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太刀魚
陽篇講述了驅(qū)鬼祈福的陰陽師,陰篇我們來了解—下陰陽師的對頭——日本妖怪?!鞍俟硪剐小边@個詞在日本最早出自宇治拾遺物語——修行者百鬼夜行仁逢喜事,隨后日本“說話”這一藝術(shù)形式中產(chǎn)生了比較完整的描述百鬼夜行的作品,然后繪畫戲劇中逐漸出現(xiàn)對百鬼夜行的演繹。
講述百鬼出處之前,不得不先提—下日本宗教文化的特點,古代日本宗教文化經(jīng)歷了漫長的多宗教融合過程。在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信仰保護自然的各種神靈——日本創(chuàng)世神話中,參與造化的神多達三位,之后又有掌管泥沼、植物發(fā)芽、生成萬物等的七位神祗。因此日本民族傾向于舉行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來緩解人與自然的矛盾,正所謂“萬物皆有靈”。之后融入的儒家思想強化了祭祀祖先的概念,佛教思想則強調(diào)了輪回轉(zhuǎn)世。
日本的神怪傳說中,對“萬物皆有靈”的泛神信仰幾乎發(fā)揮到了根致。日本神道中有“八百萬神靈”的說法,原生信仰中將山川草木皆視為神:比如《陰陽師》中的式神惠比壽,就是日本漁民信仰的海上守護神和航運商業(yè)神。再比如傳說中舊歷七月晦日或新月置業(yè)出現(xiàn)在海岸線外的“不知火”,則被認為這是龍神出行的燈火。出現(xiàn)不知火的日子,海域附近的漁村都禁止出漁。除此之外,日本有獨特的“付喪神”文化,在日本妖怪傳說中,很多妖怪都是舊器物日久成精。在中國能夠成精的往往都是刀劍這類寶器,然而在日本付喪神都是大家日常用到的器物,像是紙傘、草鞋、硯臺一類的。
奈良時期,中國文化和佛教思想大量傳入日本,關(guān)于鬼怪的含義也逐漸豐富起來。比如起源自中國的天狗,他在日本傳說中的形象是大紅臉、高鼻子,身材高大且背生雙翅,穿著修驗僧服、高齒木屐,手持團扇。這一形象最初來自古日本神祗猿田彥命,后來被佛教附會成有佛性但是無法升入天道的修行僧變化而來。同時日本天狗又有山神信仰的成分在里面,比如教會了源義經(jīng)武功和兵法的鞍馬山山神“鬼一法眼”就是善良天狗的代表。再比如鬼怪殺生石被描述成一種毒石,會讓途徑的鳥獸紛紛死亡。在日本傳說中,殺生石的前身玉藻前,最初名為藻女被天皇寵幸,后來被查出是千年九尾妖狐所化,從而被天皇下令擊殺。是不是跟九尾妖狐妲己的傳說非常雷同?
當然日本也有很多自古至今傳說的妖怪,他們多產(chǎn)生自地方怪談,逐漸因為離奇的身世而被廣泛認同,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妖怪?!把┡?,早歸家”是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的古話,傳說中雪女寄住在深山之中,有著令人驚羨的美貌,她常常將進入雪山迷路的男子吸引至深山中,通過接吻將其凍死。同樣喜歡拉人赴死的妖怪還有跳橋自殺的橋姬,蜘蛛幻化而來的絡(luò)新婦等等。當然這些傳說中的妖怪也不全是厲鬼,比如能給人帶來財運的座敷童子、喜歡聽人講故事的青行燈喜歡和小朋友玩耍的河童、跑到陌生人家里亂吃亂拿的滑頭鬼等等。
正如陽篇中提到的,平安時代是妖怪文化的鼎盛時期,正是在這一時期,陰陽師的存在和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使得妖怪文化從民間文化逐漸演變成為大眾所承認的主流文化。平安時代開始,妖怪們首次出現(xiàn)在畫卷中,例如《辟邪繪》《六道繪》等。而被認為是日本妖怪畫鼻祖的《百鬼夜行繪卷》則產(chǎn)生自隨后的室町時代,畫師土佐光信在其中加入了付喪神的形象。到了江戶時代,閱覽展現(xiàn)妖怪文化的繪卷已經(jīng)成為各階層人民的日常娛樂。其中狩野派畫師鳥山石燕同時精通俳句,他搜集了散落民間的妖怪傳說,完成了《畫圖百鬼夜行》《今昔畫圖續(xù)百鬼》《今昔百鬼拾遺》《畫圖百器徒然袋》四冊妖怪畫卷,確立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日本妖怪的原型。在當代研究日本妖怪最出名的,要屬日本妖怪漫畫鼻祖一“妖怪博士”水木茂,他親手繪著了《日本妖怪大全》,此書收錄了764種日本妖怪,堪稱日本妖怪圣經(jīng)。
TIPS:降妖童子的形象
日本民間傳說喜歡把能降妖伏魔的英雄描述成小孩兒形象,除了下面要介紹的這三位,民間傳說中還有“拇指太郎”、“豆太郎”等,當代動漫中《三眼神童》《龍子太郎》的主人公、《七龍珠》中孫悟空、宮崎駿動畫中的主人公大都是以孩童形象出現(xiàn)。
桃太郎
桃太郎是日本民間傳說中著名的童子形象,傳說他從桃子中誕生用糯米團子收服了白狗、猴子和雉雞,與三個伙伴一同打敗了鬼城中的妖怪。桃太郎的歷史原型,是日本古代大將吉備津彥命。朝鮮半島的百濟國覆滅之后,王子溫羅率手下在日本南部一座懸崖峭壁上建立了易守難攻的“鬼城”,屢未建功的天皇最后派了大將吉備津彥命來攻打鬼城.為了躲避檑木落石.津彥命讓手下仰射敵營,結(jié)果鬼城太高超出射程,最終津彥命派出一支精銳的小分隊攀巖迂回敵后,擊傷溫羅奠定勝局。
金太郎
金太郎(Kintaroo),是源賴光手下“賴光四天王”之一坂田金時的幼名。賴源光和手下的四天王在平安時代都有藿讓鬼神喪膽的威名。四天王中渡邊綱就是切掉“羅生門之鬼”茨木童子手臂的那個男人.卜部季武一生最負盛名的事是破除了姑獲鳥的障眼法,而碓井貞光精通巫術(shù),在酒吞童子退治中也有不俗的表現(xiàn)。傳說金太郎原本是被遺棄山中的嬰兒,被妖怪山姥收養(yǎng)長大。從小與大熊相撲為戲,讓金太郎成為了力大無窮的少年。在桃太郎的故事里.金太郎是桃太郎的好伙伴,是手持鉞(大斧)的五方五土之神。關(guān)于他的傳說主要記錄在《今昔物語集》中。日本著名動漫《銀魂》中主人公的名字也是惡搞了坂田金時。
—寸法師
在室町時代,日本流行被叫做“御伽草子”的大眾文學,“草子”顧名思義就是記載在草紙上的故事,與之對應(yīng)的是平安時代流行的宮廷文學?!坝げ葑印毕矚g杜撰宮廷逸聞也不乏民間故事。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寸法師”的故事。一寸法師是老夫婦感動神明所生的“老來子”.雖然長得矮小但是一寸法師心氣很高,他以麥稈為鞘,針為刀決定到京都去作為一番。后面就是—寸法師打敗惡鬼、迎娶公主的俗套故事了。
雖然日本民間傳說中的百鬼多數(shù)形象怪異,但是大多與人類社會關(guān)系密切。日本民俗觀念認為,妖怪也有靈,妖怪也有情,可以通過供奉或是驅(qū)除的祭祀方式與它們和平相處。這一觀念在日本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
立春的前一天在日本稱為“節(jié)分”。傳統(tǒng)習俗中,寺廟抑或普通家庭都會在這一天舉行“撒豆驅(qū)鬼”的活動,因此這一天又被稱為“撒豆節(jié)”。由家中主人或是本命年的男性,向著被認為是鬼門的東北方向撒豆,邊撒還要邊念出“鬼出去,福進來”。撒豆之后,全家人會爭先恐后撿起豆子吃掉,民間傳說只要吃了和自己年齡一樣多的豆子,就能保佑這一年平安無病。用來驅(qū)鬼的豆子需要先炒熟,日本的陰陽五行學說認為,堅硬的黃豆和鬼都歸于金屬性·火炒黃豆相當于火克金,這樣的豆子才能降服鬼怪。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女孩子的專屬節(jié)日——女兒節(jié),又叫偶人節(jié)。這一節(jié)日起源于我國的祓禊祭禮。在這一天,日本人祈禱和祝福女孩子茁壯成長,各家各戶都搭置大小規(guī)模不一的偶人架,另外父母會將桃木雕刻的小偶人放在女兒床頭,幫女兒驅(qū)鬼鎮(zhèn)邪。女孩子這一天會穿上漂亮的和服,也會收到來自親朋好友的偶人禮物。到了傍晚,穿著紅紙衣的偶人和供品被放在圓蓋上流放到河中,日本人希望被流放的偶人能代替自己和病痛災(zāi)厄一起遠遠飄走。
還有像是從盂蘭盆節(jié)演變來的夏季繁多的祭祀活動——夏日祭,除了七夕節(jié)、盂蘭盆節(jié),夏日祭還包括各地民眾自發(fā)的祭祀活動以及大大小小神社舉辦的祭典活動。夏日祭中其中最出名的是有“三大祭”之稱的東京神田祭、京都祗園祭和大阪天神祭。其中神田祭是在五月,而祗園祭和天神祭則在七月。京都的祗園祭歷史最悠久也最著名,起源于公元860年——平安時代京都的一次流行瘟疫,當時陰陽師認為是個叫牛頭天王的鬼神在作祟,于是祗園神社(后來的八坂神社)組織居民用66根棍子建成神轎將神社中神像拉到城內(nèi)巡行,時稱“祗園御靈會”,后來演變成了每年驅(qū)除瘟疫、祈求平安的祗園祭。
TIPS:最強大妖在此
崇德天皇
崇德天皇是日本第75代天皇,上代鳥羽天皇逼迫其退位,讓與其弟弟體仁親王。鳥羽天皇死后,皇兄弟倆為了皇位展開內(nèi)戰(zhàn)史稱“保元之亂”。戰(zhàn)敗后被流放的崇德天皇死在了贊岐國。崇德上皇的怨靈被稱為“日本第一大魔王”。傳說他的怨靈化作了白峰山相模坊大天狗,持續(xù)在人世間作亂。人們?yōu)榱似较⒃轨`在白峰山建立了白峰神宮加以祭拜,對白峰神宮的祭祀也成了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御靈信仰之一。
滑頭鬼
滑頭鬼,又被稱為滑瓢鬼,是一個身穿名貴和服的光頭老人形象。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滑頭鬼是妖怪的首領(lǐng)之一。傍晚時分,人人都忙得不可開交時,他便會不請自來,走進家里,隨便坐在客廳喝茶。家里人也會尋思這到底是哪位,但終究會因為太忙而分心,未能看透他的真面目?;^鬼的強大之處在于洞悉人心,入他人廳堂卻讓主人家無從拒絕,因此傳說他經(jīng)常出面調(diào)解妖怪之間的紛爭。
酒吞童子
日本傳說中平安時期著名妖怪首領(lǐng),是一個有著英俊外表的少年。傳說他專門勾引處女,并將她們的珍貴部位割來下酒吃。又因為嗜酒,所以他被稱為酒吞童子。傳說中居住在丹波國大江山上的酒吞童子糾集了一伙惡鬼,他們無惡不作,私自修建了鐵鑄的宮殿,晚上潛入富豪家中偷竊財寶,并且擄走婦女和兒童作為他們的口中食糧。最終在“酒吞童子退治戰(zhàn)”中名將源賴光以及“賴光四天王”和酒吞大戰(zhàn),最后酒吞童子被賴源光用名刀“童子切安綱”斬捧首級。
八岐大蛇
八岐大蛇是日本上古神話中的妖物,根據(jù)《古事記》和《日本書記》的記載,他有著八頭和八尾,它的肚子總是血淋淋,像是糜爛了似的,頭頂上則常常飄著雨云(天叢云),身軀有如八座山峰、八條山谷般巨大,非常喜歡喝酒。它常常出云吃掉作為獻祭的女孩,最后被須佐之男用酒灌醉殺死,并從它的尾部找得到了日本三大神器之一的天叢云劍。
和妖怪文化關(guān)聯(lián)最大的是“盂蘭盆節(jié)”,也就是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十五。這一節(jié)日源自佛典《佛說盂蘭盆經(jīng)》里目連救母的故事,梵語本意為“解救倒懸”,釋迦牟尼弟子目犍連為了解救淪入餓鬼道在地獄倒懸受苦的母親,取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養(yǎng)超度十方惡鬼。這一節(jié)日在中國又稱中元節(jié),在韓國又稱“百中節(jié)”飛鳥時代“盂蘭盆節(jié)”傳入日本·逐漸演變成了日本第二大節(jié)日,每年盂蘭盆節(jié)前后,日本會放假一到兩周,人們紛紛趕回故鄉(xiāng)親友團聚和祭祀祖先。節(jié)日期間家家設(shè)置魂龕迎送祖先魂火。而且為了讓死者靈魂順利往返陰陽界,日本會用黃瓜和茄子做成小馬祭品,供祖先騎乘。不少地區(qū)會在河里放河燈送別祖先。而盂蘭盆節(jié)又被叫鬼節(jié)。民間傳說農(nóng)歷七月初一鬼門開,過了盂蘭盆節(jié)這一日鬼門關(guān),因此才逐漸有了“百鬼夜行七月半”的說法。到了文學演繹中,“百鬼夜行”也脫離了盂蘭盆節(jié)的時間限定,特別是描寫日本平安時代的作品中,每當夜幕降臨,百鬼就會出來,從羅生門經(jīng)過平安京的朱雀大道。關(guān)于百鬼夜游平安京還有一個著名的傳說:源賴光的家臣渡邊綱某天他和友人打賭,說自己能走完朱雀大道而不遇鬼。結(jié)果渡邊綱遇到了幻化成美女的茨木童子,在五條渡口羨木童子現(xiàn)出原形想要襲殺渡邊綱,結(jié)果被渡邊綱反傷切掉了右手,這也是名刀“鬼切”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