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同仁堂”是國內(nèi)久負盛名的老藥鋪,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至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圍繞著“同仁堂”的字號使用,“同仁堂”商標權利人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同仁堂公司),將擅用“同仁堂”字號的中華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同仁堂科技公司)訴至法院。
事情的起因,源于同仁堂公司發(fā)現(xiàn)同仁堂科技公司在其公司網(wǎng)站的頁面上標有顯著的“中華同仁堂”標識,并在位于江蘇常州的中藥店鋪里的店招、牌匾、楹聯(lián)上突出使用“同仁堂”字樣及懸掛相關的宣傳照片和招貼畫。
同仁堂公司認為,一方面,“同仁堂”早已是馳名商標,具有極強的顯著性,同仁堂科技公司在其網(wǎng)站和店鋪內(nèi)外設置“中華同仁堂”標識,而且故意在字體、店鋪裝飾、企業(yè)歷史和文化等多方面對同仁堂公司進行模仿,惡意地損害了同仁堂公司作為商標專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及“同仁堂”馳名商標所代表的商譽;另一方面,同仁堂科技公司還進行虛假宣傳,自我標榜為“正宗本源”,同時又對同仁堂公司進行貶低、詆毀,意在公開散播同仁堂公司“不正宗”的錯誤信息,誤導公眾,損害了同仁堂公司的企業(yè)聲譽和形象。
對于“同仁堂”字號和商標的價值承載,同仁堂公司表示,“同仁堂”既是同仁堂公司的注冊商標也是同仁堂公司的商號,它承載著同仁堂公司在長達340多年的企業(yè)歷史中所積累的深厚商譽。
根據(jù)史料記載,清康熙八年(1669)樂顯揚創(chuàng)辦同仁堂藥室,1954年同仁堂率先實行了公私合營。
1983年3月1日,北京同仁堂制藥廠申請注冊了第171188號注冊商標,核準使用于中藥商品上,2002年6月7日,注冊人名稱變更為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后經(jīng)續(xù)展,至今合法有效。
1989年11月8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89)商標字第29號文件《“同仁堂”屬馳名商標應予特別保護》稱:“‘同仁堂’商標源于北京同仁堂藥店,該店始創(chuàng)于1669年,是一家國內(nèi)外知名的老字號藥店,距今已有320年的歷史。‘同仁堂’商標與同仁堂藥店也共同度過了320年的歷史,由于凡是同仁堂藥店的藥品和藥膳都標有‘同仁堂’字樣,所以,‘同仁堂’既是有名的老字號,也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老商標。‘同仁堂’藥品和藥膳以其‘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著稱于世,它不僅深受中國消費者的喜愛,而且還遠銷到日本、美國、加拿大、南朝鮮、澳大利亞、香港、澳門、新加坡等16個國家和地區(qū)。雖然,‘同仁堂’在《商標法》頒布的1983年正式注冊,但從整個歷史和現(xiàn)實來看,‘同仁堂’商標確屬馳名商標。‘同仁堂’作為馳名商標,應受到特別保護?!?/p>
2000年6月1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議字(2000)第31號文件《對政協(xié)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888號提案的答復》及工商議字(2000)第35號文件《對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238號建議的答復》稱,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創(chuàng)建于1669年的同仁堂藥室發(fā)展而成,屬于歷史悠久、字號馳名的企業(yè);該企業(yè)中藥商品上的注冊商標“同仁堂”,于1989年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對“同仁堂”字號切實加強保護,并將該商標列入2000年度的《全國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在全國范圍內(nèi)進行重點保護。
2006年,商務部認定注冊商標同仁堂牌為“中華老字號”。
2006年,國務院確定同仁堂中醫(yī)藥文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案件爭議的焦點有二:一是同仁堂科技公司是否侵犯了同仁堂公司涉案商標權;二是同仁堂科技公司是否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該案由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進行二審,法院二審認為,同仁堂藥鋪是享譽數(shù)百年的老字號店鋪,故“同仁堂”這一品牌為廣大消費者所熟知。同仁堂科技公司單獨使用“中華同仁堂”或“同仁堂”文字,必然引起消費者將其與同仁堂公司產(chǎn)生誤認,從而對兩者提供的商品(服務)來源產(chǎn)生混淆,既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損害了同仁堂公司的合法權益,對此同仁堂科技公司同樣應該知曉。在此情況下,同仁堂科技公司仍在網(wǎng)頁和常州設立的店鋪中使用“中華同仁堂”或“同仁堂”文字,顯屬故意攀附同仁堂公司及其第171188號注冊商標的聲譽,有違誠信原則,應予禁止。同仁堂科技公司在其設立的網(wǎng)站及店鋪中使用“中華同仁堂”標識,構成對“同仁堂”這一字號的突出使用,這一使用方式客觀上起到了標識商品(服務)來源的作用,會導致消費者誤認為其與同仁堂公司存在某種特定聯(lián)系,由此認定,同仁堂科技公司構成對同仁堂公司涉案注冊商標權的侵害。
同時,同仁堂科技公司在與“同仁堂”這一老字號毫無關系的情況下,在對外商業(yè)經(jīng)營中進行誤導消費者的品牌宣傳推廣,并在沒有充分事實依據(jù)進行證明的前提下,公開發(fā)表可能損害同仁堂公司商譽的言論,已經(jīng)構成了虛假宣傳和商業(yè)詆毀,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
同仁堂科技公司不服,隨后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審申請,最高院認為二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裁定駁回了同仁堂科技公司的再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