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梅
摘要:針對遼河油田稠油開采,熱采工藝是非常有效的開采工藝。稠油熱采工藝中注汽溫度最高可達350,在此溫度下利用水產(chǎn)生的體積膨脹力和飽和蒸汽壓力可滿足一些封隔器的動力來源。本文通過對誰的熱膨脹力的分析和計算,指導水作為膨脹劑的應用。,
關鍵詞:稠油 水 定容膨脹 定壓膨脹
當溫度升高時,氣體和大多數(shù)液體都會有體積的膨脹。水是一種性能穩(wěn)定、安全可靠的液體,對水的熱膨脹和飽和蒸汽壓的研究已非常透徹,故本試驗中以水作為膨脹劑,從定容、變?nèi)輧煞矫嫜芯颗蛎泟┰谏郎剡^程中,膨脹劑的熱膨脹量和膨脹劑對活塞的熱膨脹力。
簡單液體的簡化狀態(tài)方程如下:
等壓體積膨脹系數(shù) 和等溫壓縮系數(shù) 都很小,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為常數(shù),可通過試驗測出,也可查閱相關資料。本研究中等溫壓縮系數(shù)通過 計算,水的密度和壓強及等壓體積膨脹系數(shù)從文獻附錄七中查閱。 由充裝水時確定,取 為充裝溫度即室溫(25℃), 是在溫度 時水的容積,即設定充裝容積。
1、定容狀態(tài)下水的熱膨脹力的分析與計算
封隔器再設計時一般會設計剪切銷釘防止在下井過程中中途坐封,通過定容狀態(tài)的分析與計算就可以解決此問題。定容狀態(tài)下,
本試驗裝置裝完膨脹劑后,活塞與液面設定為無縫隙的理想狀態(tài),即可設定初始壓強 。帶入式(1)可得:
通過理論計算滿液狀態(tài)下,膨脹劑對活塞的壓強。圖2-1為系統(tǒng)滿液定容加熱過程T-P圖。
從圖1可以得出,滿液狀態(tài)下,系統(tǒng)容積不變的情況下,水加熱時體積發(fā)生膨脹,膨脹力在0-250之間上升緩慢,當溫度超過250是迅速上升。
2變?nèi)轄顟B(tài)下熱膨脹時體積膨脹的計算與分析
熱膨脹力測試裝置的活塞測量填充液體的熱膨脹量,其行程是代表溫度的函數(shù),活塞的行程變化量:
設定初始水充滿高度 mm,活塞面積 mm2,則 mm3,不同溫度下對應的壓強值和等壓體積膨脹系數(shù)采用文獻[6]附錄七中的對應的數(shù)值。通過計算得出圖2變?nèi)轄顟B(tài)飽和水T-△h圖。
圖2中數(shù)據(jù)表明,水定壓加熱至飽和水的過程中,水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的體積增量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時,從式(2)中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活塞面積一定時,活塞行程的變化量與 成正比,故隨著溫度的升高,活塞的行程變化量 也在增大。
3、干飽和蒸汽時活塞隨溫度的行程變化量
工質(zhì)水從液態(tài)全部轉(zhuǎn)化為干飽和蒸汽,系統(tǒng)滿足克拉貝龍方程[7]工程熱力學:
充裝高度 mm時,通過 (式中,M物質(zhì)的摩爾質(zhì)量,單位g/mol)計算得出系統(tǒng)工質(zhì)物質(zhì)的量 =27.8mol。溫度為給定值,其它數(shù)值通過查文獻[6]附錄三和附錄十可知。將相關數(shù)值代入式(5)計算,得出不同溫度下的水蒸汽體積V通過式(2)計算活塞的行程變化量 (假定活塞行程受氣體膨脹力作用不受限制,可無限向上運動),計算結(jié)果見圖4 飽和蒸汽T-△h圖。
由圖4可以看出,干飽和蒸汽會隨著溫度的升高,系統(tǒng)的體積減小,活塞高度變小。但是高度也遠遠大于初始高度,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4 結(jié)論
(1)?????? 以水為膨脹劑的封隔器初封隔溫度在230℃-350℃可提供5.3MPa5-84.67MPa的壓力。
(2)?????? 當活塞動力小于該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時,封隔器的壓縮距符合飽和水的活塞移動高度,即230℃-350℃高度從3.89mm-43.68mm。
(3)?????? 當活塞移動高度繼續(xù)增大時,系統(tǒng)壓力會增大重新達到平衡
參考文獻:
[1] Willhite G P.Design Criteria for Completion of Steam Injection Wells[J].JPT,1967,19(1)5~21.
[2] Holliday G H.Calculation of Allowable Maximum Casing Temperature to Prevent Tension Failures in Thermal Wells[C].ASME Paper,1969
[3] 張允真,賈忠慧,朱翠娥,等.注蒸汽井的溫度場及其套管的熱應力[J].石油鉆采工藝,1992,14(4):59~63.
[4] 崔孝秉,曹玲,張宏,等.注蒸汽熱采井套管損壞機理研究[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21(3):57~64.
[5] 孟祥玉等.勝利油田套管損壞的現(xiàn)狀及建議.石油鉆采工藝,1994;16(2):10~14
[6] 張玉民,阮耀鐘.熱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
[7] 嚴家騄編著.工程熱力學 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