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上瀛在總結(jié)前人琴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古琴演奏的二十四個審美范疇,成書《溪山琴況》。其中,“宏”與“細”兩況看似互不關聯(lián),實則互相補充,共同構(gòu)成了琴音之古雅風格?!昂隂r”以“琴音若不宏大就不能表現(xiàn)出古雅的風格”的主旨結(jié)合“細況”所認為的“琴音的奧妙在絲毫之際,意韻存在于幽邃之中”的主旨,共同營造了“宏遠之音,細眇之意”的意境。
【關鍵詞】《溪山琴況》;宏況;細況
【中圖分類號】J60?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溪山琴況》成書于崇禎十四年,是我國古琴藝術史上公認的巨作。徐上瀛仿造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形式,以北宋琴學家崔尊度提出的“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的宗旨為旨歸,在總結(jié)前人琴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古琴之音所涵蓋的二十四個審美范疇,即“二十四況”。本文針對《溪山琴況》中的“宏況”與“細況”,分析它們各自呈現(xiàn)出來的特點以及由它們共同營造的獨特意境。
一、一曰宏
《溪山琴況》之“宏況”開篇即說曲調(diào)如果缺乏寬宏的氣度就不能表達出古雅的品格,所以首先必須使琴音宏大?!墩f文》釋“宏”:“屋深響也?!倍斡癫米⒅骸拔萆钜病!萆钫?,其內(nèi)深廣也”至此,“宏”與“深”之間似有聯(lián)系?!兑住は缔o上》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后人簡化為“極深研幾”,也即深刻細致地鉆研,意蘊玄妙、深奧。宏況繼而指出,古琴既然是廟堂大雅之器,其聲調(diào)難道不正是要宏闊曠遠嗎?宏闊曠遠之音也就是要求琴音具有玄妙、深奧之意。由此可見,宏況的精髓在一“深”字。問題是宏況如何將古琴演奏與“深”結(jié)合呢?
首先其指深。宏況提出剛開始彈琴,就應該在樂曲中展現(xiàn)舒張沖和、閑雅適意的氣度。因此,猱、綽等指法的運用都必須極深刻細致,這是出于對音調(diào)的考慮。徐上瀛說宏遠的音樂孤高和寡,難以吸引聽眾,慢慢地就會流變?yōu)榻暁?,由此導致對古調(diào)的背離,學琴的風氣也會日漸薄弱。所以,只有在指法上下功夫,使指法做到深刻細致,下指達到寬裕純樸,手指在琴弦間往來時松展鼓蕩,運指放縱自如,音樂和思緒才能同時歡欣舒暢、清越雋永,并以此扭轉(zhuǎn)琴音的江湖習氣,回歸宏大;其次其情深。這是將“宏況”與“細況”比較而言的。宏況提出如果一味追求宏大而遺失細小,樂曲中的情感就無法充分表現(xiàn);如果一味追求細小而遺失宏大,那么樂曲中的意緒就不能舒展暢達。兩者本來就應該相輔相成,不能有所偏廢?!抖Y記·樂記》云:“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樂,是從音生產(chǎn)的,它的根源在于人心感應外界的事物。人心感于物而產(chǎn)生的樂不應該只偏向于一方面,應該在合于道義的基礎上顧及方方面面的情感。宏況所說彈琴之人必須胸懷坦蕩,然后才能合于雅正之調(diào),而畏縮拘束的人,是很難領悟其中的道理的,這也是要求彈琴之人首先要曠達情深;最后其意深。宏況提出琴既然是廟堂大雅之器,其聲調(diào)難道不正是要宏闊曠遠嗎?在我國古代,音樂向來是調(diào)節(jié)民心的工具?!抖Y記·樂記》就記載禮義用來引導人們的心志、音樂用來和同人們的聲音、政治用來統(tǒng)一人們的行止、刑法用來防止人們的奸邪?!皹贰钡墓δ芘c“禮”“刑”“政”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用來統(tǒng)一民心進而使社會安定和諧、天下大治的。既然古琴是在廟堂演奏的大雅之器,其旨意必深遠,其聲必宏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規(guī)訓天下萬民。
二、一曰細
《溪山琴況》之“細況”談到音樂的細膩微妙之處要在節(jié)奏的轉(zhuǎn)換中得見。古琴演奏剛起調(diào)時應該和緩,然后慢慢地敷演展開,順次變化,進而轉(zhuǎn)入細微且不易察覺的節(jié)奏之中?!墩f文》釋“細”:“微也。”段玉裁注之:“微也。微者,眇也。眇,今之妙字。”可以說,細況要旨全在一“眇”字,問題是如何做到“細眇”?
首先要在指法上做到細眇。細況提出下指要達到細致周密,然后取音如同從蠶繭中抽絲一般細膩不絕,讓人產(chǎn)生可意會卻難以接近的距離感,這就是指法上的“細”。徐上瀛在此提到彈琴時指法猶如蠶繭抽絲,切不可毛躁慌亂。因為彈琴時指法若不縝密細致,很容易造成出音松散且無韻味,甚至產(chǎn)生走音等問題。他在“細況”后半段說初學者往往一接觸琴弦就急急忙忙手不能定,好像一聲中要他稍停一口氣也不能夠,一句中要他把一個音表現(xiàn)得細膩也做不到。由此可見,節(jié)奏中的細眇是很難把握的,彈琴之人須做到氣定神閑,下指時細細琢磨蠶繭抽絲之感;其次是情感上要領悟細眇。細況提出彈琴之人在處理每段章節(jié)、樂句的轉(zhuǎn)換之時,尤其不可潦草馬虎,一定要將注入琴音之中的情感緩緩抽取而出,其指法細膩宛如采摘一朵嬌艷欲滴的鮮花,切不可倉促急躁,破壞了琴曲一以貫之的美感。當彈琴之人能夠?qū)⒄浊拥拿總€音符都處理得細膩傳神時,聽眾與琴師便可同時感受到琴音中蘊涵的無限滋味,甚至能夠細細玩味其中的自在奧妙,品味不盡。在徐上瀛看來,彈琴之人只有先在情感上領悟“細眇”,才能在演奏之時讓整首琴曲傳達出“細眇”之音;最后是意旨上要達于細眇。一場古琴演奏要想表達出古雅的風格,運指的思慮周祥必不可少,但最重要的還是“神思深遠”,這也是細況的主要意旨所在。問題是如何做到“神思深遠”?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考察中國美學關于審美體驗的論說。中國審美體驗講究“游”,在具體的審美活動過程中又可表現(xiàn)為目游、神游、心游、逍遙游。這種“游”要求審美之人融通全身感官,突破身心界限,物我界限,時空界限,進而順應體悟宇宙的本質(zhì)。落實到古琴演奏中,就是要求彈琴之人體悟天地之奧妙,將自身的思緒融入琴弦的顫動中,感受章節(jié)、樂句轉(zhuǎn)換之處的細微差別,領悟琴音中的無限滋味,進而求得神思深遠。追求神思要求演奏者拋開自身的有限性,不將自己對天地的體悟局限于琴桌一隅,而是“游于弦”“游于音”“游于意”。
三、宏遠之音,細眇之意
徐上瀛在細況中引韓愈詩:“昵昵兒女語,恩恩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贝嗽娛琼n愈聽穎師彈琴所作。相傳穎師自印度而來,彈琴的技藝十分高超,演奏時別有韻味,遠近聞名。徐上瀛何以在細況中引此詩呢?原因在于這兩句詩恰到好處地闡釋了“宏況”與“細況”的關系。
古琴乃清廟明堂之器,這一特點使它務必奏出宏闊曠遠之音。但音樂畢竟來自于人心感于物,因此,它除了具有宏闊曠遠的特點外還理應帶有細眇情感的表達?;诖耍粓龊玫墓徘傺葑鄳搨鬟_出陰陽合和、剛?cè)岵?、宏細相兼之感。首先,論二者在指法上的互動關系:宏況要求下指寬裕純樸,手指在琴弦間往來寬松鼓蕩,運指求一放縱自如;細況要求下指細致周密,取音猶如繭中抽絲,切不可毛躁慌亂;其次,論二者情感上的互補關系:“宏況”要求彈琴之人胸懷坦蕩,合于雅正之調(diào);“細況”要求彈琴之人領悟細眇之意,演奏時傳達杳渺之音;最后,論二者意旨上的互融關系:“宏況”要求意旨深遠,聲音宏大,規(guī)訓天下萬民;“細況”要求意旨細眇,神思深遠,“游”于天地宇宙。
跳出指法,情感,意旨的范圍來分析“宏”“細”二況便可見出徐上瀛引韓愈二句詩的精妙之處?!瓣顷莾号Z,恩恩相爾汝”即琴音剛起,其聲柔和細弱,婉轉(zhuǎn)輕盈,像一對年輕的少男少女在靜悄悄地溫柔細語,傾訴彼此心里的愛慕之情,仿若一首美麗的情詩。“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奔辞俾暭ぐ焊呖?,像是萬馬載著勇士奔赴沙場,剎那間刀劍齊鳴,悲慘壯烈。琴音之高妙,在于可急可緩、可柔克剛、可宏可細,節(jié)奏拿捏全在彈琴之人心中所感所悟。故雖是同一支曲子,因演奏之人不同,其風格也不同,就算是同一人演奏,因每回心緒不同,其出音也不盡相同。因此,一個好的琴師一定要在彈指之間將自己對于琴曲的感悟表達出來,讓聽眾體驗到其內(nèi)心宏大的音樂宇宙。一場美妙的音樂會,除卻演奏之人自身的情感傳達外,還需要聽眾的積極配合。穎師彈琴將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傳達出來,韓愈接受到了這些音樂符號的信息,并把這些音樂符號與自身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進而擴展成為一幅幅看似互相矛盾卻格外合乎情感表達的畫面。這些場面都出自于韓愈對世界的體悟,這體悟又與穎師的琴音交織在一起,進而與穎師的情感交織在一起。韓愈最后打斷了穎師的演奏,他以冰與火的高峰體驗形容古琴之音帶給他的感受,猶如冰火置腸,濕衣淚滂滂。
參考文獻
[1]胡平生,張萌(譯著).禮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7.
[2](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M].杭州:古籍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羅詩嫄,貴州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美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