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寶龍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優(yōu)質護理干預在痔瘡手術后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療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40例,按照隨機分組法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20例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長以及下床時間、靜脈輸液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長以及下床時間、靜脈輸液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均較對照組患者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以及心理健康程度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對比,(P<0.05)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痔瘡手術后患者護理中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好轉的同時,緩解負性情緒,可有效的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該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干預;痔瘡;手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85-02
痔瘡是肛腸科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上發(fā)生率較高,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直腸肛管位于腹腔最下部,任何引起腹內壓增高的因素如久坐久立、便秘、妊娠、腹水及盆腔巨大腫瘤等均可阻礙直腸靜脈回流,導致痔的形成。此外,長期飲酒和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靜脈周圍炎使肛墊肥厚,營養(yǎng)不良可使局部組織萎縮無力,這些因素都可誘發(fā)痔的發(fā)生。手術是常見的有效治療方法,但是痔瘡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高,較為常見的有:感染、便秘、疼痛等,對患者的情緒以及生活質量影響較大,因此在患者手術后,給予優(yōu)質護理干預十分必要[1-2]。本次研究中,探究優(yōu)質護理干預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痔瘡手術后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入院治療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40例,按照隨機分組法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20例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照組中,男性有12例,女性有8例,年齡區(qū)間在22-65歲,平均年齡為41.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區(qū)間在21-68歲,平均年齡為42.2歲。將上述資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在患者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飲食護理計劃,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囑咐患者家屬多多陪伴,同時向患者講解痔瘡術后相關知識,提升患者面對疾病的勇氣。觀察組患者接受優(yōu)質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在患者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指導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肛門排氣,對于恢復較慢的患者,可協(xié)助患者進行床上活動,在床上進行被動與主動運用,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生理功能的恢復;對于活動能力較差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皮膚護理,給予按摩下肢護理,避免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護理人員應定期更換患者手術切口處敷料,監(jiān)控患者的體溫,對于體溫異?;颊撸璋l(fā)生切口感染[3-4]。
1.3觀察指標
1.3.1護理滿意度評分表?護理人員制作一份護理滿意度評分表,發(fā)放至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讓患者進行打分,評分內容包括: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護理操作技巧熟練度、護理健康宣教方式、護患相處方式等,0-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護理人員統(tǒng)計患者的住院時長以及下床時間、靜脈輸液時間、首次排氣時間
1.3.2心理健康程度?研究人員采用SAS、SDS評分量表[5],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進行評估,分數越高,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研究中的數據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1.4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類,可分為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分別使用t檢驗、卡方檢驗,以95%作為可信區(qū)間,使用Excel表對數據整理后,統(tǒng)計學軟件使用SPSS25.0,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對比,(P<0.05)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本次研究結果于表格中呈現,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長以及下床時間、靜脈輸液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均較對照組患者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對比,(P<0.05)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在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對比,(P<0.05)數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人們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不佳是導致痔瘡發(fā)生的因素之一,若是不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痔瘡的復發(fā)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手術仍然是現如今治療痔瘡的有效方法,但是患者在手術后,極易出現一系列并發(fā)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若是加強對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干預,一方面可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預后,另一方面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長,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本次研究中,痔瘡手術后,護理人員為觀察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有效的促進了患者盡早下床,恢復肛門排氣,縮短了靜脈輸液時間,同時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長,進一步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效果更為顯著,且兩組患者的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痔瘡手術后患者護理中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好轉的同時,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長,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減輕心理,可有效的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該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瑩.優(yōu)質護理對痔瘡患者術后疼痛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探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9,(1):96.
[2] 陳漢紅,黃衍玲.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痔瘡術后患者療效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3):61,64.
[3]劉華純,江小瓊.優(yōu)質護理對痔瘡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影響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6,7(8):61-62.[4]莫秀清,甘寶三,梁瑞仙.PPH術后與傳統(tǒng)痔瘡手術術后不同護理的方法對比[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6,37(11):1492-1494.[5]潘國琴,杭春平.對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2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