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卿
進入了21世紀,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各種人際關(guān)系更加復雜,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而在學校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是令人擔憂。作為生物學教師的我兼管學校的心理咨詢室,接觸了來咨詢室的眾多學生,了解了學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讓我倍感憂慮!同時,也讓我深深地意識到,在學校這片教育的芳園里,必須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更多的學生能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于是,除了在咨詢室對來訪的學生進行輔導,我真誠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帶入了我的生物教學中,讓眾多學生體驗到另一種不同的生物學課堂。
一、提高教師自身心理素質(zhì),塑造教師人格魅力
人格是一種巨大的、潛在的精神力量,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環(huán)境的重要因素。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學知識,還要學做人;學生崇高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響。學生不信賴教師,就不會愛學這門課程,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我知道,教師人格魅力來源于崇高的道德修養(yǎng),來源于深厚的知識積累,來源于優(yōu)良的性格品質(zhì)。因此,我平時特別關(guān)注心理健康成長方面的內(nèi)容,大量閱讀相關(guān)心理方面的書籍,并且參加國家心理咨詢師的培訓。我一直堅信,要培養(yǎng)心理健康的學生,首先教師的心理素質(zhì)一定要提高。一位遇事從容,幽默風趣、積極進取并且懂得尊重、理解的老師,一定會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
二、結(jié)合生理學知識,重視青春期教育
十四五歲,是孩子們身體、心理變化最大的一個時期,其變化之快、幅度之大,往往是人們難以預測的。有些學者把這個時期稱為“暴風驟雨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有許多問題希望得到解答、指導和幫助,他們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們迫切地尋找答案。我們成年人都曾經(jīng)歷過那個時期,而事后卻不一定體會那時的心情和變化的急劇。八年級上冊第19章介紹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教材的安排正好符合學生發(fā)育發(fā)展的要求。所以,在講到這里的時候,我會占用較多的時間,安排較多的資料,如圖片、錄像、文字材料等,通過正面啟發(fā)和引導學習,使學生正確了解兩性身心差異,使他們認識到生殖系統(tǒng)和其他系統(tǒng)一樣,也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終使學生由好奇、害羞、恐懼等心理轉(zhuǎn)變?yōu)楦矣谡_面對自身的各種變化,并能夠正確愛護、保護自己。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弗洛伊德認為:“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shù)和非言語交流,對學生的情緒、情感也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各種積極的情感表現(xiàn),把鼓勵、期待等言行微妙的傳遞給他們,這樣學生在教師的信任、尊重中便會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樂觀的精神。不僅如此,教師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同時,促成興趣轉(zhuǎn)移,激發(fā)并維持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此外,教師積極的情感同樣可以激發(fā)和感染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滿腔熱情、繪聲繪色的講解會使學生產(chǎn)生精神振奮的心理共鳴,學習情緒自然高漲。
四、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
我們必須改變觀念,老師不能再作為“一言堂”的主人,學生也不再“唯師是從”,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念要求,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學生是有尊嚴、有思想、有潛力的人,決不只是裝知識的容器。中學生正處于不斷發(fā)展、成熟之中,他們需要尊重、理解、鼓勵。我們不僅要以自己的智慧來點燃學生的智慧,還要用自己的情感和人格塑造學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我們表現(xiàn)出的態(tài)度、講話的語氣必須和藹可親,對待學生的問題不論簡單或是幼稚、荒謬,甚至尖銳,我們都應耐心地進行解釋講解。我在提問學生時,一定不忘了說“請XX同學回答”、“請坐下”等詞語,學生答對了一定記得及時表揚和鼓勵,尤其是平時基礎(chǔ)差的同學或不愛回答問題的同學,更需略帶夸張地給與鼓勵,對答錯的問題,及時更正,但不去嘲諷學生,做到以尊重學生自尊心為重。激勵性語言如“你說得真棒!”、“你思維很敏捷”“你想得很全面”等會拉近師生情感上的距離,增加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
五、化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心理困擾,適時對學習困難生給予個別幫助
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和理解學生的情緒、情感。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疲勞、緊張、懶散、分心、煩躁、厭倦等情緒,要善于因勢利導地進行調(diào)適、疏導,并隨機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使學生較長時間地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態(tài),從事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對學習困難生進行個別教育,幫助其改進作業(yè)方法,提高學習技能與自信心,以及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中學生物有關(guān)青春期教育的知識點,但教學中一閃而過甚至忽略不教或讓學生自己閱讀的現(xiàn)象卻不少,學生不能從正規(guī)的途徑獲取性知識和正確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確抑制性沖動,就容易發(fā)生問題,阻礙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發(fā)育特點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戰(zhàn)勝性沖動。破除學生在性問題上的神秘感,改變了對性的無知與困惑,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
總之,生物教師應該努力學習和運用心理學理論,提高其理論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讓更多的生物教師把心理健康教育帶入生物教學中,有利于在學校中營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環(huán)境氛圍,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育人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育心。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老師都應該是心理輔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