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極盛
有一位退休后的老同志說:退休剛半年,智力衰退得很快。原以為在家享清福,可以愉快地歡度晚年。沒想到,在家無事可做,生活沒有節(jié)奏,與在單位緊張過日子的生活,心理感受大不相同,并且智力和記憶力迅速下降。難道真的年老必智衰?
科學認識人的智力發(fā)展過程
一般認為,20歲左右是人智力發(fā)展的高峰,一直能保持到四五十歲。60歲開始可能智力有所衰退。到80歲的時候,可能出現(xiàn)中等程度衰退。因此不能籠統(tǒng)認為,老年人一退休,智力就衰退,就無所作為了。
老年人智力衰退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六七十歲就糊里糊涂,有人到80歲,還保持很高的智力水平。很多老科學家在80歲左右仍著書立說。
克服老年智衰、年老無用論的束縛
“年老必智衰”“年老無用論”長期在我國流行,對很多老年人起到消極的暗示作用,束縛了老年人智力效應的發(fā)揮。
有一位老同志在退休后制定了每天的作息時間表,既勞逸結合又持續(xù)有效發(fā)揮智力效應。半年后他的退休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做了很多在崗時沒時間做的事情,看了很多想看而沒有看的書。
適當用腦? 大腦越用越靈
用進廢退是普遍的生物規(guī)律,人腦也是如此。有些老同志之所以退休后智力衰退很快,就是因為無所事事,不用腦子,腦功能閑置,就很快不靈光了,這純粹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而有些老同志退休后,不斷用腦,不斷挖掘大腦潛力,智力不但沒衰退,還創(chuàng)作出很多新作品。
社會交往不能停
老同志退休后適當參加社會交往活動,獲得很多新的信息,不但刺激大腦,開拓與人的交往渠道,密切人際關系,而且會產(chǎn)生社會支持效應,擺脫孤獨感、寂寞感。
廣場舞、侃大山、微信群聊都是運用有效且人人可做的社會交往活動。
保持樂觀精神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同志智力的某些方面有所減退,但速度是很緩慢的,除非發(fā)生重大疾病,如老年癡呆??墒抢夏耆说姆侵橇σ蛩?,只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非智力因素一般不會衰退,還可能活得越久,非智力因素越強,因為他們有著革命理想和革命熱情,保持著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樣的革命熱情,就會延緩老年智力的衰退。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