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到父母家團聚,他們看著活潑亂跳的女兒,總會意味深長的說一句:“現(xiàn)在的娃娃真的是太幸福了……”。
父親常說,他的童年是在水深火熱中度過的。父親排行老三,共有兄弟姐妹七人,在那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只有四兄妹活了下來,父親成了家中的老大,自然擔(dān)負起照顧弟弟、妹妹,幫助父母勞作的責(zé)任。他早早便輟學(xué)了,每天跟著爺爺在田間勞作,上山挖樹根、找野菜,早、中飯都是自己解決,吃野果子解渴、扒紅薯根充饑……只要沒毒的東西他都吃過。遇到年份好時,每天晚上能喝上一碗粥,盡管粥清得能照出影子,但這是父親最幸福的時刻。為了使弟弟妹妹生活得好些,父親十六歲便去當(dāng)了兵。
母親比父親小兩歲,小時候家里條件非常殷實,外公當(dāng)時是政府官員,外婆只負責(zé)照顧子女,一家人的土地都是請人耕種。在母親兩歲時,外公病逝了,家境一落千丈。那時家里喂了一頭牛,母親每天早晨五點多便背上竹簍上山割草,放學(xué)后再回家放牛。雖然勞累,但看著小牛一天天長大,母親心里也覺得高興。后來,外婆把牛賣了,給了母親一些錢,讓她負責(zé)買些布來繡家用的枕頭和被套,愛美的母親將余下的錢買了粉紅色的“的確良”,并悄悄縫制了一件襯衣。后來外婆發(fā)現(xiàn)了,一怒之下,將母親的衣服扔進了家里的灶堂,一把火燃盡了母親對美的渴望。為這事兒,母親難過了許久,晚上只能自己一個人躲在被窩里悄悄地哭。母親說,正是因為她有這樣的經(jīng)歷,所以對我格外寵愛,總是盡力滿足我的要求,希望我能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哥哥陪伴下度過的,哥哥年長兩歲,小時候老愛惹我生氣,但有父母寵愛著,我也覺得很幸福。那時我們最愛的是坐“梭梭板”。相約十多個小伙伴,到山上折了黃荊枝條二十多根,并用稻草扎成掃帚狀,找到一處斜度適當(dāng)?shù)纳狡拢腰S荊束放在身下,“嗖”的一聲,只見身后黃土飛揚,我已滑到了坡底。身后的小伙伴們更是一個接一個的往下“梭”,歡呼聲、喝彩聲回響在耳邊。不一會兒,斜坡就被我們“梭”成了紅色,坡面露出了凹凸不平的小石子。除了玩“梭梭板”,我和哥哥小時候還特別愛玩“過家家”,我們還常常扒地瓜、燒紅薯、采桑葚、吃刺梨、坐滑板車……我們的童年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如果說父母的童年是苦澀的,我的童年是有趣的,那女兒的童年就是享受的了。
女兒是在我和她父親滿滿的愛中成長的,也早早習(xí)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幸好我努力培養(yǎng)著她在享受愛的同時也要學(xué)會如何愛別人。記得有一次,愛人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睡著了,兩歲多的女兒輕輕將一張小毛巾蓋在他的肚子上。我從廚房出來時剛想大聲說話,女兒趕忙將手指放在嘴邊“噓”,叫我不要吱聲??粗龂烂C認真的表情,我是既開心又感動。
女兒很喜歡看動畫片,最喜歡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和《功夫熊貓》這兩部片子,并會隨著電視情節(jié)或喜或憂,還善于將角色定位。記得有一次她對我說:“爸爸是灰太狼,媽媽是紅太狼,我是小灰灰”,可在聽完我講的《小兔子乖乖》故事后,我和她又變成了兔媽媽和小兔子,而出差幾天回來的爸爸則變成了大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