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韜
剛?cè)肭?,天氣甚是涼爽。周末,我迫不及待地催爸爸媽媽快點收拾東西,我們要自駕回青街去度假。
從水頭到青街,我們走的是南雁至順溪這條紅色旅游專用道,看到邊上美麗的風景和一條條嶄新的旅游步行道相伴,我的心情無比舒暢,不禁哼起了小曲。這時只聽爸爸說:“這幾十年變化真是大啊,想當年去讀書坐的車不僅搖晃顛簸,而且馬路上塵土滿天飛……”媽媽也連忙點頭。
我聽得正入迷,青街到了。爸爸提議,讓爺爺給我講講他們那個年代關于道路的故事。聽爺爺說,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出行只能靠步行,一條蜿蜒曲折的石子小路,連接著鄉(xiāng)民的日常生活與勞作。無論刮風還是下雨,若要外出只能靠步行?!扒缣煲簧砘遥晏煲簧砟唷?,就是那個年代村里道路的真實寫照。從青街到水頭,翻山越嶺、快馬加鞭至少也得兩三個小時;出遠門、走親戚,拖兒帶女更是不方便……聽著爺爺?shù)闹v述,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是啊,這樣的日子,以前的人們到底是怎樣熬過來的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改革開放后,政府開始建設通往水頭的公路。自行車、拖拉機、公交車等各種交通工具在不斷更新;泥巴路、石子路、柏油路、水泥路,路況在一天天變好。從狹窄彎曲、塵土滿天的小道,到寬闊平坦、筆直干凈的公路,從“丁零丁零”的自行車打鈴聲,到“嘀嘀嘀嘀”的汽車鳴笛聲,我們的路越走越寬。在“美麗公路”的建設下,過去“出門一腳泥”的情況已經(jīng)封存在了往昔。媽媽常開玩笑地說,她年少時因生怕弄臟而舍不得穿的白布鞋現(xiàn)在可以天天穿著出門散步了。一條條平坦的農(nóng)村公路,如同一道道毛細血管,使我家鄉(xiāng)這個偏僻沉寂的鄉(xiāng)村充滿活力和希望。路通了,青街畬族文化踏上“美麗公路”傳播出去了;人來了,食客、學者、攝影愛好者把人氣和經(jīng)濟引進來了?!懊利惞贰睋纹鹆肃l(xiāng)民的“小康夢”。
四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蛇@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家鄉(xiāng)人民卻走出了一條奮發(fā)進取的路,一條蒸蒸日上的路,一條希望之路。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要學好本領,繼續(xù)沿著這條希望之路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