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飛 李偉 張軍 李萬里
文章編號:1006-0081(2019)09-0029-04
摘要:鴨河口水庫大壩為黏土心墻砂殼壩,建在砂卵石地基上。大壩運行50多年來,大壩下游排水溝內(nèi)出現(xiàn)多處冒砂,由壩基滲流引起。在闡述壩體和壩基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從壩基滲流量、測壓管位勢、滲透比降等方面分析了壩基的滲透穩(wěn)定性;根據(jù)理論計算、浸潤線管對壩體滲流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壩體、壩基滲流性態(tài)安全。
關鍵詞:黏土心墻砂殼壩;工程地質條件;壩基滲流;滲透變形;鴨河口水庫
中圖法分類號:TV641.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19.09.007
1工程概況
鴨河口水庫位于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壩址在鴨河人白河交匯口處,屬河南省南召縣東抬頭村。水庫下游距南陽市40km,是白河上的主要防洪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積3030km2。水庫按1000a一遇洪水設計,設計水位179.5m,相應庫容11.19億m3;10000a一遇校核,校核水位181.3m,相應庫容13.16億m3。大壩為黏土心墻砂殼壩,壩長3294m,壩高34.0m,壩頂寬8.0m,設計防洪庫容3.242億m3,調洪庫容5.212億m3,興利庫容8.101億m3。鴨河口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fā)電、養(yǎng)殖、城市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一)型水庫。水庫大壩系建筑在砂卵石地基上的黏土心墻砂殼壩,大壩于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959年底建成。建成后,大壩下游排水溝內(nèi)出現(xiàn)多處冒砂現(xiàn)象,為查明大壩的工程地質條件,對壩體及壩基進行地質鉆探。根據(jù)地質資料、測壓管及浸潤線管資料,對壩基及壩體滲流進行了安全分析,可為以后同類工程提供有益借鑒。
2壩基工程地質條件
2.1地形地貌
壩址位于低山丘陵與平原的交界處,壩址以上為低山丘陵區(qū),以下為平原。壩址左岸接楊莊后的茶兒嶺,山坡自然坡度較緩,約10°-20°,山頂高程185.0m。右岸接黑山頭,山坡自然坡度約50°~60°,山頂高程190.0m,河床最低高程149.0m。河流與壩軸線垂直,鴨河靠近壩軸線左端,左岸發(fā)育有一級階地,呈條帶狀分布,寬約300m,鴨河漫灘及河床寬300m;白河分布于壩軸線右端,河床寬620m,河床兩岸無階地發(fā)育。
2.2地層巖性
壩址區(qū)的地層巖性從上至下依次為:①層礫砂(Q4al)。分布于鴨河漫灘及河床、白河河床,樁號1+734-2+530,厚3.5-8.1m。控制粒徑d60=2.23mm,d30=0.623mm,有效粒徑d10=0.278mm,卵礫含量約15%-20%,粒徑2-5cm,不均勻系數(shù)Cu=33.1,曲率系數(shù)Cc=1.27,級配較好。②層砂卵石(Q4al)。分布于鴨河、白河河床及漫灘上,卵石含量約60%-70%,粗砂含量約30%-40%,卵石粒徑一般5-7cm,最大30cm,控制粒徑d60=56.2mm,d30=0.897mm,有效粒徑d10=0.187mm,不均勻系數(shù)Cu=100.7,曲率系數(shù)Cc=0.58,級配較差。③層重粉質壤土(Q4al)。分布丁鴨河左岸一級階地上,厚5.9-6.2m,可塑狀態(tài),偶見鐵錳結核及斑點。④層花崗片麻巖及閃長片麻巖(Ptl-Gn)。分布于兩壩肩,強風化厚度5.0-10.0m。
2.3壩基水文地質條件
壩基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①層礫砂滲透系數(shù)為116.6m/d,強透水;②層砂卵石滲透系數(shù)為166.8m/d,強透水;③層熏粉質壤土滲透系數(shù)為4.27x106cm/s,弱透水;④層花崗片麻巖及閃長片麻巖透水率為4.1-47.3Lu,弱一中等透水。
2.4壩基工程地質條件評價
兩壩肩巖性為花崗片麻巖及閃長片麻巖,弱一中等透水,透水性不大;鴨河、白河河床、漫灘及一級階地上分布有①層礫砂、②層砂卵石,均屬強透水,存在壩基滲漏問題[1]。
鴨河、白河為砂質河床,勘察期間,壩上游庫水位175.67m,壩下游水位153.01m。由于地下水具有承壓性,且壩基砂層上下游貫通,在壩上游高水頭作用下,在大壩下游排水溝內(nèi)出現(xiàn)多處冒砂現(xiàn)象。根據(jù)測量,平均滲透流量為200L/s,為此大壩下游修建了38眼減壓井。
3壩基滲流安全分析
3.1壩基滲流量分析
為檢查水庫運行過程中壩基滲漏量,在壩下游排水溝內(nèi)設置2個流量堰,以便觀測壩基及壩體滲透流量。經(jīng)分析整理,在庫水位高低變化的情況下,壩后滲流量隨之變化,和庫水位形成對應關系。當庫水位超過170.0m時,1964年滲流量為540L/s,1974年滲流量為300L/s,減少44.4%;1984年滲流量為200L/s,比1974年滲流量減少33.3%。這表明壩后滲流量逐年減少,壩基滲流穩(wěn)定。
3.2壩基測壓管位勢分析
在鴨河口水庫壩基砂卵石層有壓滲流場情況下,測壓管水位是由上下游水位差、降雨等因素引起的,測壓管水位高低與上下游水位變化幅度、降雨量大小和壩基砂卵石透水性等因素有關,計算位勢時,認為管水位與庫水位同步,不考慮管水位后問題。
從各斷面測壓管位勢變化情況(見表1)可以看出,壩軸線下游16m處月平均位勢為0.27-0.18m,說明防滲鋪蓋的防滲效果明顯。40余年來,隨著庫內(nèi)壩前淤積的不斷增加,鋪蓋的防滲作用加強,所有的測壓管位勢隨時間延長逐步減少,并趨于穩(wěn)定。在分析的5個斷面中,位勢的變化可分為2個時段:①1986-1988年前為位勢下降時段,下降幅度為40%-66.7%,說明壩基滲流條件日趨好轉,這與壩前淤積明顯有關;②1986-1988年以來為位勢平穩(wěn)時段,說明壩基滲流條件經(jīng)過調整口趨平穩(wěn)[3]。
3.3壩基滲透比降分析
壩基砂卵石層的不均勻系數(shù)Cu=14.58,曲率系數(shù)Cc=1.23,級配良好,計算粗細顆粒的區(qū)分粒徑的公式[3]為
df=√d70d10
(1)
通過計算,df=0.85mm,對應的細顆粒含量為8.5%(小于25%)。根據(jù)GB50487-2008《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3]第G.0.4條,滲透破壞類型為管涌,管涌型滲透破壞臨界水力坡降可采用式(2)計算:
Jcr=2.2(Gs-1)×(1一n)2d5/d20
(2)式中,Jcr為土的臨界水力比降;Gs為土的比重,取2.65;n為土的孔隙率,取0.384;d5、d20分別為土的顆粒粒徑,表示小于該粒徑土的質量占總土質量的5%、20%,分別取0.015,0.065,單位為mm。
通過計算,砂卵石層的臨界水力比降為0.32,安全系數(shù)取2,則砂卵石層的允許滲透坡降為0.16。運行期實際滲透比降及預測在設計庫水位179.84m的滲透比降為0.03-0.08,均小于0.16,說明壩基滲流性態(tài)基本安全。
3.4壩基滲流穩(wěn)定分析
鴨河口水庫壩型為黏土心墻砂殼壩,壩前有水平鋪蓋,壩下游有表面式排水體和堆石蓋重,臺地段有減壓井。1959-1986年,隨著水庫和壩前的淤積,壩基測壓管位勢逐年降低;但1993年以來,壩基測壓管位勢已趨平穩(wěn),壩基砂卵石的實際滲透比降小于允許滲透比降,滲流性態(tài)安全。
4壩體滲流安全分析
4.1壩體質量評價
大壩為黏土心墻砂殼壩,根據(jù)建壩設計資料及施工控制指標要求,黏土心墻壩體壓實干密度不低于1.65g/cm3,干密度范圍值1.620-1.812g/cm3,平均值1.746g/cm3,干密度合格率為97.1%,滲透系數(shù)4.66x10-6cm/S,弱透水,壩體質量較好;迎水坡、背水坡砂殼設計要求風化砂干密度pd≥1.80g/cm3,相對密度不低于0.67,全部滿足設計要求。
4.2理論計算分析壩體滲透穩(wěn)定
滲流計算運用河海大學編制的Autobank計算程序,該程序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求解滲流場。
根據(jù)SL274-2013《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guī)范》,壩體滲流計算工況有:正常水位、設計水位、校核水位。通過計算提出滲流逸出點的滲透坡降、壩體滲流量及浸潤線。以白河壩段壩體滲流計算為例進行分析。
4.2.1正常水位滲流計算
(1)浸潤線計算。由程序計算得浸潤線在壩內(nèi)的位置和浸潤線逸出點高程為154.002m,結果見圖1。大壩2+360斷面浸潤線測壓管水位與庫水位歷時曲線見圖2。
(2)滲流量計算。由程序計算出的滲流量q=1.88x10-3m3(s.m),日滲流量Q=1.62m3(d.m)。
(3)滲透坡降分析。從計算結果看,在滲流逸出點附近單元的滲透坡降J最大值為0.20。滲透坡降計算公式[3]為
J允=(Gs-1)×(1-n)/K
(3)式中,Gs為土的比重,取2.72;n為土的孔隙率,取0.403;K為安全系數(shù),取值范圍為1.5-2.0,取1.75。通過計算可知,J允=0.576,大于0.20,因此,滲流逸出點滲流穩(wěn)定。
4.2.2設計水位滲流計算
(1)浸潤線計算。由程序計算得浸潤線在壩內(nèi)的位置和浸潤線逸出點高程為154.002m,結果見圖1。
(2)滲流量計算。南程序計算出的滲流量q=2.13x10-5m3(s.m),日滲流量Q=1.84m3(d.m)。
(3)滲透坡降分析。在滲流逸出點,滲透坡降計算結果為0_576,在滲流逸出點附近單元的滲透坡降J最大值為0.29,因此設計水位逸出點穩(wěn)定。
4.2.3校核水位滲流計算
(1)浸潤線計算。由程序計算得浸潤線在壩內(nèi)的位置和浸潤線逸出點高程為154.23m,結果見圖1。
(2)滲流量計算。由程序計算出的滲流量q=2.25x10-5m3(s.m),日滲流量Q=1.94m3(d.m)。
(3)滲透坡降分析。在滲流逸出點,滲透坡降計算結果為0.576,在滲流逸出點附近單元的滲透坡J最大值為0.32,因此設計水位逸出點是穩(wěn)定的。
4.3利用浸潤線資料分析壩體滲透穩(wěn)定
為觀察鴨河口水庫壩體滲流場變化情況,在大壩樁號1+325、1+475、2+360三個斷面各埋設一排浸潤線觀測管。由圖3可以看出,隨著庫水位的變化,浸潤線保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表明水庫壩體處于穩(wěn)定滲流狀態(tài)。由實測浸潤線觀測斷面(見圖3)可以看出,浸潤線測壓管水位正常,黏土心墻滲流未發(fā)現(xiàn)異常。
5結論
(1)通過對鴨河Lj水庫壩體、壩基工程地質條件進行分析論證,壩體黏土心墻屬弱一微透水,壩基礫砂、砂卵石屬強透水,壩下游排水溝內(nèi)多處出現(xiàn)冒砂現(xiàn)象[4]。
(2)通過分析壩基滲流量、測壓管位勢、壩基滲透比降,得出滲流性態(tài)是安全的。
(3)根據(jù)理淪計算、浸潤線觀測管,對壩體滲流進行了分析,對臨控與評價壩坡滲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海寧,王俊梅,南灣水庫壩基工程地質條件分析與評[J].中國水運,2010,10(5):138-139.
[2]魏志遠,鴨河口大壩壩基滲流分析[J].人民長江,1994,25(2):44-47.
[3]GB50487-2008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查規(guī)范[S].
[4]羅長軍,胡峰,張磊奇,等,陡坡水庫大壩滲透穩(wěn)定性及滲透變形分析Ⅲ,巖土力學,2006,27(8):1305-1311.
(編輯:唐湘茜)
收稿日期:2019-03-06
作者簡介:牛飛,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工作。E-mail: niufei23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