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敖川
在炎炎夏日,有一群“歌手”,日日不知疲倦地唱著,它們就是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個盛夏的蟬。
說起蟬,我們應該再熟悉不過了,蟬已成為夏天的標志。夏天,蟬的叫聲如鬧鐘般定時響起,“知了——知了——”的叫聲響徹天際。起初,我對蟬的理解僅限于此,在閱讀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后,我對蟬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原來,蟬都是出生在地下的。蟬一出生,周圍便是無盡的黑暗,蟬要等整整四年才能從土里出來!而蟬的生命周期又是多少呢?——四年五個星期。乍一聽,人們會覺得蟬在地下度過了生命的大部分時光,實在可惜。其實,蟬在地下的這四年可不是白白浪費的。蟬在地下汲取樹根的汁水,逐漸成長,在完成蛻皮后,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挖坑道工程,這段時間真是漫長!蟬要突破一塊塊土,像小草一樣鉆出地表。終于在某年夏天,地面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小洞,挖通了!時機已至,蟬要出土了!可是,出土對于蟬來說也是困難重重,它們要通過狹窄的坑道,進度是十分緩慢的。終于,它們爬出了坑道,結束了這段暗無天日的生活。
蟬在出土后首先要尋找自己的第一住所(樹上),然后就是躲過一場場大屠殺。蟬是難得的人間美味,幾乎所有生物都對它虎視眈眈。歷經(jīng)種種艱難險阻,一部分蟬終于在自己的第一住所中完成了再次蛻變,長出了一對翅膀,這無疑大大提高了它們的防御性,蟬可以安心地放聲歌唱了!
“知——了!”“知——了!”這歌聲好像在訴說多年來的辛酸,又好像在慶祝自己的成功。蟬奮力地叫著,努力展現(xiàn)自己,以引起異性的注意,從而完成雌雄交配,完成繁衍后代的使命。交配完成后,雌蟬會將卵產(chǎn)于地下來躲避外界的破壞。此時,蟬的生命也步入了最后的時光,它們由最初的意氣風發(fā)變得垂垂老矣,用盡最后的力氣為這個世界演唱它們最后的一首歌曲,證明它們來過這個世界。
蟬的一生是多舛的,四年蟄伏,五個星期的繁衍生息,之后,就結束了自己漫長而短暫的一生?!熬痈呗曌赃h,非是藉秋風。”這是詩人虞世南贊賞蟬的詩句。在詩人眼里,蟬是高潔的象征,是一個矢志不渝、追求光明的戰(zhàn)士。
此時,盛夏已至,一代蟬又將破土而出,去完成自己的使命。聽,“知了——”的聲音又響起了。
(指導老師 孫淑林)
簡 評
這是一篇介紹夏蟬的說明文,作者娓娓道來,寫得生動有趣,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收獲了科學知識。說明文能夠寫得如此耐人尋味,得益于以下幾個因素:其一,巧妙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把夏蟬比作“歌手”“追求光明的戰(zhàn)士”,條理清晰地介紹它們從地下鉆出直至生命結束的過程,讀來使人倍感親切。其二,恰當?shù)淖h論評價,增添了文章的情感力量,引起讀者的共鳴。在介紹夏蟬的地下生活時,作者用“這段時間真是漫長!”“挖通了!時機已至,蟬要出土了!”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奮斗力量。其三,用“知了——知了——”的叫聲貫穿全篇,首尾呼應,結構嚴謹。
(付 認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