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小戎
小王子:作為約翰遜博士的研究對象,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顯然,他們都是閱讀愛好者。那些沒有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同學,應該聽取他們的這一建議,讓自己的生活多些陽光。
18世紀的英國學者塞繆爾·約翰遜出身貧苦,但經(jīng)過不懈努力,成為一代文豪,編寫過英語詞典,寫過《詩人傳》,研究過莎士比亞戲劇。他成就巨大,不僅因為他記性特別好,而且讀書不止。他說:“一個年輕人一天應該閱讀五小時,這樣他會獲得大量的知識?!?/p>
對于一般人來說,每天閱讀五小時很難做到。但約翰遜其他關于讀書的觀點適用面更廣,他說閱讀要從興趣出發(fā),不必強求,“一個人要提高一般修養(yǎng),讀書應隨興之所至,一時想讀什么就讀什么:若是有某一門學問要學習,那自然就得經(jīng)常堅定不移地求得進步。我們有心讀書時,讀的東西留下的印象要深得多;無心讀書時,心思一半是花在集中注意力上,只有一半用在讀的東西上”。
據(jù)鮑斯威爾記載,赫伯特·克羅夫特牧師勸告自己的學生,無論開始讀什么書,都要把它讀完。約翰遜說:“這可真是奇怪的勸告;這等于勸人下決心,無論結識什么人,都要和他廝守終身。一本書,也許毫無用處,也許其中只有一點可取之處,難道我們非得從頭至尾看完不成?”他說很多書不值得看完,“寫得不努力,讀起來就無快感”。
英國學者亨利·希金斯在《約翰遜博士的人生指南》一書中說,約翰遜喜歡讀一些枯燥的大部頭,他最喜歡的作者包括荷蘭法學家胡果·格勞秀斯、意大利詩人波利齊亞諾、法國學者斯卡利杰,這些人的書現(xiàn)在只能在大學圖書館里看到。在大學里,他引用了不太知名的古羅馬作家馬克羅比烏斯的句子,讓他的老師驚訝不已。約翰遜跟馬克羅比烏斯一樣,對天文、地理、數(shù)字等都很感興趣。約翰遜認為要多讀經(jīng)典,他說:“有人曾認為,現(xiàn)代作家的多產(chǎn)和現(xiàn)代出版物的大量涌現(xiàn),對于過去的優(yōu)秀作品是不利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為趨時計,我們不得不去讀那些價值較低的東西,而無暇顧及過去的那些優(yōu)秀作品,因為與其讀古代最優(yōu)秀的作品,不如讀現(xiàn)代作品,更能使人在談話中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現(xiàn)代作家是文壇上的月亮,他們發(fā)的光是一種反射光,是從希臘、羅馬古典作家身上借來的光。”
針對不同的目的,約翰遜有不同的閱讀方式,對于他感到好奇的東西,他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為解答特定的問題需要研讀;對于費腦筋的材料,要仔細地、批判性地閱讀;最后是不會讓注意力感到疲倦地瀏覽報刊。這一周,除了研讀《約翰遜博士傳》,我還讀了讓我感到好奇的《七宗罪·貪吃》,書中說:“路易十四的朝臣巴拉丁伯爵的夫人和約翰遜博士的密友亨利·思羅爾都是被大家認定因暴飲暴食而死的大名人?!边€讀了《泰晤士報》網(wǎng)站上的一篇書評:“查理五世并非天生的語言學家,但他知道要用交談對象的語言跟他們說話。據(jù)說,他曾經(jīng)說:‘我對上帝說西班牙語,對女人說意大利語,對男人說法語,對我的馬說德語?!?/p>
樹村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