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良
博物館告訴給公眾的不僅僅是文物的美,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文物所體現(xiàn)出來的技術(shù)和藝術(shù),我更應(yīng)該去看文物和文物之間、文物和人之間、文物和它所在地域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而這樣的相互關(guān)系是今天我們博物館做展覽、做策展的人,最需要去表達的。我們覺得要更好地服務(wù)公眾的話,還應(yīng)該讓博物館成為公眾文化休閑的場所,什么叫文化休閑?就是說公眾這個星期天看電影了,下個星期去逛商場了,再過一個星期一家三口早上說:我們?nèi)ゲ┪镳^吧。
我們碰到了一個好的時代,2005年我到南京博物院,一直到今天,我們這個時代里面的中國人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從原來要滿足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的需求,逐步開始要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到今天更是要為一切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這樣的一個目標(biāo)。同時我們要制定更好的文化產(chǎn)品。
在我們曾經(jīng)做過的展覽里面,其中有幾個展覽,給我印象特別深刻,我覺得這樣的展覽完全可以給觀眾,也給我自己帶來美好的回憶。我們開館以后,做的第一個臨時展覽,就是特展,叫“在此”——中國古代生活美學(xué),我們實際上是做了一個當(dāng)代生活組合的一個展覽,這個生活組合用九種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來告訴大家,原來我們傳統(tǒng)的生活是很美的。這九種方式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香、茶,把每一種生活方式做成一個空間,這個生活方式是一個空間的概念,不是一件東西的概念。最后一天,我們讓公眾可以進到這個展廳里面,每個人在展廳里面,你可以體會到你和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一起過傳統(tǒng)生活的樂趣。
那么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活動呢?我們覺得傳統(tǒng)生活是美的,美在哪兒?美在傳統(tǒng)生活里,一定有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空間。今天我們說文化自信,在中國越來越受到大家認可,但是我們再想想過往,我們的文化自信其實是不夠的。我其實很幸運,也很高興,我能夠在博物館里面,用十二年的時間,在博物館里面做我喜歡的事情。我們希望這樣的博物館,有更多的公眾走進去,也希望青年人能夠更多地走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