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鈞浣
它們同根,同為景,卻是不同心。
——題記
這片稻田上長著的這棵樹,一看就有上百年的年紀了。
窈窈疏疏的一片麥浪,深深淹沒住了這棵樹的半截樹樁,但隨那律動的風帶起的一點點稻穗縫隙,還是隱約能看出這株老樹的粗壯——總得有兩三個人才能合抱起來。這株樹的枝干是那樣出奇地扭曲,像是在逃脫著空氣里的哪一樣元素?盡力著,盡力著,抽出一沓沓的葉子,密密分布在那向四周生長的“雙手”兩側(cè)。我從遠處看,這樹就像撐著一把翠色雨傘的老者,滄桑,卻顯盡了穩(wěn)重。
老樹就在學校后面的那一片農(nóng)田上,我喜歡在走廊上向它觀望。那株樹的正下邊有一戶農(nóng)家,因為他們居住的房子呈藍色,清清淡淡,與那株高高佇立在它上方的樹是那么契合,所以我深深地記住了它。藍房子人家有一大片的田地,種著齊齊的稻田,就算是我在遠遠地看,也能判斷出那些稻田是多么的肥沃!每天夕陽幾分的余暉掉落在那些高長的穗子上,就像天上星撲通進了波瀾平湖,似真似幻地反射出亮眼的光芒,卻又在不聲不響的空隙間吸納著這光芒給予的溫暖,使其越來越肥沃,燦爛得鋒芒盡顯。
但我想,老樹給予它們的福分也一點都不會少。無論刮風下雨,它都不會想著往哪兒跑。它只是那樣,用自己新綻的葉子接住往下傾倒的雨點;它也只是那樣,頂下了惡劣天氣下吹飛過來的狂風塵沙;它就只是那樣,懸掛著自己老邁的年紀,掙扎的生存空間,變著樣子在守著這片稻田,這戶藍屋農(nóng)家。
人類是自私的,雖明知尊重,懂得珍惜,記得住文明行事,但他們再怎么顧及所有,也不會去想著一棵樹,一棵老邁的樹的存在!我們?nèi)祟愐恢弊?,走著走著卻丟失了自己。
淳春襄夏,夏茂秋衰,秋后冬至,我在學校的走廊道上觀望了老樹整整一年。我眼中的這棵樹越來越可愛,它像是每一天都埋藏有不一樣的智慧。這株老樹,好像還很喜歡小孩子呢。那戶藍屋農(nóng)家里時常會走出幾個小孩兒,穿著薄薄的衣服,就那么哆哆嗦嗦地迎著寒風到樹底下來玩,拿著樹那長長的胡須做秋千;爬上某一根扭曲的樹枝上一屁股坐下來,扯著幾把綠葉,樹也似很開心,隨著習風搖晃著腦袋。我從剛剛開始著眼它的葉,到現(xiàn)在深望著它的根,感情毋庸置疑??墒牵诙涸俅谓浑H的清明節(jié)過后,我見到的就再也不是那株一樣的樹了。
一把清明的紙錢火,把它燃成了墨黑色。不過,靠近藍屋農(nóng)家那一邊的葉子卻仍像之前那樣,泛濫著迷人的綠色,扭曲的枝干像是吸取了想要焚燒它的火焰一樣,幻化得更加油亮;而另一邊被火焰焚燒的樹,好像已經(jīng)失盡了它最后的生機,枯萎著,耷拉著,萎縮的樹皮脫開了緊密的樹樁,最終爛了半邊木心。
每天清晨太陽初升的地方,劃定成了這株兩半的樹的分界點,一邊繼續(xù)為著人們?yōu)橹澜?,一邊則徹底放棄了心,留給“文明”的人類一個可恥的笑。
你或許做得到諒解一個人,做得到尊重一群人,體現(xiàn)你應有的文明,但你能否做得到文明著對待大自然里的每一樣生命,珍惜世界里每一個個體的痕跡?無論你是有意而為還是無意之行,都請你,你們,文明善待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生一息。文明沒有一點點的局限,要是連最簡單的生命都無法認真對待,還談什么文明待人呢?找尋最初的自己,找尋丟失的我們,文明就在我們身邊。
那株兩半的樹,至今佇立在學校后頭的農(nóng)田里,它的下方有一棟藍屋子,不信的話你可以自己去看看它那兩半的心。
靜下心來,看一棵樹
寫一棵樹,想寫好,不易。需要你靜下心來,好好地觀察它。琢磨它,發(fā)現(xiàn)它周圍的環(huán)境,找出其中它最顯著的特點,再與人物勾連起來,一篇文章的輪廓才能慢慢勾勒出來。換言之,這是寫一種景物或事物的常規(guī)操作,但真要下筆,卻是千難萬難的。因此,當看到本文不僅接著這樣的脈絡寫成了,而且還寫出了一種歷史感和煙火氣,不禁佩服作者的寫作功底。
一株兩半的樹,一段久遠而現(xiàn)代的文明,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帶給我們的都是畫面。讀之而心生聯(lián)想,大約是文章成立的一大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