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 龍芊霓 李璧如
珠江口,伶仃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10月24日上午,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于一體的超級工程,被業(yè)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珠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一年來,大橋熱度不減。一方面它本身憑借“風(fēng)帆”“中國結(jié)”“海豚”等地標,成為游客的熱門打卡景點,多少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只為一睹它的風(fēng)采。另一方面,大橋的連接讓三地之間形成“一小時交通圈”,讓粵港澳大灣區(qū)乃至泛珠三角地區(qū)的聯(lián)系更緊密。而大橋?qū)τ谥楹5囊饬x更為深遠。
城市建筑地標會定義一座城市的身份,許多人去陌生的城市,目光所及的建筑往往是這座城市遞出的第一張名片。但是港珠澳大橋?qū)τ谥楹5囊饬x,又不僅于此。悄然改變的還有城市與城市,人與人,城市與人之間的依存關(guān)系。
在港珠澳大橋開通運營一周年之際,我們重新把視野投射到被大橋影響著的珠海和工作生活在這里的人,記錄曾經(jīng)打動他們的影像瞬間,試圖呈現(xiàn)變化所帶來的不同面,感受涌動的活力、創(chuàng)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