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冬梅
摘 要: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人格健全的重要時期。書法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著直接的作用。它對學生意志的培養(yǎng)、情感的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形成、意志的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都有微妙的影響。
關鍵詞:書法教育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8-0-01
從小學階段開始,教育小學生繼承漢字文化,書寫漢字文化,是學校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良好的漢字書寫不僅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也是學生文化素質的重要標志。因此,加強小學生的書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這是擺脫應試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書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質教育是提高教育各方面質量的教育的模式。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人格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學生們的德、智、體三個方面的發(fā)展。素質教育是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諸育的有機組合。書法教育是中小學生培養(yǎng)基本寫作能力、欣賞書法藝術的重要途徑。[1]這也是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培養(yǎng)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如何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趣味,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一項重要舉措。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以漢字為重要載體的書法教學不僅是一種美的教育,而且具有全面的德、智、體、美的作用。[2]
書法教育的載體是書法,書法是一門藝術,書法教育是學生德育和美育的兩大任務,在素質教育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面向整體,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個性”。書法教育從各個方面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這些特點。書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著素質教育的部分特征的同時,也反映了藝術教育的特殊作用。
二、書法教育具有很強的育德功能,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書法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哲學、審美追求、聰明才智和思想情感,書法是一門反映民族生命的特殊藝術,是人與自然和諧所特有的文字藝術,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
書品也是人品,現代社會最講做人,而書法則將身正、筆正、心正進行了特別的強調,它強調書品和人品的統(tǒng)一。李瑞環(huán)同志就曾強調過要“規(guī)規(guī)矩矩寫字,堂堂正正做人”。清末書法藝術家,楊守敬曾說:“學習書法,一務品高,二求學富,三須藝嫻?!薄捌犯摺币彩且环N高尚的品格。書法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或超邁或流俗,最終取決于書法家品格的高低。從古至今,有王羲之、顏真卿、鄭板橋等等。書法家都是以品高而書傳后世的。在書法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的歷史文化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寫作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寫作本身,它可以完全上升到民族文化的感受和認知。
書法不僅具有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因素。在教學中注意這些因素,并將其適當融入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使書法教育起到無聲的德育作用。
三、書法教育具有開發(fā)小學生智力的功能
臨摹有助于小學生觀察力和記憶力的培養(yǎng)。書法教育離不開對范本的模仿。在模仿中,內涵充滿了情感與技巧、布白與線條、個體與整體、傳承與創(chuàng)新等諸多關系。[3]臨摹書法作品,通過對范本的結體、章法的觀察,使之能體會出每一筆畫用筆的精到之處,感悟到間架的精巧之法,領悟出通篇書法的氣韻。觀察一幅作品則應注意布局安排、字的結構,及每個字的筆劃、字與字的關系、筆法等等,這當然也要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順序系統(tǒng)觀察,才能做到全面、周密、細致,發(fā)現特點,否則隨意瀏覽,將一無所獲。臨摹的訓練,學生養(yǎng)成了觀察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其智力的發(fā)展。
有些學生不善于記憶,更不能用記憶知識來解決新問題,“背臨”的訓練恰恰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背臨的過程是書體在頭腦中再認和回憶的過程。當我們背臨時,用哪個字,就要出現哪個字的表象。俗語說:“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睂憰ㄒ彩沁@樣,頭腦中沒有正確的美的字跡表象,當然寫不出正確的美的字跡。我們評價臨摹的像與不像其實是評價記憶的能力,只有通過反復的字跡復活才能提高書法水平和記憶能力。
通過學習書法能夠提高觀察力,增強記憶力,使思維更敏捷,想象更豐富,而這四個方面正是智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學習書法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
四、書法教育是藝術教育,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書法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具有很高的品位。它根植于中華民族肥沃的土壤中。經過數千年的風雨,它已經長成了一棵常青樹。它反映了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代人民的審美追求。它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藝術舞臺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它的作用也從開始的實用性轉變?yōu)闈M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面對它,我們在接受書法藝術教育時,逐漸擺脫了功利的目的。我們得到的是情感的培養(yǎng)和靈魂的凈化。[4]
書法教育的特殊功能與其特殊性有著直接的關系。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不僅與中國獨特的文字有關,而且與中國人民獨特的精神文化有關。書法藝術教育是以書法作為一種特殊藝術的審美發(fā)展為核心,必然得到其他美學所不具備的東西。書法本身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因素。它包含了畫質的美,線條的美,形狀組合的美,神采氣韻美、章法布白美、節(jié)奏的美,形式的美,以及獨特風格的美。
書法使學生獲得了必要的審美知識。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秩序和結構的審美觀念,從自然界錯綜復雜的外表中提取最基本的內涵,從結構中系統(tǒng)地組織,并從這些現象中思考中國人的社會觀。對于學生認識到秩序秩序不僅是一門美學學科的課題,而且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對學生的認識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楊江南.教學反思:高分與素質并重的學習方法[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2]胡長春.中國書法與古文字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15.
[3]黃建新,袁銘翼.豐富書法教育內涵 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J].遼寧教育, 2017:24.
[4]尹少淳.文化·核心素養(yǎng)·美術教育--圍繞核心素養(yǎng)的思考[J].教育導刊(上半月),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