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曉鴻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生活質量的逐步提升,保障性住房以及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問題逐漸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重視。本文從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發(fā)展經歷、保障性住房建設取得的成就、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方法四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夠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意見與建議。
關鍵詞:保障性住房;社會管理;發(fā)展歷程
與保障性住房相對的概念是商業(yè)性住房。與商業(yè)性住房不同,保障性住房更加注重實用性,是政府為了滿足人們基礎生活提供的住房,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以及公共租賃房。為了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推動社會的發(fā)展,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保障性住房的發(fā)展經歷
我國的保障性住房的發(fā)展一共經歷了五個階段,分別是起步階段、確立階段、萎縮階段、重建階段以及完善階段。
1995年,隨著“安居工程”的提出,我國保障性住房正式進入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的住房模式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集資合作建房,另一種則是安居工程,在此期間實物分房的政策依舊存在。
1998年是我國保障性住房在發(fā)展過程中重要的一年,也是保障性住房的確立階段。隨著《國務院進一步深化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的出臺,經濟適用房為主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正式建立。
2001年,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進入了萎縮階段,建設經濟適用房的積極性也逐漸減弱。隨著經濟適用房所占的投資比例逐漸下降,2005年更是達到了歷史中的最低點。保障安居型住房工程已然全面萎縮。
2007年是我國保障性住房的重建階段。我國出臺了廉租住房制度,針對低收入的貧困家庭建立健全主導政策。加大棚戶區(qū)與舊住宅的改造,以便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環(huán)境。
2010年至2015年是社會保障住房發(fā)展的完善階段,國家相關部門逐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關于保障性住房建設、棚戶區(qū)改造以及對于普通商品房用地所占的比例提出了明確的需求。
二、保障性住房建設取得的成就
(一)保障性住房建設大幅提速
近年來,國務院加大了對保障性住房問題的重視,我國保障性住房問題得到了社會上廣泛關注,政府隨之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對于我國低保家庭住房難得問題,國家通過廉租住房制度得以有效改善,68萬人的住房問題得以解決。截至2008年底,通過廉租住房解決居住問題的居民達到290萬之多。隨著我國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進一步發(fā)展,公共住房租賃建設被進一步推進,一些大城市已經根據國家推出的政策做出了下一步的舉動。全國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與棚戶區(qū)改造,解決了中國大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問題,保障性住房艱澀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保障性住房福利體制形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大幅度提升,房價的逐漸攀升問題也隨之而來。對此,國家通過宏觀調控加大對房價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重構了住房保障制度[1]。
從1998年開始,國家在推行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提到了取消分配住房的制度,努力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之后,國家針對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問題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舉措,進行供房結構的調整,將發(fā)展的重點放在中低價位的經濟適用房與廉租住房,通過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解決了大多數人住房問題。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多層次的住房保障系統(tǒng),其中公積金制度、限價房的相關政策、公租房與廉租房等政策都逐步得到了完善。
三、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的問題
(一)政府的職責有待強化
近些年我國的發(fā)展速度較快,但是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仍舊具有一定的差距。與國內相比,西方國家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都有參與,也承擔著一定的責任。而我國國內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職責劃分。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做了積極的、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對于政策制定、投資、引導和監(jiān)督等方面與現(xiàn)實需求尚有差距。
近年來,雖然政府逐漸認識到強化自身職責的重要性,但是在組織領導、考核機制以及宣傳引導等方面的工作依舊有待強化。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相關的工作人員工作不到位、相關的考核機制沒有建立完全、政府的宣傳力度沒有及時跟上等問題都急需解決。
(二)保障性住房覆蓋面小
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大群體的人口與過高的房價同時出現(xiàn),使得我國低收入家庭購房十分困難,雖然說我國的多層次保障性住房體系已經初步形成,但是我國的貧困家庭較多導致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仍舊不足。一些私營企業(yè)沒有為員工提供公積金的福利,我國的公積金制度沒有實現(xiàn)全面的覆蓋。而我國的公共租賃房政策起步較晚,大多數地區(qū)沒有接觸到公共租賃房政策,只有一少部分地區(qū)參與到試點環(huán)節(jié)。一些困難的家庭住房問題依舊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缺乏保障性住房基金
近年來,國家逐步加大了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我國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關于限價房、經濟房等房源數量無法滿足國民。究其原因,是保障性住房的基金有所不足,保障性住房建設也達不到要求[2]。
四、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方法
(一)進一步強化政府職責
要想進一步推動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與發(fā)展,實現(xiàn)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強化政府的職責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民生中的重要問題,住房是百姓的基本需求,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管理中需要進一步定位角色、強化職責,承擔起政策制定、投資、引導和監(jiān)督等責任,不斷推進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
強化政府指責,主要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考核機制以及加強宣傳引導三個方面出發(fā),不斷提升工作效率。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的各成員單位需要認真履行職能,切實履行職責相關內的工作。對于保障性住房的項目,需要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此外,建立相關的獎懲機制、堅持正面的報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不斷強化政府的職責,優(yōu)化政府的職能。
(二)擴大保障性住房覆蓋面
擴大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對于進一步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不斷地發(fā)展,我國住房保障制度逐漸得到完善,但是仍有大部分城鎮(zhèn)居民住房問題沒有得以解決。為了緩解居民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是有效的途徑之一。擴大保障性住房的覆蓋面顯得尤為重要[3]。
(三)確保資金的供應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確保資金的有效供應十分重要。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對于保障性住房的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對于進一步推動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十分不利。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有所不同。對于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的西北地區(qū)而言,政府可以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加大對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力度,擴大對公積金的投入比例。與此同時,要先確保資金的供應,加快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以及促進社會力量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在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過程中也十分重要[4]。
五、結語:
總而言之,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社會管理制度的創(chuàng)新關乎每一位百姓的生活。每個人在社會中都離不開“住”的問題。一個國家要想長久發(fā)展,富強安康,注重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顯得尤為重要。政府在進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劉平,王會雨,羅文孜.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問題與政策研究[J].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5(01):32-49.
[2]呂萍,戚瑞雙,李爽.保障性住房建設對商品房市場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14(01):39-47.
[3]鮑藍天,曾湧.保障性住房建設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法律問題[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3,23(01):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