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珍珍
關鍵詞:護理干預缺血性腦血管介入治療術身心健康
醫(yī)學臨床上又將缺血性腦血管病稱之為“腦卒中”[1],綜合臨床數據得出該病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相對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是該病主要臨床特征。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每年都有超過260萬的人群因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死亡,由此可見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影響生命健康的首要威脅。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一定程度上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影響,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種情緒會導致患者病情恢復減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其就診時間在2017年1月到10月,共計患者人數80例。隨后對患者進行分組,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所有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數為43例,女性人數為37例,平均年齡為65.5±8.3歲。對這80名患者進行經顱腦CT或MRI檢查,符合缺血性腦血管標準。通過對患者進行相關資料的查驗,其中部分患者帶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除此之外包含血管狹窄18例,腦梗塞患者12例。7例患者在患病5h左右進行治療。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性護理的方式對對照組的40名患者進行護理。
1.2.2觀察組:對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第一,進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現(xiàn)階段的身體狀況了解之后進行仔細的記錄,例如患者的患病程度、患病時間、以前所接受治療以及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仔細的記錄,同時正確合理的分析患者形成焦慮心理的具體原因;護理人員和患者多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預期要平和、溫柔,不要過于生硬,經常鼓勵和安慰患者。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一種信任,從促使在治療和護理中順利的進行;給患者介紹心理護理干預的必要性,進行積極的配合治療,防止產生一系列的并發(fā)癥,給身體產生一定的危害。幫助患者對疾病本身及治療過程有更加清晰和理性的認識,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恐懼。
第二,進行患者病情監(jiān)測。通過對老年患者進行血壓、脈搏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并對患者的嘔吐物及相關顏色進行觀察,如果嘔吐物呈陽性,患者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現(xiàn)象,因此應及時告知醫(yī)生,并給予患者相應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脈搏、血壓等相關監(jiān)測,并進行整體輸注速度控制。
第三,進行患者并發(fā)癥及相關控制[2]。對于護理人員來說,應通過對患者的肢體功能以及語言相關情況進行臨床觀察,看其是否出現(xiàn)不良情況。同時通過對患者腦血腫情況進行臨床避免,看其是否用藥后出現(xiàn)血腫情況,并確保整體穿刺點皮膚干燥情況,對感染進行預防。
第四,術后護理。對于患者來說,應進行術后飲食控制,應多食用清淡以及高纖維的清淡食物,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礎上進行自身情況的合理觀察,并對其免疫力情況進行提升。在術后應通過進行阿司匹林及相關藥物的應用,對其用藥時間、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對患者供血情況進行查驗。
1.3觀察指標
在這次研究中,對患者的恢復情況評判利用焦慮自評量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調查,調查的量表分數為滿分100分,量表的內容總共有20項,每項的評分有1-4級,分數越高,焦慮的程度越嚴重。同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問卷調查,對本次實驗的護理成果進行評判。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平均值士標準差)表示,采用1檢驗,組內不同時間點的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y檢驗。P0.05定為具有統(tǒng)計學基異
2.結果
通過對這80名患者使用不同護理方法進行護理,患者的焦慮情況有了一定的緩解,兩組的的焦慮狀況有一定的差別,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狀況得到了很好的緩解。其中觀察組在治療前的焦慮評分為63.23±4.22,其治療后的焦慮評分為34.17±3.11,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8.22±1.34。對照組在治療前的焦慮評分為62.45±3.98,其治療后的焦慮評分為61.12±1.23,護理滿意度評分為76.24±1.56。
在臨床醫(yī)學中,缺血性腦血管患者的自理能力具有一定的障礙[3]。缺血性腦血管患者在治療時間比較久,容易產生焦率、煩躁以及恐懼的情緒,從而在治療上和心理上進行一定的反抗,患者身體的大多數系統(tǒng)都進行了改變。在以往的常規(guī)性護理[3]的過程中,并沒有對患者的焦慮情況進行很好的改變,所以本院對神經內科缺血性腦血管患者焦慮狀態(tài)受心理護理干預的影響程度進行研究。心理護理干預可以給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使患者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環(huán)境,護理費用較低,成效比較顯著,患者容易接受。
通過進行臨床對比,患者的焦慮情況有了一定的緩解,兩組的的焦慮狀況有一定的差別,觀察組患者的焦慮狀況得到了很好的緩解。雖然兩組患者的焦慮狀況有一定的改變,但是經過護理干預的恢復效果比較明顯,有良好的護理效果,值得在醫(yī)學中使用。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采用護理干預方式對缺血性腦血管進行介入治療其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麗波,付秀華,王喜艷. 對133例老年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護理[J]. 當代醫(yī)學,2009,15(31):105-106.
[2] 林康,陳明磊. 老年性缺血性腦卒中后抑郁干預治療對神經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17(05):618-620.
[3]房潔新. 老年性完全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個性化護理及效果評價[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19,9(1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