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第一次知道陳忠明先生,是在深圳中心書城。詩人江冠宇給我打電話,說長安畫派一位畫家今晚在蓮花山腳下,問我是否有空一見。當時是晚上,我放下手頭的事,急奔過去。
在中心書城,我第一次見到了陳忠明老師。他十分儒雅,夸張地說,有點仙風道骨。中心書城有不少小店里有畫作,在幾位好友的陪同下,他默默看畫,并不多說話。
晚上大家就在小池塘簡單用餐。當晚大略得知:陳忠明先生在1944年出生,是山水畫大師何海霞的入室弟子、大風堂張大千的“徒孫”。
— 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 —
后來,我在深圳寶安區(qū)委黨校培訓博士班課程,得知他就住在寶安。為此,我專門驅(qū)車接他到學校附近小聚。得知市委黨校行政樓、學苑賓館、大禮堂一樓3幅大幅國畫出自他手。
我還專門驅(qū)車到寶安西鄉(xiāng)他的住處,已是午飯后時分。見到我已是多次過去他的住處拜訪,他十分高興,倒出兩杯伊力特酒,見我因不勝酒力,一杯也不能飲,也不責怪,自己手持一杯,一飲而盡,75歲的老人,乘興侃侃而談。
他出生于湖北,在陜南秀美的青山綠水中生活9年。11~19歲,這是他的青春年華。在這9年中,他有一次在山里寫生時,幸會西安美院王履祥教授。像魯迅所說,他寫的小說,往往是眼睛在山西,鼻子在河南,下巴可能在湖北。“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當時,陳忠明先生對著眼前的青山作畫,旁邊自然點染短發(fā)長裙的侍女,活生生搬進來他心目中美少女形象,旁邊再給她安個石頭坐凳、橫琴做伴。王履祥無意看到,嘖嘖稱奇,贊其胸中有溝壑(美女),從此,將他正式引入繪畫之門。陳忠明之所以有機會在改革開放之初,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國畫家之一到日本京都、奈良等城市交流訪問,就是因為他的仕女圖名聲在外。
從此他與青綠山水結(jié)緣,主攻青綠山水技法。這一次,他又在青山綠水寫生時,與在全國山水畫界成就卓著的西安美院教授羅銘結(jié)緣。羅教授對他的創(chuàng)作予以悉心指導。
在19歲時,他到西安美術(shù)公司工作,活躍在西安畫壇。在1973年舉辦的“西安市第一屆書畫名人習作展”中,他有3幅作品入選,是參展作者中最年輕的書畫家。因此機緣,他被山水畫大師何海霞納為入室弟子。
— 小荷才露尖尖角 —
何海霞老師應(yīng)邀到西安美術(shù)廣告公司工作3年,為陳忠明任組長的美術(shù)創(chuàng)作組當顧問。何老對陳忠明耳提面命8年,在他言傳身教的8年里,陳忠明的繪畫人生出現(xiàn)重大轉(zhuǎn)折。
陳忠明老師如沐春風,希望盡快從何老那學到幾手。可是,何老一點都不著急。一開始,他并不要求陳忠明先生按照傳統(tǒng)套路出招,臨自己的畫。他讓陳忠明眼界更開闊一些,路子邁得更大一點,上追宋元,吃何老曾嘗遍的苦,走何老曾經(jīng)走過的路——從臨摹宋代已降山水畫大家的作品入手。在陳忠明先生臨摹古畫時,他將紙往畫案上鋪好后,何老上來,二話不說,先刷刷為他開兩三筆。陳忠明先生順著氣勢和韻律,信筆由韁,就這樣畫下去。這一段艱苦臨摹生涯,陳忠明先生受益匪淺。一直很慶幸自己打下了“筆墨韻味”的深厚基礎(chǔ),具有了傳統(tǒng)中國畫內(nèi)涵的生命、內(nèi)生的動力。
陳忠明先生多次提起何老的一件小事。在“文革”后期,天津外貿(mào)局有部分存畫,既有名家山水、人物、花鳥畫等國寶,也有贗品,混在一起。該局邀請何老前往鑒定。陳忠明老師陪同何老到了天津,面對一大堆畫,心里犯難:沒有一兩個月,肯定搞不定。何老說:“看看我的手藝吧。”他讓陳忠明先生將畫只打開一個角,略看幾筆,就已經(jīng)知道畫家的水準、檔次。如是好畫,他就打開,仔細鑒賞一下;一般的畫,立馬合上,換下一張。不到兩天,這批畫就鑒定完畢。陳忠明先生體會到中國畫筆墨的力量。“不要人夸顏色好。”他認識到,別人看到他向何老學得起勁,開玩笑稱他“小何”,夸他嶄露頭角,但是真正的筆墨功夫,沒有三四十年是不行的。自此,陳忠明先生淡出畫壇達20多年。
其間國家多個部委請他到一些重要的樓堂館所作畫,作為大型會議室、辦公場所的鎮(zhèn)室之寶。他和我說過一件趣事:一位首長無視他連續(xù)通宵熬夜趕畫的辛苦,吩咐下屬,再想方設(shè)法請他增加畫畫任務(wù),好作為禮物相送他人。陳忠明先生大怒,拂袖而去。
— 弦歌未止薪火相傳 —
“潛伏”期間,陳忠明使用小寫意兼大寫意手法,描摹仕女的千姿百態(tài),人物靈動——他利用山水畫的豐富、剛勁線條,表現(xiàn)仕女的裙袂,使得那些置身花鳥山水之中的女子,靈氣、書卷氣、正氣盎然,深深打動閱己、閱花、閱人者。遙憶當年,何老希望他在堅持山水畫作時,千萬不能放棄創(chuàng)作仕女畫,認為這是他的“拿手好戲”。
勤奮出成績。今天,陳忠明先生的山水畫,得大千智慧,有何老的太白積雪風韻,又不像何老的鋒芒畢露。他的筆下,有華山的奇?zhèn)デ桶巍㈥兡锨锷臏喓裆n茫、年少時常去嬉戲玩耍的水磨房。他的筆下,山與水富含氣勢與韻律,盡顯中國山水筆墨魅力,技法多樣、自然,個性十足,已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畫界人士稱,陳忠明先生的山水畫雄秀相融,雅俗共賞。
陳忠明的仕女畫,給人清新脫俗之感。筆者出版小書《歲月橫琴》前,請教他是否方便以其橫彈豎琴的國畫作為封面。他欣然同意。后來,小書以《似水年華》為題出版。
對年輕人,他總是不吝賜教,充分肯定陳捷、陳峻峰、張文林、曾意明等書畫篆刻作品精妙;樂于指點董權(quán)、徐坤等后學。他的不少學生現(xiàn)在已是教授,“徒孫”已有副教授。
他手頭有好幾十張大畫,為此,學生張羅著,希望幫他辦一個畫展。一開始他同意了,因為他雖然75歲,卻從未辦過畫展。和當前的時風相比,實屬難得——很多畫家不是二三十歲即辦個展,名滿天下嗎?他后來又拒絕辦畫展了。
每天,他步行一小時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在外人看來,他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他淡然一笑,說這樣可以鍛煉身體。一天,我陪他在清華實驗學校附近散步,他笑著問我,看看,我身體還好吧?2年前他患眼疾,我們很是擔心,前往探望。人還沒到,他已經(jīng)將茶泡好,靜靜等待我們。
我希望幫他寫篇小文,擴大一下他的影響。他拒絕了,說等百年之后吧,自有定論,到時你可以隨便寫。那一刻,我突然覺得他是我的親人,希望他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