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海濤 王小艷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觀察為主的學科,沒有演示實驗的一堂課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見,演示實驗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置疑。在初中物理課本中已經(jīng)選入了大量的演示實驗,其中有些實驗因為自身設(shè)計或?qū)嶋H教學條件的局限,效果還不夠理想。從演示實驗的意義和作用來看,教材上某些章節(jié)演示實驗數(shù)量還不夠,教材里有的圖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實驗。有些演示實驗出于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安全性、所選材料等的考慮,不一定適合所有層次和地區(qū)的學生,以下便是本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兩個實驗所做的改進。
一、壓縮體積使氣體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學生身邊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和聯(lián)系到身邊的一些現(xiàn)象,學生已能合理地解釋一些現(xiàn)象,但關(guān)于液化的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特別是壓縮體積,學生可能會不太理解,筆者在教材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這個演示實驗。
1、器材:50ml的注射器(無針頭)一個、93#汽油、橡皮帽
2、步驟:A、如圖1,先將活塞推至注射器最底端,排出所有空氣。再用注射器吸入1~2ml左右的93#汽油,將活塞拉到頂端,用橡皮帽將針頭孔堵住。
B、用手振動注射器,直到里面的汽油完全汽化。
C、這時,用力推活塞,可以明顯地觀察到注射器壁上有液化的汽油,再將活塞拉到頂端,可以發(fā)現(xiàn)原來液化的汽油汽化了。
3、這個小實驗就可以利用學習熟知的器材,充分地演示了壓縮體積可以使氣態(tài)的汽油液化。同時還巧妙地演示了氣化過程。
二、蒸汽機小船
教材第十六單元學到了內(nèi)能及應(yīng)用,在課后的練習中,出示了一幅圖,提示學習按照這個思路去做一個蒸汽機模型。對于農(nóng)村家庭的學生來說,光是搜集材料就很難了,更別說按教材提供的圖片去做一個蒸汽機了,就算學生做出來了,由蒸汽推動葉片轉(zhuǎn)動,那也離學生想象的蒸汽機火車、蒸汽機輪船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如何利用已有的實驗方案,讓某個物體(船或車)在蒸汽機的帶動下移動呢?筆者所設(shè)計的這個實驗就是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聯(lián)系到實際應(yīng)用中去。同時,也為思維活躍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改進實驗的機會。
1、器材:一塊木板、一根較長的塑料管、一瓶新易拉罐飲料、一些鐵絲、泡沫塑料、小刀片、薄鐵片。
2、將木板用刀削成如圖2所示的形狀,用小刀將泡沫塑料削成一個圓柱體,并將鐵片插進圓柱體泡沫,再用鐵絲裝進木板的尾部。
3、將新易拉罐的側(cè)面鑿一個小洞,倒出里面的飲料,并裝大約1/2的水。將一根塑料管用萬能膠固定在易拉罐上面,并用鐵絲按下圖固定在木板上。
4、在易拉罐下面,用一個易拉罐底,裝些可燃蠟,點然之后等幾分鐘,待水沸騰后,就會有大量的水蒸氣從橡膠管中沖出,并推動小葉輪轉(zhuǎn)動,將它放入水中,便可做成一個蒸汽機小船。
物理演示實驗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一門藝術(shù),教師在進行課堂演示前,要多次試做,不斷改進實驗,努力使實驗裝置簡單、操作方便、包含知識面廣,現(xiàn)象也更明顯。這樣能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