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
我一直主張孩子要富養(yǎng)。但我并不同意要先富,才能富養(yǎng)。
富養(yǎng)的好處,在民國名媛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瑩是典型富養(yǎng)的女兒。
成年后,她經(jīng)歷了喪夫、入獄、貧窮,卻始終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92歲高齡的她,依然一個人興致勃勃地活著。既不麻煩子女,也不抱怨生活。
“要是他們(子女)想來照顧我,這是因為他們的愛,而不是他們的責任?!边@樣的親子觀念,放在今天都是既正確又先進的。
郭婉瑩小時候,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是傳統(tǒng)意義的富養(yǎng)。她的孩子童年卻是生活在貧困交加中。這時候,才顯出富養(yǎng)的功力。
郭家四小姐用鋁鍋在煤球爐上做出彼得堡風味的蛋糕;從農(nóng)場回家的路上,順手采一小束野花插進家里的玻璃瓶;從農(nóng)場給孩子帶回一只小雞做玩具,孩子高興得不得了。
這種富養(yǎng),是與金錢無關(guān)的對于生活品質(zhì)的追求。
這個世界,既不公平,又公平。清風玉露、朗月飛花,是不需要花錢就能欣賞到的;一杯米、一把面、一捆青菜,在會生活的人手里可以變出花樣翻新的美食。
如果你愛生活、會生活,你就是在富養(yǎng)孩子。所謂富養(yǎng),是讓孩子從小看慣生活的美好與快樂,懂得興致勃勃地探索如何取悅于自己。父母在他們幼小心靈中種下的是明亮的種子,他們即使人生遭遇挫折,也不會輕意對生活失望。
的確,有一些高品質(zhì)生活需要高昂的花費,如果經(jīng)濟條件允許,當然應(yīng)該多帶孩子去體味這種高品質(zhì)生活。它能讓孩子看到金錢所能鋪陳的極致的舒適與美好,明白努力的意義。
還有一種高品質(zhì)的生活,只要用心,而不需要花太多錢。
與郭婉瑩同時代的民國女性羅儀鳳是康有為的外孫女。她回憶小時候被母親康同璧帶到頤和園野餐。那時家境富裕,母親邊烤香噴噴的吐司,邊說,以后如果沒有烤爐,就算用鐵絲與煤爐,也一樣能烤出好吃的吐司。
這就是富養(yǎng)。
不是向孩子炫耀萬元烤箱的功能,而是告訴他們,春天要一家人外出野餐,食物要自己動手做,至于用什么樣的爐子烤面包,并不重要。
富養(yǎng)的不是金錢觀念,而是人生態(tài)度——盡最大可能對自己好,盡最大可能享受有品位的生活。
有錢只是帶來更多的選擇,沒錢也不能落敗。
說來說去,富養(yǎng)所考驗的是父母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其中不僅包含了父母追求細節(jié)的品位,有錢時知道錢花在哪里能買來極致的人生體驗,沒錢時,知道用最減省的方式達到最高標準的享受;同時,它也考驗父母的情緒控制能力,以及樂觀堅韌的品質(zhì)。
富養(yǎng)子女,需要的智慧比錢多。
一對經(jīng)常抱怨、情緒易失控的父母,即使給孩子金山銀山,也談不上富養(yǎng)。相反,錢越多,越容易在孩子面前形成窮得只剩錢的印象。
孩子在這樣的氛圍里成長,物質(zhì)并不缺乏,卻缺乏對世界的善意與信心。
能富養(yǎng)孩子的父母,自己首先活在富足、平靜中。
《請回答1988》我看了兩遍。里面的幾個家庭,都不是大富大貴,卻都在富養(yǎng)孩子。印象最深的是圍棋天才阿澤。
阿澤母親早逝,父親卻從不在他面前表現(xiàn)對生活的抱怨,即使兒子參加最重要的比賽,他也云淡風輕,好像根本沒有輸贏這件事。
他的富足是一種篤定:再窮也是一日三餐,街坊鄰居;再富也是一日三餐,街坊鄰居。
雙門洞的孩子們都是富養(yǎng)長大的。他們從父母身上繼承了賤兮兮的樂觀、窮兮兮的精致,以及慫兮兮的好強。當他們成年,會記得一個寒冷的冬天,街坊四鄰全體出動,為小女孩珍珠做了一個美麗的冰人。雖然冰人最后化成水,大家的愛與熱卻留在了那年冬季。
珍惜那些稍縱即逝的溫暖與快樂,即使在寒冬,也能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風景。這就是富養(yǎng)。
富養(yǎng),養(yǎng)的是一個人的滿足感與安全感。
世事變幻,不忘初心,無論境遇如何,從未一無所有,這就是富養(yǎng)。
(摘自“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