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其大多數作品被譯介成漢語,生于1965年的“60后”英國批評家、作家詹姆斯·伍德這幾年在我國讀書界引起的關注,可用“火”來形容。剛剛過去的讀書節(jié),我發(fā)現2015年翻譯出版的《小說機杼》一書在當當網已經處于“到貨通知”了,光評論就達3500余條,具體銷量,作為外人,就只能想象了。在當下的“閱讀環(huán)境”下,這對于一本“談論文學”而非“文學”的嚴肅著作來說,已經是很難有的“殊榮”了。
在購《小說機杼》不得的情況下,把目標轉向他的其他譯著,《破格:論文學與信仰》是伍德的第一本批評集,其漢譯卻遲于其他著作,2018年才被出版。在這本書的推薦語中,有一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署名加布里埃爾·喬西波維奇的推薦人說:“目前沒有幾個批評家……可以提醒我們談論文學也是文學的一部分……我們的好消息是伍德有這種才能而我們有伍德。”
“談論文學也是文學的一部分”,這對于我們已經習慣了把“談論”作為“學術”、作為“研究”的語境來說,的確是一種嶄新的觀點。這句話也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也就是我刊本期作者、知名哲學學者鄧曉芒先生的舊文《文學批評家的四大素質》(《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鄧先生在文中說:“文學批評家必須具備四大素質,即對于他人情感和情緒的敏感性,對語言運用的敏感性,一定的理論訓練和多學科素養(yǎng),對時代精神的敏感性和自覺性。”鄧先生的主業(yè)是研究德國古典哲學,但他沒有把自己的關注和評論范圍囿于哲學,而是不時站出來“指手畫腳”,即以他的哲學素養(yǎng)和視野參與社會人文現象的公共討論,或進行私人化評價,因此他的讀者范圍也較于很多哲學學者廣。
我之前有一個有些武斷的觀點,現在趁著有一點點“話語權”,把它記錄下來:最好的文學評論本身就是一篇(部)讓讀者陶醉的文本,讀者把它就當作美文或經典文本了,讀完后,既愛上了評論家,也愛(或恨,或客觀認識)上了他所評論的對象;處于第二等級的評論,其自身是一篇(部)優(yōu)秀的批評文本,讀者能從批評文本中看到批評家的“四大素質”(鄧曉芒語),批評也能把讀者吸引到所批評的對象中去;處于第三等級的評論,可以說是一篇(部)標準的批評文本(文通句順、邏輯清晰、觀點明確),讀者能從他的批評中客觀認識被批評對象,而他的批評文本的價值也就到此為止;而處于最后一級的評論,其批評文本就讓讀者“讀不下去”,或者即使艱難地讀下去,也讓讀者對其所評論對象失去了進一步認識的興趣,而這樣的批評文本在目前的批評庫存中可能還不是少數。
話說到此,作為作者和讀者的“橋梁”,我還是忍不住想推薦有興趣的讀者翻翻鄧先生的那篇舊文。做評論的,也許可從中反觀自身;讀評論的,也許可從中看到“評論之道”,進而找到“閱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