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就在這個暑假,我?guī)覄偵铣跻坏呐畠盒∧耆タ戳松L發(fā)育科。她的身高多年來是我的隱憂,每年翻翻《中國0~18歲男女童身高體重表》,她永遠在中位數(shù)的位置上——這數(shù)據(jù)是不是過時了?明明站隊的時候,她永遠站在前排,只有一兩個女生矮過她。
六年級下學期,同學們組隊去某初中參加面試。女生們那真是一朵朵花兒似的,有一把長發(fā)帶點兒嬰兒肥的“小少女”,有劍眉星目瀟灑仔褲的“女少年”,有笑得不解人事光長了大個子沒長心的“大妞”——小年,我回頭看看,她個子小小地在人群中,眉開眼笑,仍然是個“小女孩”。
當時,她同學中最高的一個女生175厘米。兩周后,我在另一次考試的入場時見到那個女生,已經(jīng)178厘米了,以很隆重的態(tài)度對待考試,穿著正流行的緋粉紗裙,簡直像個一臉稚氣的新晉模特兒。
兩周,3厘米?為什么小年依然故我?
小升初結束后的,我在網(wǎng)站亂逛,偶爾翻到了“生長激素”的信息,好些人說自己打了一兩年,長了十幾厘米。事不宜遲,我立刻就微信掛了號,還貪戀地,把網(wǎng)上所有相關的網(wǎng)頁查了個遍:足球名將梅西曾患有矮小癥,是生長激素讓他長到170厘米,使他能在綠茵場上立足;這人為的身高是用錢堆出來的,你用于購買生長激素的錢,換成人民幣一層層地疊起來,它的高度就是你最后能增加的身高。誰說錢只能買醫(yī)藥不能買健康,不,它能買你的身高你的驕傲你的快樂。
然而醫(yī)生給我當頭潑了一盆冷水:生長激素不是隨便能用的,需要有醫(yī)學指征,而小年——拍過片子、測過骨齡、預測過將來身高——醫(yī)生說:“她不算矮呀,在平均值呀?!?/p>
中國女性的平均身高才158厘米!
醫(yī)生說:“這個身高是可以接受的吧?——你也不高?!彼会樢娧?。可不是,我在遺傳上給小年拖了后腿。我負隅頑抗:“如果我不想接受呢?”這是一個母親的任性。
“藥物不是萬能的,對正常偏矮的孩子,生長激素的效果并不好?!?/p>
“但梅西……”
醫(yī)生都是天生的哲學家,他說:“你懂足球嗎?”我搖頭。他說:“我是球迷,我知道,沒有生長激素,梅西也會成為偉大的足球運動員。”
梅西從11歲起開始注射生長激素,這個沒錯。但是他7歲就進入足球學校并且嶄露頭角了,他的天賦與生俱來。13歲他便因家貧停止治療,也就是那一年,他過人的能力為人矚目,他在餐巾紙上簽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合約。
這是生長激素之功嗎?還記得著名的一萬小時定理嗎?醫(yī)生說:“我算過,要在六年里達到一萬小時,平均一天要訓練五小時,運動員會出汗五升左右?!蔽毅と欢@,到了今天,梅西流過多少汗?只怕也已匯成江河。
醫(yī)生的結論是:“生長激素能治療矮小,不能造化成就?!彼o我的建議是:運動、營養(yǎng)、充足的睡眠,以及——開放樂觀的、可以迎接一切的心胸。
我想,我還是學到了一些的。
沒錯,矮讓人切齒,拿破侖貴為君主,蛋糕店做了矮矮胖胖的千層酥,還特別命名為“拿破侖”,取笑他的身高。但是,矮人千千萬,為什么是他的名字被拿來命名,不是我或者其他人?你愿意是一個被銘記的矮人還是被無視的普通人?
丑也是原罪,我第一次看馬云時大吃一驚,簡直覺得是非人的存在。然而這么些年下來,我倒?jié)u漸覺得馬云頗為儒雅,既犀利也不失忠厚。他的長相也許更是天賦異稟的一種象征?
這不是空泛的安慰,因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評判標準萬變不離其宗,背后都是“名利”二字,所謂顏值,值得幾何?最痛身高,高到哪里?有一次,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風靡一時的選擇題:你是要一個億、增高10CM還是減重10KG?90%的人都毫不猶豫選了前者。
我很樂觀,小年至少能長到160 (自然母親的貪心是165起),而若實在身高不盡人意,那就讓她用智識與黃金墊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