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經(jīng)》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游牧民族貝都因人,也是電影《木乃伊》中與法國兵團對陣的善戰(zhàn)勇士。
相傳貝都因人有一則故事,一位族長發(fā)現(xiàn)圈養(yǎng)的火雞不見了,依現(xiàn)場情形推斷應是遭竊,于是召來三個兒子告知火雞被偷,速速找回。三個兒子竊笑:“一只火雞何必大驚小怪。”便沒去理會老爸的指示。
兩周后,三個兒子沖進帳篷,通報族長父親:“一只駱駝被偷了!”父親冷冷回應:“去把火雞找回來。”三個兒子見答非所問,便一哄而散。
又過幾天,兒子們發(fā)現(xiàn)家中珍貴的阿拉伯馬不見了,奔告父親,父親還是那句老話:“去把火雞找回來。”兒子覺得跟父親說話簡直是雞同鴨講。
終于有一天,族長的女兒被綁架,族長乃召集兒子們訓話:“當別人認為可以隨時拿走你的火雞時,就會逐漸奪走你其他更珍貴的財產(chǎn)?!?/p>
不要小看火雞,也許無關緊要,也許價值不高,但這是他人判斷是否持續(xù)豪奪掠取的指標。在人類歷史上,或當今生活中,貝都因人的火雞,俯拾皆是。
(摘自《講義》 陳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