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希
1.《半糖》 (2018 )張若瀅,糖紙、綜合材料,尺寸可變,詳詢藝術家。推薦理由:在尋常的材料中發(fā)掘其物質(zhì)特性和文化潛質(zhì),融入個人體驗:糖紙包含的是甜蜜嗎 ?也許是的。甜蜜看得見嗎 ?看不見……你看見糖紙包著的另一個自己嗎 ?看見了......也許吧。2.《線–綠No.5》 (2017 ),遲群,紙上水彩筆,29.7×19.2cm,約5000元人民幣,詳詢今格空間。推薦理由:點、線、面、顏色、結構、觀念等情感性表達,在理性的控制下呈現(xiàn)出豐富的平面有機體。用水彩筆創(chuàng)作的簡單卻極具質(zhì)感的線條,傳達出藝術家冷靜與克制的表現(xiàn)力和控制力。3.《園丁》 (2018 ),雨果·席德,黏土、石膏、木材、清漆,190x130cm,146,000元,詳詢GalerieDumonteil杜夢堂畫廊。推薦理由:藝術家對作為工業(yè)革命標的齒輪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挖掘其作為畫面主體的潛力,將那些曾經(jīng)用于組成齒輪的圖形與線條釋放到對自然與人文的追求中。4.《Patch2》 (2018 ),丹尼爾·阿爾軒,石膏、金屬、顏料,114.3×121.9×5.1cm,價格詳詢貝浩登。推薦理由:將現(xiàn)代日常品轉換成出土文物般的人工制品,通過某種預言感,跨越了常規(guī)的空間,和不可思議而難以捉摸的即時性,在想象中虛擬地回顧當下。5.《蒸發(fā)》 (2018 ),靳山,裝置、綜合材料,詳詢166藝術空間。推薦理由:支離破碎的物件和情境再造中,將歷史與現(xiàn)實當下的意識形態(tài)解構,以激進的視覺敘事展現(xiàn)精神之于時間和肉身的紐帶關系,傳遞出對生死與精神的現(xiàn)實思考。6.《天國的階梯》 (2016 ),樸慶根,視頻,30’,詳詢Vanguard畫廊。推薦理由:作品取材于韓國電視連續(xù)劇,兩對人物之間相互的三角關系,使得情緒上的決定不再取決于個體主觀意愿,而是取決于當下情感關系的狀況,進而揭示亞洲電視劇的情感結構。7.《云詩歌4》 (2018 ),黃彥彥,布面墨水、水粉、丙烯,152×183×5cm,詳詢Bank畫廊。推薦理由:反對現(xiàn)代化的制造方式,擁護純手工的制作與表現(xiàn)。回旋靈動的線條,蜿蜒起伏的畫面,飽含古典主義的浪漫色彩與靈感,是其內(nèi)心世界的折射與表達。8.《半拉山》 (2018 ),宗寧,哈內(nèi)姆勒攝影純棉硫化鋇紙無酸打印,180×105cm,6ed,詳詢33當代藝術中心。推薦理由:從古典文學中的故事出發(fā),將其重新在空間里以繪畫和編導式的攝影進行演繹。對白式的形象與自然的韻律,思想的跳躍與即興演奏的狂想,形成了一片扭曲生長的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