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愷新
明朝萬歷中期,占據(jù)澳門的葡萄牙殖民者曾經(jīng)收買三千多名日本倭寇,經(jīng)過操練后不斷騷擾廣東沿海,掠奪華人財物。正值明朝朝廷準備出兵進剿之際,時任廣東巡海使喻安性單騎進入澳門與葡萄牙人談判,最終使葡萄牙人將日本倭寇遣散回國。
喻安性,明萬歷二年(1574)生,浙江嵊縣(今嵊州市)人,字中卿,號養(yǎng)初。萬歷二十六年(1598),喻安性中進士,歷任南昌府推官、禮部主事、吏部給事中、廣東巡海使等職。當時,葡萄牙殖民者收買的日本倭寇,勢力十分猖獗。更嚴重的是,萬歷四十年(1612),葡萄牙人操練倭寇,揚言進襲廣州。喻安性主張“攻心為上”,他單騎闖入葡萄人占據(jù)的澳門,曉以利害,驅(qū)逐倭寇。后又挑選數(shù)十名精悍士兵,喬裝成澳門民眾先期進入做策應,自己則騎一匹高頭大馬,不帶一兵一卒,去闖澳門關卡。
喻安性突破種種障礙進入澳門后,隨葡萄牙軍隊頭目進入兵營,他當眾向葡萄牙人宣布了朝廷恩威,指出澳門是中國管轄的領土,現(xiàn)在葡萄牙人豢養(yǎng)日本倭奴,擾亂海防、逃稅抗稅、掠賣婦女兒童,危及明朝沿海安全。如再不收斂,將興兵十萬,給予征討。接著,喻安性義正辭嚴地指出:“只要大軍截住三水路,不讓你們的船只往來,再派兵截斷陸路一線,你們便斷了糧草,成為甕中之鱉,不用半月便不攻自亂?!逼咸蜒廊寺犃T,知道負隅頑抗只能是死路一條,便通過翻譯傳話認輸:“澳中萬千生命仰給天朝,若有叛志,是自絕也。百凡惟明喻是聽!”
由于歷史原因,當時“臣服”于明朝的在澳門葡萄牙人并沒有撤走,但三千日本倭寇卻在一夜之間登船起航回國。喻安性將日本勢力及早趕出澳門,避免倭寇繼續(xù)騷擾廣東沿海,捍衛(wèi)了祖國的海疆安全。
澳門驅(qū)倭后,喻安性就在澳門的葡萄牙人違犯中國法令的五個問題,詳細請示兩廣總督張鳴岡、巡按御史周應期,并奏請朝廷,在澳門實行五禁,以立碑石的方式加以禁止。喻安性的建議得到張鳴岡的重視,張鳴岡命喻安性在“禁止澳門蓄倭”的基礎上,又針對居澳葡萄牙人的多種違法行為,制定出臺《海道禁約》,其中第一款就明文規(guī)定:禁止蓄養(yǎng)倭奴,中國官員發(fā)現(xiàn)違反此條款,“勒令盡數(shù)驅(qū)除”,逐出澳門?!逗5澜s》出臺后,將禁約內(nèi)容在澳門刻成石碑,立于澳門議事亭內(nèi)。
喻安性消除了澳門和廣東沿海的倭寇犯亂,聲名大噪,威望也隨之增加。朝廷提拔他為昌平兵備副使,不久又出任順天巡撫。當時順天府所轄順義、永清兩地遭災,喻安性力請撥庫銀十萬賑濟,并免賦役加派,以惠災民。天啟四年(1624)二月,喻安性調(diào)任右副都御史、遼東巡撫。喻安性到任后,巡視軍務,籌劃邊防,撫慰士卒,為鞏固遼東防務日夜操勞。
遺憾的是,喻安性出任遼東巡撫僅僅一年多,還沒來得及有大的作為時,隨著明軍與后金軍隊柳河之戰(zhàn)的失敗,喻安性與孫承宗一同被罷免。喻安性一度回鄉(xiāng)閑居。
崇禎皇帝即位后,啟用熟悉兩地民情的喻安性為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薊遼總督,喻安性是明朝第三十六任薊遼總督。
喻安性的復出時間短暫,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籠罩著柳河兵敗牽涉責任的陰影。崇禎二年(1629)春,喻安性深感時事艱難,上疏皇帝請求回鄉(xiāng)侍奉八旬高齡老母,在這篇《請復誥命疏》里,喻安性言辭懇切,稱:“欲舍母獨行,則臣絕裾何忍。有此苦情,雖使年強力壯,猶將以烏鳥之私,上干天聽而沉病,又沉危身難驅(qū),策情既迫而力以窮此,臣所以不得不號天而訴也?!背绲澔实叟鷾仕饴毣剜l(xiāng),就這樣,55歲的喻安性回到故鄉(xiāng),居住在嵊縣城西自宅內(nèi),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明朝覆亡后,喻安性繼續(xù)隱居故鄉(xiāng),直至清順治十一年(1654)在故鄉(xiāng)去世,終年80歲,葬于嵊縣石屏山。
喻安性著作有《易參》《喻中卿集》《喻氏疏議詩文稿》等。為緬懷他的功績,他去世后,家鄉(xiāng)曾修建“喻公祠”悼念他。21世紀初,嵊州市的城隍廟重修大殿,推舉嵊州城隍神的原型,經(jīng)過反復論證,最后將喻安性作為嵊州的城隍神人物原型,受到人們的瞻仰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