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愛玲
摘 要:每日面對那一群年齡相仿,思想不同,性格均異的學生,處理他們各類不同的問題,要有一顆真正呵護他們的心,才能發(fā)現他們每一個的優(yōu)點,假以時日定會成為一座金山。
關鍵字:潛能開發(fā);班級管理;深入了解;正視問題;勤與觀察
班主任扮演著決策與管理、組織與協(xié)調、教導與服務等多重角色,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須具有一套符合社會、學生、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為。其行為特點表現為:細心、耐心和愛心,能為學生的茁壯成長奉獻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具有做好本班級工作的各方面的能力。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靈魂,在高中的教學體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高中階段的孩子正處于青春期,他們處于情感上不成熟的過渡期,逆反心理強,辨別事物能力差,容易沖動。他們總覺得自己長大了,力求擺脫對成人的依賴,老師在他們心目中的權威性降低。他們中有的人在小學或初中沒有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可,缺乏自信,于是在高中階段向老師閉上心扉。這給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班主任教育工作是用情點燃每個學生心中參與班級管理和建設的熱情,做班級的主人,而不是橫加批評指責,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具體的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德育工作高質量的開展。
一、走進學生,坦誠以待
如果班主任在工作的過程中一直端著管理者的架子,那么學生是很難信服的。班主任只有放低姿態(tài),走進學生,坦誠以待,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你--我”式的平等交往的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彼此接納、彼此溝通,彼此了解。班主任只有深入的了解了學生的想法,才能更好的開展班主任引導工作?!拔艺f你服”、“我管你從”,學生成為了教育中的被動者,師生之間缺乏基本的交流與互動。班主任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就不可能對癥下藥,學生也只是表面聽從。這就極易激化師生矛盾,從而阻礙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給學生心理造成創(chuàng)傷[1]。當班主任以來班上有個學生叫史景龍,從小習慣不好,初三也是突擊考上的高中,后來通過和他深入的溝通、做朋友,了解到他的家庭及學習習慣等,按照他的個性,激發(fā)他的優(yōu)點,想盡一切辦法約束他的行為,最后學習成績直上,特別是英語成績進步很大。
二、勤于深入學生的生活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要想從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須從一切方面了解人”。實踐證明,班主任走進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狀況、健康狀況、生活經歷、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及生活環(huán)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級總貌、特點及基本傾向,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所以從接受班級開始,我便積極“走動”于班級的每個角落,小到班級衛(wèi)生的打掃,大到學生各科成績的進步退步等等,我必親自過問,決不因為這是任課老師的事情而置之不理,我認為,只有班主任和課任老師的積極配合,才能更好的管理班級,讓班級整體進步。當然,班主任的”足勤”決不是“巡警式”的,而應與學生多進行情感交流、多對學生循循善誘。所以平時我走進教室總會試著多關心他們各方面的表現,參與他們的各種活動,以此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此為契機,我深入學生中間,與他們“同甘共苦”,為班級的順利發(fā)展打好了良好的基礎。
三、賞識和激勵每一位同學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年齡相仿,思想不同,性格均異,需求不同,因此,賞識和激勵要有不同的針對性。努力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尋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調皮搗蛋的學生普遍有一種心理,他們知道自己的問題,缺不愿意承認和接受,所以他們比較喜歡采用叛逆的方法和態(tài)度面對。這些學生更需要多一點的賞識,多一點激勵,甚至還應對他們的缺點乃至錯誤給予包容。學生即使有失誤和錯誤,大家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諒解,本該受到責罰,反倒沒有給予責罰,本不應該諒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諒,學生心里定會心存感激,會更加自責和內疚。他們的內心是需要被肯定的,當越是被肯定的時候,前進的動力就越大。班上有個王正的,每天早讀瞌睡,你問他為什么,他總是很多理由,包括上物理課也睡覺,后來我就把他隔離,他內心深處更是不服也叛逆。后來突然的關心與關懷讓他有所改變,學習越來越好。所以每個孩子都是渴望被關愛的,包括后進生。
四、珍愛每位學生
為了搭建起學生和老師之間相互依賴的感情橋梁,培養(yǎng)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基礎,我常常利用班會給同學們講故事、說案例,對他們進行愛的教育,讓他們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一個真正得到和懂得愛的孩子才會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才會懂得去愛身邊的別人。我首先和他們真誠相處,讓自己成為他們的知心大姐、知心朋友,真實地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喜歡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更愛那些調皮搗蛋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認真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并在班里的各類班會上公開表揚他們,這是對他們的一種信任、一種鞭策、一種尊重。我班里有一名學生母親去世的早,父親也在他剛上高一的時候去世了,心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作業(yè)完不成,經常遲到,上課睡覺,哥哥嫂子供他上學。對這個孩子,我感到很心痛,把他單獨叫到辦公室,耐心的和他談心談話、聊天,告訴他要學會堅強,并積極進行家訪,與他哥哥嫂子保持常聯系,共同關注他的心里變化。后來慢慢的他變得認真上課、認真完成作業(yè)、遵守紀律,樂于幫助同學時,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久違的陽光。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你只有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因勢利導,做到潤物細無聲,給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才能把工作做到學生的心里去。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學問很大,本人也正在孜孜以求的學習中。
參考文獻
[1]賀樂凡主編。中小學教育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駱舒洪、周衛(wèi)紅。中小學班級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1年第11期。P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