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倩,劉 德 林
(1.河南理工大學 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中心, 河南 焦作 454000; 2.河南理工大學 應急管理學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洪災發(fā)生的普遍性與破壞性一直高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1]。據(jù)歷史記載,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的2 155 a間,中國歷史上共發(fā)生洪災1 091次,平均約2 a發(fā)生一次。其中,死亡萬人以上洪災每5~6 a發(fā)生一次[2]。中國氣候藍皮書指出,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降水事件增多,洪災所造成的社會經(jīng)濟損失也在進一步的加劇[3]。例如,從暴雨過程較為集中的2013年來看,我國因暴雨洪災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1 883.8億元,其中直接受災人口1.1億人次,因災死亡失蹤1 411人,倒塌房屋49.8萬間,農業(yè)受災面積高達875.7萬hm2[4];2017年全國僅汛期就出現(xiàn)36次暴雨過程,造成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7省(市)163個縣68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71.0萬hm2,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約91.0億元[5]。
因此,如何降低洪災的發(fā)生頻率、減輕人類社會在洪災中的損失,已經(jīng)成為亟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然而,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具備降低洪災發(fā)生頻率的能力,對于洪災的防控只能盡可能地減輕其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威脅。所以,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應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社會角度的減災途徑。就洪水災害而言,居民既是承災體,也是減災政策或措施的具體執(zhí)行者,他們減災行為積極性的高低取決于對洪災風險感知大小的判斷[6]。因此,研究我國居民洪災風險感知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對于防洪減災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以及居民對洪災應對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有鑒于此,本文以KAP模型(知識-態(tài)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為研究框架,構建了洪災風險感知評價體系,并對我國居民的洪災風險感知現(xiàn)狀進行了評價;同時,針對提高居民洪災風險感知的措施和方法進行了探討研究,以期為我國居民防洪減災及抗災能力的提升提供參考。
KAP模型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計劃生育和人口研究領域,并在20世紀70年代確立了其在健康行為領域的地位[7]。此后,KAP模型被應用到越來越多的研究領域[8-10]。KAP模型旨在搜集與特定主題有關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是針對特定人群的特定方向問題的代表性研究,為研究受某一問題影響下的人類行為提供一種定性與定量的方法[11]。KAP模型認為,人們的行為會隨著人們知識和態(tài)度的變化而逐漸改變,亦即人們的態(tài)度會隨著知識的積累而發(fā)生變化,然后態(tài)度的改變又會導致行為在某種程度上的改變[12-13]。本研究選用KAP模型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該模型假定個體行為的轉變只受個體知識和態(tài)度的影響,將關注點放在有限可控的研究區(qū)域內,研究內容明確[14];
(2) 對于風險感知影響因素的探究,KAP模型能為其測量搭建一個理論研究框架,提供研究路徑和參考的調查方法評價標準,設計簡單且易于解釋;
(3) 根據(jù)已有研究,個體風險感知的高低受感知主體的知識結構、情感傾向以及行為傾向3個方面的影響[15],這與KAP模型開展的調查內容具有高度的契合度。
KAP模型構建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框架,為評估個體風險感知能力提供了獨特的研究路徑與研究視角(見圖1)。因此,基于KAP模型研究框架以及王書霞[16]、呂金橋[17]等人對游客暴雨災害風險感知的研究成果,從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和洪災行為3個方面構造了我國居民洪災風險感知評價指標體系。
(1) 洪災知識。指居民個體保留、儲存、處理洪災信息的能力。洪災是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居民對洪災知識的了解可能來源于學校教育、新聞信息甚至實踐經(jīng)歷等,洪災知識掌握程度越高對災害的了解程度越高,進而導致感知的敏感性越強,相對于缺乏災害知識的人,更具有正確的風險判斷能力。因此,在進一步細化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礎上,選取了洪災發(fā)生的自然原因(k1)、防災減災知識(k5)、洪災逃生方式(k2)以及緊急處理方法(k3)等相關指標對洪災知識進行評價。
(2) 洪災態(tài)度。態(tài)度是指人們基于自身價值觀和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外界事物的評價和認知傾向。居民的洪災態(tài)度很容易受到洪災知識的影響,對洪災判斷形成固定的評價認知和理解差異,比如具有積極態(tài)度的居民對洪災感知更加敏感,更容易產生減災反應,進而采取更為全面的減災措施以減輕洪災危害程度;反之,消極態(tài)度的居民在災害應對中則顯得悲觀被動。因此,洪災態(tài)度評價主要是選取居民洪災危害的敏感度(A1)、信息關注度(A2、A3)、參與度以及社會信任度(A4、A5)等相關指標。
(3) 洪災行為。行為是指在知識、信念、動機影響下個體產生的外在表現(xiàn)。洪災行為是指居民面對洪災威脅所采取或傾向于采取的風險規(guī)避措施。個體對洪災的知識與態(tài)度差異會產生不同的洪災應對行為,比如具有正確判斷意識的居民更容易形成積極的應對態(tài)度,進而主動采取災害防御措施、參與洪災救助以規(guī)避風險發(fā)生。因此,洪災行為評價主要選取了居民防洪演練的參與度(P1)、洪災應急準備(P2、P4)以及洪災救援行為傾向(P3、P5、P6)等指標。
由于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都是不可直接測量的潛變量,需要借助能直接測量的觀察變量對其進行評價。為此,本文采用能直接回答和測量的問卷調查方式對評價體系中存在的潛變量進行間接測量。借助于上述對洪災知識、態(tài)度與行為選擇指標的分析,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專家的意見,本文分別設置并細化了測度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和洪災行為的問題,并構建了居民洪災風險感知的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評價指標具體設置如下:根據(jù)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與研究目標之間的關系對各層指標進行選取,將居民洪災風險感知作為一級指標,將對洪災風險感知產生影響的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和洪災行為定為二級指標,并根據(jù)二級指標影響因素選取三級指標。二級指標下共細化出了15個三級指標,三級指標以可以直接測量的問題形式表示,具體如表1所示。
圖1 知識、態(tài)度、行為與風險感知的邏輯關系示意Fig.1 Logical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 and risk perception
表1 洪災風險感知評價指標體系Tab.1 Flood risk percep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2.3.1問卷設計
為了獲取我國居民洪災風險感知及其影響因素,問卷共分為4個部分。第1部分是影響洪災風險感知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如性別、年齡、職業(yè)和受教育程度等);第2,3和4部分分別為測量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和洪災行為的相關問題(見表1)。為了方便調查者回答,問卷采用選擇題(單選和多選)的形式進行設計,并依據(jù)李克特五分量表,將表示態(tài)度、影響、損失等程度類的單選題分為5個等級,比如表1中的A1“您認為洪災對您家庭生活的影響程度”的選擇項分別為:影響非常大、影響很大、影響一般、影響很小、不受影響;其他表示判斷類的單選題按照答案對錯設置選項。
對于程度類的單選題賦予分值,在保證每道題滿分為10分的前提下,從高到低依次賦值為10,8,6,4分和2分;其他單選題按照選項重要程度賦予分值;多選題由于各選項重要性相同,因此,每個選項賦予相同的分值2分,多選題得分按照選項個數(shù)進行計分。
2.3.2問卷發(fā)放與回收
網(wǎng)絡問卷調查因具有覆蓋地域廣、受眾人群多、隱私性好以及時效性快等優(yōu)點而在調查研究中被廣泛使用[24]。本次問卷調查采用網(wǎng)絡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問卷星官網(wǎng)為問卷發(fā)放平臺,通過問卷星有償樣本服務及問卷互答服務進行問卷搜集。2017年11月24日至12月5日在問卷星官網(wǎng)上發(fā)放該問卷,累計回收問卷342份。在保證問卷有效性與代表性的前提下,根據(jù)問卷用時監(jiān)控、IP地址重復率以及矛盾項、漏答等剔除無效問卷16份,保留有效問卷326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95.3%[25]。
326份調查樣本的空間分布情況和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分別如圖2和表2所示。
圖2 樣本來源地域分布Fig.2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ample sources
從樣本來源區(qū)域看(見圖2),主要分布在廣東、河南、北京、上海和山東等人口較多的省份和重要經(jīng)濟區(qū),而內蒙古、甘肅等省相對較少,這與我國各省人口數(shù)量以及區(qū)域經(jīng)濟實力的分布基本吻合。從表2可以看出,調查樣本的男女性別的地區(qū)分布基本合理,比例為47∶53;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18~50周歲年齡段,比較符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間我國網(wǎng)民年齡結構,這與樣本中調查者的學歷分布十分契合;職業(yè)分布與學歷分布符合上述區(qū)域特點以及參與網(wǎng)絡調查的受眾特征。總體來說,調查樣本基本符合我國網(wǎng)絡調查受眾的總體特征。2010年年末,我國網(wǎng)民年齡結構構成如下:10歲以下為1.1%,10~19歲為27.3%,20~29歲為29.8%,30~39歲為23.4%,40~49歲為12.6%,50~59歲為3.9%,60歲及以上為1.9%。詳見《第27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情況統(tǒng)計報告》。
表2 居民基本人口學特征Tab.2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問卷題目的設置具有主觀性,采用封閉式的單選和多選的形式便于對調查結果進行定量化處理。因此,需先對調查問卷的各指標進行定量,故利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對各題選項賦予分值,并用綜合評價法確定各題指標權重,運用風險感知指數(shù)公式進行最終的結果處理,通過Excel錄入數(shù)據(jù),并在Excel中進行問卷結果的計算和整理。
在指標評價法中,指標權重賦值是否合理將會直接影響到評估結果的可靠度。本文采用序關系分析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26]。序關系分析法是一種簡單、直觀的確定指標權重,進行多指標綜合評價的方法,兼具定性與定量的優(yōu)勢,在不必通過構造矩陣與一致性檢驗的基礎上,克服了大樣本計算的復雜性[27]。序關系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系數(shù)的步驟描述如下。
首先,根據(jù)各指標對目標層的貢獻率,邀請該領域的專家對相鄰指標之間的重要性進行判斷,引入?yún)⒖伎潭缺?見表3)。
表3 相鄰指標相對重要程度賦值Tab.3 Relative importance rating of adjacent indicator
其次,在相鄰指標相對重要性判斷的基礎上計算出各指標權重,公式如下:
(1)
Wk-1=Wkrk
(2)
式中,wn為第n項的權重;n為第n個指標;ri為相鄰指標重要程度的賦值;k=n,n-1,…,3,2。
最后,通過序關系分析法確定的各層級指標權重見表1。
風險感知指數(shù)用以評價在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和洪災行為影響下的居民洪災風險感知的得分情況,得分越高,表明洪災風險感知越強;得分越低,則表明風險感知越弱[28]。風險感知指數(shù)計算公式如下:
(3)
式中,RPI(Risk Perception Index)表示風險感知指數(shù);Wj表示第j層的權重,j表示第j層(即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和洪災行為);i表示第j層第i個指標;Qik表示第i個指標中選擇第k個選項的人數(shù);n為第i個指標中選項的個數(shù);Cik表示第i個指標中第k個選項的分值;T為最終有效問卷的總人數(shù);Wij表示第j層第i個指標的權重。
本文利用調查數(shù)據(jù)的標準差與均值之間的關系來確定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洪災行為以及洪災風險的等級標準[29]。具體過程如下。
首先,對收集的問卷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從而獲取了326個被調查者的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洪災行為得分情況;利用公式(3)計算出調查樣本的洪災風險感知得分。其次,分別計算或統(tǒng)計調查樣本在知識、態(tài)度、行為和風險感知各項得分的均值、標準差、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后,按照均值(MV)與標準差(SD)的關系,將被調查者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以及風險感知得分結果劃分為低、中和高3個等級[21]。等級劃分的具體標準如下:
(1) 如果調查樣本得分低于均值與1個標準差的值(即:樣本得分 (2) 如果調查樣本得分高于均值與1個標準差的和(即:樣本得分>MV+1SD),則調查樣本處于高水平; (3) 得分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之間的(即:MV-1SD≤樣本得分≤MV+1SD),為中等水平。 表4為居民洪災各部分得分等級的劃分標準。 根據(jù)表4等級劃分標準和所得到的洪災知識數(shù)據(jù)計算可知,調查樣本中具有高、中和低洪災知識的居民分別為53,225人和48人,分別占總調查樣本的16.26%,69.02%和14.72%??傮w而言,居民的洪災知識處于中等水平,處于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居民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對具體問題的進一步分析可知(見圖3): 表4 居民洪災各部分得分等級劃分Tab.4 Classification of scores of various parts of residents′ floods questionnaire 圖3 居民洪災知識得分Fig.3 Resident′s flood knowledge score (1) 居民在K1“您認為引發(fā)洪災的因素有哪些”和K3“洪災中最安全的飲用水源”得分較低,分別為4.87分和5.14分。對于引發(fā)洪災的原因認知只停留在強降雨和堤壩潰決上,且大部分居民不清楚洪災中最安全的飲水源。 (2) 居民在K4“在河流上游恢復植被,是否有利于減輕洪災隱患”得分最高,為9.33分,可見居民對于一般的常識問題有正確的判斷,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在河流上游植被保護有利于減輕洪災隱患。 (3) 當被問到稍微專業(yè)的洪災知識時(K2:突遇山洪最佳的逃生方式),居民的平均得分為7.40分,略低于在基礎問題上的得分,這表明居民對專業(yè)洪災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基礎知識稍弱。 根據(jù)表4中洪災態(tài)度等級劃分標準可知:調查樣本的洪災態(tài)度在高、中、低等級的居民人數(shù)分別為53,216人和57人,分別占樣本比重的16.26%,66.26%和17.48%。從居民洪災態(tài)度的平均得分圖(見圖4)可以看出:居民在洪災態(tài)度各題的得分波動范圍小,整體得分趨于穩(wěn)定,除A5題外,其余指標得分都處于中等的水平,居民對待防洪減災基本持較為積極的態(tài)度。比如: (1) 在A1“若發(fā)生洪災,您認為是否會影響您家的正常生活”中,居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洪災的發(fā)生將無法避免地給家庭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2) 在A2“是否同意防災減災都是政府的事情”中,有268人(82.21%)持否定態(tài)度,居民在該部分的得分較高并且表現(xiàn)出愿意配合政府工作的意向,他們認為防洪減災不只是政府等公共部門的職責,也需要政府與個人相互協(xié)作,愿意采取相關措施去降低或者消除存在的洪災隱患。 (3) 在A3題“其他地方發(fā)生洪災時”,有205人(62.88%)表現(xiàn)出較為關心的態(tài)度。 (4) 居民在A4“您認為本社區(qū)是否有必要開展洪災演練”的得分最高,為8.94,表明居民有強烈要求社區(qū)在防洪減災中開展洪災應急演練的意愿。 (5) 而在A5“您對本社區(qū)的防災減災信任程度”中得分較低,為6.10,可見社區(qū)的防災減災工作并不能使居民達到滿意,導致居民在本社區(qū)的防災減災信任程度的得分水平偏低。 圖4 居民洪災態(tài)度得分Fig.4 Residents′ flood disaster attitude score 根據(jù)圖5洪災行為等級劃分和各樣本得分情況可知,居民洪災行為處在低水平的有52人,占比為15.95%;中等水平有225人,占比69.02%;高水平為49人,占比15.03%。 (1) 居民在P1“您參加防洪演練的次數(shù)”、P2“您家中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兩題得分較低,分別為3.61和5.31,僅有105人(32.2%)參加過防洪演練,且只有16人(5%)回答家中有充足的應急物資儲備。這說明大部分居民缺乏在洪災演練中學習和培訓的機會,缺乏真正參與到災害救援中的經(jīng)歷與感受。由于居民本身對洪災的知識掌握程度較為一般,且很少有居民參與過洪澇演練,因此也導致居民缺乏儲備應急救援物資,比如藥箱和食品等方面的意識。 (2) 居民在P3“若政府發(fā)布洪災預警,您傾向于采取的做法”和P5“若您發(fā)現(xiàn)所在社區(qū)存在洪災隱患,您將采取的做法”兩題得分最高,均為8.56分。說明當洪災真正要發(fā)生或者對居民產生威脅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最為安全的措施以保護自身和家庭安全,也愿意在社區(qū)出現(xiàn)防洪隱患的時候采取積極的措施,如告知當?shù)卣块T、媒體、社區(qū)等去解決洪災的隱患問題。 (3) 在P6“您是否愿意向政府繳納防洪資金”的回答中,居民也表現(xiàn)出積極的行為傾向,愿意與政府共同致力于洪災的治理。 此外,約有90%(293人)的居民購買了社會保險(P4),說明更多的人具有保護財產和自身安全的風險意識,一旦遭遇洪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災害對家庭的損失。 圖5 居民洪災行為得分Fig.5 Residents′ flood disaster practioce scores 由表4的風險感知等級劃分標準和樣本風險感知得分可知:調查樣本中風險感知處于低水平的有150人,占總調查樣本的46.01%;處于中等水平的有119人,占比為36.50%;處于高水平的有57人,占比為17.48%。整體而言,調查樣本中洪災風險感知處于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居民較多,占比高達82.51%。由此可見,我國居民對洪災的認識程度一般,對洪災風險敏感度并不高,洪災風險感知水平整體不高。 本文以KAP模型為理論框架,從洪災知識、洪災態(tài)度與洪災行為3個維度出發(fā),構建了我國居民洪災風險感知的評價指標體系,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居民洪災風險感知現(xiàn)狀展開調查。在此基礎上,對我國居民的洪災風險意識進行了評價,根據(jù)評價結果,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結論。 (1) 我國居民在洪災知識、態(tài)度、行為和風險感知方面整體水平均不高,多處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其平均得分分別為6.28,7.84,6.45分和7.83分。具體而言,居民對洪災基礎知識有正確的把握,而對專業(yè)知識知之較少。 (2) 在對待洪災態(tài)度方面,居民表現(xiàn)出了對洪災信息的積極關注和對政府開展防災減災活動的積極支持,但對社區(qū)的防洪減災能力存在懷疑。 (3) 在洪災行為部分,接受過洪災應急演練的居民占比很低,且絕大多數(shù)人并不會在家中儲備充足的應急物資,但在洪災真正威脅自身時,會采取最為安全的保護行為。 根據(jù)調查結果與研究結論,提出了以下可以提高我國居民風險感知水平的策略。 (1) 政府應加強對居民的洪災風險知識教育,讓風險意識和洪災知識深入人心。適時開展洪災宣傳講座、播放洪災風險宣傳片、組織洪災應急演練等活動;幫助居民建立相對完善的洪災知識體系,提高居民洪災風險意識。 (2) 社區(qū)應參與洪災風險的防控工作,做好防災減災準備。社區(qū)不僅是居民生活聚居的休息場所,同時也是防災減災中最前沿的陣地。社區(qū)規(guī)劃與發(fā)展需符合風險社會的發(fā)展前景,將洪災風險納入社區(qū)應急工作當中,結合本社區(qū)特征制定科學有效的洪災應急預案,加強應急基礎設施建設、購置應急物資、定期排除洪災安全隱患,將社區(qū)建設成居民能夠充分信賴的安全區(qū)。 (3) 居民個人應積極關注洪災信息、學習防災減災和抗災知識。居民在閑暇之余可以多去關注政府有關災害信息的宣傳,了解政府關于洪災預警的方式與渠道、洪災中的逃生方式與救援方措施;通過書籍、報紙雜志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等方式了解洪災知識,有針對性地調整原有錯誤的防災減災行為。3 結果分析
3.1 洪災知識
3.2 洪災態(tài)度
3.3 洪災行為
3.4 洪災風險感知
4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