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一條不起眼的小巷有間不起眼的老書店“文學山房”,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卻有一位“資深網紅”,他就是94歲的江澄波。一年四季寒暑,江澄波的舊書店很少關門歇業(yè),幾個子女輪班陪著老人守候在這里,等候著每一位未知的讀者。
書店里沒有裝幀精美的新書,只有紙張泛黃的老書、舊書。一臺電話機承擔了所有的聯絡功能,偶爾響起,老人都要小步快走地去接聽。接起,電話那頭便響起一陣慢條斯理的吳儂軟語,言語間透著一股客氣卻不疏離?!拔蚁矚g和逛書店的讀者們聊天?!?/p>
江澄波的日常生活很單一,用江老自己的話說,就是“我現在等于也是上幼兒園呀”。“早上兒子把我送過來,晚上再把我領回家,我這也是在念幼兒園啊,只是我的思想上全部是書?!苯尾ㄕ勑﹂g盡顯“頑皮”,“讀者要找什么書,我來做缺書登記幫他記好,有書的時候就告訴他,讓他來買?!苯尾ㄓX得能替讀者找到一本急需的舊書很有意思。
這家老書店今年已是120歲的“高齡”,江澄波進入書店學徒時剛剛16歲,他們相伴已近80年。那時的他跟著祖父學習收書、補書和古籍知識,從此與書店和古籍結下不解之緣。
江澄波介紹,在書香蘇州開書店要具備“一文一武”兩種本領,“文”即熟悉古籍,“武”則是修補書籍。“破書邊邊角角都需要補,漿的濃薄,紙的色澤、軟硬,襯頁的大小都很講究,缺字的地方要用近色墨仿照字體一筆一劃添上去。補書,是件費心勞神、細工慢作的差事,有些坐不住的人就不能干這活?!?/p>
但江澄波認為最難的還是鑒定書籍?!笆召徟f書的時候又不能帶著所有的目錄去,它有多少版本、每版的區(qū)別是什么、每本書的最后一卷是什么,都要印在腦子里?!睘榱俗尳胰藗鞒邢聛淼倪@門手藝不失傳,江澄波的子女從小耳濡目染,掌握了修補古籍的技能。但他仍感遺憾的是,因為現在很難再見到古籍原本,“鑒定書籍”的本事難以教授給子女,言辭間流露出舊書業(yè)后繼乏人的無奈。
(摘自《家庭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