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一個學校如何形成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一個愛崗敬業(yè)、奮發(fā)向上的工作局面,最終成為具有激勵作用具有熔爐作用學校文化。一直以來是各個學校研究的重要課題。我校提出的口號是“讓優(yōu)秀看得見,讓優(yōu)秀被模仿”。
鏡頭特寫:立榜樣,樹典型,激發(fā)師生積極性
每學期開學初,我校隆重召開表彰大會,表彰一批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學生。表彰會借鑒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頒獎的模式,用感人的語言逐一介紹表彰對象,校領導隆重頒獎,少先隊員恭敬獻花。此項活動的開展,通過典型讓全體師生找到了榜樣,增強了優(yōu)秀師生的榮譽感,鼓舞了士氣,樹立了正氣。學生的學習勁頭、教師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學校教學質量名列前茅,年年受到各級表彰。
一、教師成長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激勵培養(yǎng),促進教師成長,是學校工作關鍵中的關鍵。
(1)新教師培養(yǎng)。每學期學校都要新近教師,不管是剛進入教師行列的年輕新教師還是從外校調入我校的老教師對于我校來說都是新教師。我們非常重視新教師的第一次見面談話會。
全體領導班子都參加見面會,除了向新教師介紹學校概況外,重點接受學校良好的校風教風,全體教師愛崗敬業(yè),積極向上的良好傳統;優(yōu)秀骨干教師的的典型事跡。剛參加工作前幾年在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歷程中的重要作用。讓每一個新教師在內心深處都萌生一個信念:我到了一個好學校,我也要做一個好教師。
學校領導也要認真傾聽每一個新教師的想法要求,關心他們的生活,盡可能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扶上馬,送一程。為了使新教師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我校制定了新教師培養(yǎng)計劃。我校實行“以老帶新”、“一幫一帶”活動。給每一位新教師都要配一個導師,導師由學校優(yōu)秀骨干教師擔任,一對一對新教師進行示范、引領、指導,一段時間之后,新教師要接受驗收、評價、分析、再指導,這樣經過提高、鞏固、最后合格成熟。
每個人骨子里都渴望大家對自己的認可和肯定。特別要重視對新教師的激勵,每發(fā)現他們哪怕是一點點的優(yōu)點或進步,都要大張旗鼓的盡心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們從一步步的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2)全體教師素質提升。如果說狠抓畢業(yè)班管理有點急功近利,那教師素質提高才是立足長遠。為了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我們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注重教研活動,以教研促進教學。我們要扎實有效地開展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期上一節(jié)公開課,在教研會上做2次教學經驗介紹或教學反思體會。
二是注重教師的練兵。練基本功、練講課。按要求,全體教師練好寫字讀書功。老師和學生一起讀國學,誦經典;老師和學生一起練字、交作業(yè)、展覽、比賽。老教師上好研討課,骨干教師上好示范課,新教師上好過關課。
三是實施“走出去,請進來”。帶領教師先后到西峽、南召縣四小、馬市坪鄉(xiāng)小、云陽一小、石門鄉(xiāng)小取經交流學習。學習感受先進
的方法理念,借它山之石,攻己山之玉,使教師的素質得到完善提升。
四是以賽課促學習。為了提高學習新課改、新理念、新教法的積極性,我們每期都要舉行賽課活動,看誰的課例新穎、誰的課堂高效,這給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搭建一個成長的平臺。也讓教師學有所用,學以致用。通過這一活動,調動了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研究的積極性,業(yè)務素質和教學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
無論哪位老師在某一方面或者總體成績有過人之處,學校都要在物質、精神方面進行大力宣傳鼓勵表彰。立榜樣,樹典型,增強師生的榮譽感,樹立正氣、鼓舞士氣、充分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激發(fā)全體師生工作積極性。讓全體教師認識到:“名師就在身邊,我也能做名師”。
二、學生成才
學生要想成才首先得成人。小學教育是養(yǎng)成教育,主要任務是:激興趣,打基礎,教方法,養(yǎng)習慣。培養(yǎng)基礎寬厚、思維靈活、特長明顯、身心健康、后勁充足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塑造志向高遠、品行高尚、情趣高雅、氣質高貴的現代小公民。
學生的培養(yǎng)從一點一滴做起,比如開學的第一周先學走路。啥時候能做到昂首挺胸,輕聲慢步,不急不緩,講究秩序,文明禮貌,文質彬彬,謙謙君子,文靜淑女了啥時候算會走路了。
對學生培養(yǎng)我校提出的口號是“立榜樣,樹典型,讓優(yōu)秀看得見,讓優(yōu)秀被模仿”。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樹立典型榜樣,通過校會班會、電子屏幕、校園櫥窗宣傳表揚,使這些明星學生成為大家學習模仿的榜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人學明星,人人成明星。
學校聯系愛心人士孫宏偉先生在學校設立“宏偉勵志獎學金”,重獎優(yōu)秀英才。在這些優(yōu)秀榜樣的感召下,一批批優(yōu)秀學子脫穎而出。2017全縣統考、畢業(yè)水平測試16人進入全縣前100名,其中2人進入全縣前10名。(李科藝全縣第1名,賈紫馨全縣第5名),局領導評價:一個農村學校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難能可貴。
當校長這些年有幾點深刻的體會:學校管理的核心是精神層面中的價值觀念、辦學思想、教育理念、群體的心理意識等。學校的制度不是隨意制定出來的,不是學校領導或者少數人制定出來去約束師生行為的。制度建設作為一種文化,是師生在教與學的活動中,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提煉而制定出來的,是反映了師生的意愿,為師生共同認可的,這種制度才能被全校師生所遵守。
學校最高層次的管理應該是具有激勵的作用、具有熔爐作用的學校精神,這種精神對師生的喚醒,啟發(fā),榜樣,引領,激勵會產生最大的作用和效果。而榜樣大多時候就在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罷了。
大家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意味著一所好學校。其實,真正能帶好一個學校的是思想和文化的力量。讓辦學理念充盈于教師心間,讓教師在團隊精神的感召下釋放團隊能量,讓管理策略展現智慧的光芒,讓教師有平和的心態(tài)去享受職業(yè)的幸福,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