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煌莉
紅薯、紫薯、土豆等薯類味美價廉、營養(yǎng)豐富,俘獲了不少人的胃。大量研究顯示,每天適當吃一些薯類可以降低便秘風險。不過這里要提醒大家,以下幾種吃法不僅起不到通便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錯誤1:生吃。有的地方時興生吃薯類,認為這樣能夠充分吸收其中的營養(yǎng),潤腸通便效果更好。事實上,生的薯類中的淀粉很難消化,會加重胃腸負擔。對消化功能較弱的老人、小孩以及有消化道疾病的人來說,甚至會引起便秘。薯類中還有一種類似氧化酶的物質(zhì),生吃可能引起腹脹、腹瀉以及嘔吐。此外,有些薯類含有毒物質(zhì),比如木薯,生吃會導致食物中毒。
錯誤2:帶皮吃。薯類的外皮中含有較多堿性物質(zhì),食用過多會引起胃腸不適,加重便秘。而有褐色和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感染,會產(chǎn)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如果連皮一起吃,這些物質(zhì)會損害肝臟,引起中毒。因此,無論是蒸、煮還是烤薯類,都建議去皮后再吃。
錯誤3:吃過量。薯類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高,過量食用會引起脹氣、泛酸等不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如果攝入的食物中不溶性纖維含量太高,反而容易加重便秘。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薯類攝入量為每人每天50~100克。
錯誤4:采用不健康的烹飪方式。薯類本身非常健康,其膳食纖維含量高,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豐富,飽腹感強,有助于控制體重、維持腸道健康、預防結(jié)腸癌。但有些烹飪方式做出來的薯類食品高油高糖,最典型的就是油炸薯片或薯條、拔絲紅薯或土豆等。大量研究顯示,吃油炸的薯片、薯條或者高糖的拔絲薯類不僅對控制體重、預防便秘沒有幫助,食用過多還會增加超重和肥胖的發(fā)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