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瑩
摘要:近年來世界各地興起練習瑜伽的熱潮,瑜伽并非只是一套流行或時尚的健身運動。它是一種印度古老修煉身心的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于一身。舞蹈屬于八大藝術之一,是三度空間中以身體做為語言的表達藝術。近年來舞蹈不僅僅是肢體藝術的這種表面的現象,藝術家、學者們通過研究分析、總結出了舞蹈的文化意義,它更是精神思想等深刻的內在精髓。舞蹈和瑜伽雖都是形體上的運動,但舞蹈是時空藝術,是一種表演藝術,主要是通過肢體傳達思想和情感,舞蹈更多關注的是觀眾的感受。而瑜伽是指通過練習達到一種大腦活動和身體機能的和諧統(tǒng)一,是以自身健身為最終目的。瑜伽更多關注的是自己,更具人性化。瑜伽的訓練法是一種科學的訓練人本身意識的方法,將瑜伽中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經過提取、吸收,在舞蹈中進行一些體位的練習,通過實驗證明練習瑜伽的必要性、客觀性、對舞蹈訓練的可行性。從而提升中國舞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以后該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據。
關鍵詞:舞蹈;瑜伽;意識性
一、瑜伽概述
瑜伽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東方最古老的的強身術之一,是通過體位法和呼吸的配合達到從直覺感悟生命的認知。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yǎng)性方法。由于交流的便捷和頻繁,不同文明的對話、吸納以及文明成果的共享,瑜伽正日益成為時尚健身文化的代名詞,已成為迎合與調節(jié)當今一切快節(jié)奏社會中人們追求娛樂、健美、養(yǎng)生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瑜伽體式運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tǒng)一的運動方式,它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
二、舞蹈專業(yè)學生學習瑜伽的重要性
對于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在舞蹈教學中,完成一支舞蹈需要平衡性、協(xié)調性、柔韌性和舞姿等能力作為基礎。瑜伽作為東方健身術之一,能使身體功能處于一種覺醒狀態(tài),在增強全身精力和體力,增加肌肉力量方面有著特殊的功能。部分瑜伽體式可使舞蹈學生身體更加柔軟和靈活。通過研究瑜伽體式,體會其理念、方法、功效,從中選取適合舞蹈學生練習的體式,從柔韌平衡等專項技能能力消退問題為出發(fā),給出建議指明方向。
三、舞蹈專業(yè)學生練習瑜伽體式的內容
生命的姿態(tài)有千萬種,瑜伽的體式練習也有千萬個。通過對不同人群的分類對不同瑜伽體式的訓練功效以及難易程度的整合,選取了如下四組適合舞蹈專業(yè)學生練習的瑜伽體式。
(一)鴕鳥式。“鴕鳥式”是常見的站姿類體式。前傾的動作可以有效拉伸大腿后側的肌肉,拉伸腿后肌腱,促進骨盆區(qū)域血液循環(huán);使下肢感到放松和柔軟。
(二)頭倒立式。頭倒立式是一個以頭部作支撐的體式,也是瑜伽體式中特色的體式之一。練習此體式可以增加身心平衡感與自制力。加強中段腰腹控制能力。
(三)花環(huán)式。屬于站姿類體式。練習此體式可舒展髖部,伸展足弓和腳腕,增強關節(jié)的靈活性,使小腿后肌群、背部、脖頸的肌肉都能得到很好的拉伸和放松;增強下肢力量,加強腳踝及膝關節(jié)靈活性,關節(jié)部位的肌肉力量。
(四)舞者式。練習這個體式,可以鍛煉身體的整體平衡性,鍛煉雙臂的韌性,收緊雙臂松弛的肌肉,美化手臂線條;強化腿部肌肉和雙腳的力量。
四、舞蹈專業(yè)學生練習瑜伽體式的意義
(一)呼吸訓練對專注力的改善
在國內舞蹈院校正常開設的芭蕾舞基訓、古典舞基訓訓練中,這些課程有著自己獨特的訓練模式;與舞蹈訓練方式不同的瑜伽,是通過呼吸法來調整學生訓練前的散亂的意識,通過專注于呼吸使意識得到有效的凈化。這種呼吸法能使學生心和體的意識更加集中于心念的指引,使學生更容易達到身心契合的狀態(tài)。提升學生的專注力。
(二)冥想訓練對舞姿控制力的改善
通過練習瑜伽冥想法,讓舞蹈專項的學生更加專注于自己的肢體,清楚地感受“呼吸、動作、情緒、意識和心態(tài)”的變化,感受身體的涼、暖、輕、重等感知覺,并接納自身的缺點,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肢體,喚醒更多的能量在體內流動。讓舞蹈學生享受且融入舞蹈,加強對身體的支配,美化舞姿,做到真正的寓跳于樂。
(三)體式訓練對身體素質的改善
1.鴕鳥式對腿部柔韌素質的改善
瑜伽練習中,常采取反復練習來增加身體的柔韌性。鴕鳥式可以反復練習多次,正是不斷重復的練習使腿部放松、伸展和柔韌起來。并且瑜伽體式的練習需要長時間的保持,常在30秒或1分鐘左右。通過長時間的保持依靠自身肌肉力量做最舒緩最大限度的拉伸,所以也可以很好的練習腿部的柔韌。
2.頭倒立式對腰腹控制能力的改善
頭倒立式是所有瑜伽體式中著名的體式之一。此體式為高階體式,對于有一定身體素質基礎的舞蹈學生來說,是非常理想的練習體式。倒立講究人體重心的平衡,用腰腹部力量將身體的重量均勻分布在頭部和手肘上。無論重心如何偏移,都依靠腰腹中段進行調控。利用長時間的保持控制進而增強中段的力量加強學生的專注力,且此體式不需要過多的柔韌素質做基礎,對于柔韌素質較差的學生也是非常理想的練習體式。
3.花環(huán)式對腳踝靈活性的改善
花環(huán)式通過降低身體的重心,配合呼吸,呼吸使身體柔軟,柔軟而放松身體。通過充分舒展背部,充分伸展膝關節(jié),伸展足弓和腳踝,拉伸踝關節(jié)相應部位的肌肉,在緩慢的呼吸中做最大幅度的靜力拉伸,能有效在完成動作前做足充分的準備活動,降低肌肉的粘滯性,提高肌肉的興奮性,提前動員各關節(jié),從而增強腳踝的靈活性,增強關節(jié)的靈活性。使舞蹈學生的腳踝關節(jié)柔而不僵,具有一定的韌性。加強了關節(jié)的靈活度,進而使完成的動作事半功倍。
4.舞者式對平衡能力的改善
在瑜伽體式的訓練中,平衡講究的是根基。站立體位中,腳是根基;坐立體位中,坐骨是根基;體位練習中尋找根基點便是保證身體重心與地面平衡的方法。當重心偏離了正中位置,平衡被打破,“身體失衡”,身體會通過自身的調整,讓重心回到正中位置,建立一種更高一級的正確的平衡。經過反復多次的調整,身體的感知覺器官、肌肉等組織憑借著記憶慢慢建立了一種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不斷加強平衡能力也不斷加強。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通過借助瑜伽內在的呼吸與冥想法的配合,使舞蹈學生的內在精神得到豐富,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舞姿與動作更加的舒展與柔美,正真做到了內外合一。進而彌補常規(guī)舞蹈訓練中對內在意識訓練的缺乏。
(二)建議
1.建議在今后的舞蹈教學中,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瑜伽選修或者必修課程。深入的借鑒和學習瑜伽的體姿術、呼吸、冥想等方式,以輔助舞蹈中的教學,這將提高舞者各方面的身體素質使舞者受益無窮。
2.不要把瑜伽體式練習單純地當做解決舞者柔韌、平衡等素質的工具,熱衷于求難度、炫耀和競比。練習瑜伽的目的在于使舞者更加善于運用整個身體來表現想法和感覺,使其達到精神、意識、呼吸、情緒等能量的平衡,而這也正是所有舞者要追求的最終目標。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正確練習瑜伽以及如何運用好瑜伽作為舞蹈的輔助訓練。
參考文獻:
[1]張弛,劉夢龍.瑜伽訓練對舞蹈技能訓練的幫助[J].音樂時空,2016(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