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豐老翁八十八,頭鬢眉須皆似雪。
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
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致折何因緣。
翁云貫屬新豐縣,生逢圣代無征戰(zhàn)。
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
無何天寶大征兵,戶有三丁點一丁。
點得驅將何處去,五月萬里云南行。
聞道云南有瀘水,椒花落時瘴煙起。
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別爺娘夫別妻。
皆云前后征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
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將大石錘折臂。
張弓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揀退歸鄉(xiāng)土。
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
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
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
應作云南望鄉(xiāng)鬼,萬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聽取。
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黷武。
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
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
(選自《白居易詩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版)
本詩和《賣炭翁》同出于《新樂府》,創(chuàng)作手法和思想傾向接近。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說“首章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強調寫詩要首尾照應和卒章顯志,本詩很好地貫徹了這一創(chuàng)作思想。更可貴的是,作者毫無避忌地將矛頭指向統(tǒng)治者,表現(xiàn)出了“鐵肩擔道義”的勇氣。
1.《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寫出了賣炭老人艱苦的生活和復雜的心理。本詩也有類似的語句,請找出來。
2.全詩大部分用老人的口吻進行第一人稱敘述,有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