倒有一種莫名的惶然。這些木屋得以承襲、延續(xù)百年,源自于無處安居的墾荒、漁獵的流民。而如今,這里只剩二十幾戶人家,盡管網(wǎng)絡(luò)不發(fā)達(dá),那些新生代們還是沿著泥濘的山路,走出大山,去遠(yuǎn)方尋求生計。不知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將這些木屋永久地保存下來;又不知保存下來的木屋,又該采取怎樣的方式,讓山外的人們領(lǐng)略它存在的文化意義?或者,這不該在我思索的范疇。

(責(zé)任編輯 徐文)

猜你喜歡
山坳泥濘木屋
會飛的木屋
當(dāng)我們失去
跨過泥濘
小主人報(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2
會飛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木屋
憶秦娥·打酸棗
山 風(fēng)
中國詩歌(2017年12期)2017-11-15 04:04:05
追夢路上 無畏泥濘
金色年華(2017年10期)2017-06-21 09:46:49
泥濘
泊头市| 锦州市| 绥宁县| 秭归县| 海林市| 佛坪县| 寻乌县| 北京市| 望城县| 宁夏| 福鼎市| 股票| 鲁山县| 和顺县| 大田县| 新丰县| 康定县| 桃园县| 清河县| 沧源| 玉门市| 土默特右旗| 拉萨市| 蕉岭县| 乌拉特后旗| 灵丘县| 甘孜县| 广昌县| 碌曲县| 封丘县| 泰宁县| 喀喇沁旗| 历史| 瑞金市| 祁连县| 昌黎县| 阿拉善左旗| 文登市| 郎溪县| 永吉县| 辽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