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y C.
全世界對法國最大的迷思,大概就是所謂的“法國女生”了吧。
有一種女生,她優(yōu)雅但不羈、柔媚但個性,閉起嘴時冷漠,說起話時妙趣橫生;愛得熾烈、走得瀟灑,即使沒有令人屏息的容貌,卻迷人得令人離不開眼。
混合著好女孩和壞女孩的完美比例,人們想象出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女生:法國女生。
因為實在是太有魅力了,所以大家都想知道她的故事、她的戀愛、她的裝扮,甚至她的早餐。她的存在照亮了無數(shù)旅法作家的寫作生涯,從此“法國女生”只活在書里,不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變成一種仿佛獨角獸般的生物。
所以真實的法國女生是怎樣的姿態(tài)呢?我似乎也答不出來。
就是一般的女生吧!同樣地為愛情煩惱,分手時哭得撕心裂肺,戀愛時傻得糊里糊涂;同樣地為生活打拼,工作時全力以赴,休息時縱情歡樂;同樣地為小事煩惱,為了褲子變緊而感到恐慌,為了臉上稍微加深的紋路而焦慮。
一切看似都沒什么不同,但仔細(xì)想想,又大不相同。法國女生特別無畏,跟她們說話就像隨時要來一場辯論比賽;她們也特別執(zhí)著,一相信某樣事物,就拼盡全力抓住不放,所以在工作時總是很難改變她們的想法。
實際上,居住在法國那么多年,我早就已經(jīng)沒在關(guān)注法國女生到底是怎樣的個性了。除非萬不得已,必須寫一篇關(guān)于法國女生的文章,她們的形象才會又短暫地浮現(xiàn)在我的思緒當(dāng)中。
然而好笑的是,最近我又認(rèn)識了一個法國女生,因為她的出現(xiàn),我不得不花我全部的心思,用比以前更多十倍的心力,好好地了解法國女生。
那位法國女生,就是我的女兒Jolyn。
剛滿兩歲的她,在我心中就是一個寶寶。每天包著尿布跑來跑去,笑得像個小太陽,吃到巧克力就非常開心,跌倒時就喪著臉要我?guī)退H親傷口。
但她顯然并不認(rèn)為自己是一個寶寶。
有天我跟先生在幫Jolyn買東西,在討論該挑選哪個商品時,我不經(jīng)意地說出了一句:“買這個好了!這個感覺比較適合寶寶?!毕壬哺胶偷溃骸皩Π?,這個比較安全,適合寶寶使用?!?/p>
Jolyn原本背對著我們正打著她新買的小鼓,一聽到我們說出了“寶寶”兩個字,倏地轉(zhuǎn)過了頭,踱著步伐走到了我們的面前,一邊鼓著腮幫,一邊握著拳頭打了她爸爸一下,并瞪大著眼,抬起頭用法文對我們說:“我是一個小女生!不是小寶寶!”講完甩頭就走,留下了一對一臉錯愕的父母。
“嚇我一跳,這么兇,我還以為自己是在酒吧,冒犯了哪個女生?!毕壬χ鴮ξ艺f。
聽他說我也開始大笑,那個時候我才明了,跟法國女生打交道那么多年,從還沒到法國時的崇拜羨慕,到生活在法國相處后的心力交瘁,一路走到了今天,沒想到我自己現(xiàn)在,竟然要手把手養(yǎng)大一個超有個性的,法國女生。
Jolyn從小就非常愛漂亮,熱愛打扮的程度讓在時尚圈工作多年的我也自嘆弗如。每天早上去幼稚園前都要進行一場華麗的換裝秀,一件試過一件,從粉色的蓬裙到水藍(lán)的緊身褲,才穿上又被丟在一旁,緣起緣滅,我在等待她換衣的過程中老去。
有時候?qū)嵲谌虩o可忍,決定把她抓住隨便抓起衣服幫她穿好,Jolyn就會在前往幼稚園的路上鬧脾氣,拖著步伐低著頭不發(fā)一語,一副受盡委屈的姿態(tài)??此敲丛谝?,我往往心軟,只好原路折返,回到家中再讓這個法國小女生盡情地服裝表演。
然而如果Jolyn只是熱愛時尚就算了,最令人困擾的是她自主性非常強,完全聽不進別人的勸說。有次我們?nèi)ザ燃?,先生特別去幫她買了幾件泳衣,Jolyn看到帶著荷葉邊的桃紅色泳衣,心情無比興奮,堅持除了下游泳池外,去餐廳吃飯也要穿在身上,在我耳邊不斷重復(fù):“媽媽我要穿這個!”我雖不情愿,卻也懶得跟她僵持,但同時又害怕她著涼,所以決定幫她在泳衣的里面加了一件連身的包屁衣。
晚餐的地點是一間高級的法國餐廳,Jolyn搖搖擺擺地走在前面,侍者非常專業(yè),不因為她才兩歲而怠慢,很正式地詢問Jolyn:“我可以幫您把外套掛起來嗎?”Jolyn點點頭,一脫下外套全場倒抽一口氣,泳衣外穿加上連身棉褲,襪子外面套著一雙露趾涼鞋,一身的沖突美學(xué),驚呆了在場的所有大人。
只有先生愛女心切,說了一句:“Jolyn今天,也穿得很特別喔!”
也因為先生不時的父愛強心針,Jolyn更放膽地?fù)]灑自我,穿完衣服還會小跑步去找我先生,興高采烈地說:“爸爸,看我,看我!”想聽到先生贊美她:“Jolyn很漂亮喔!”看著他們的互動,我真是哭笑不得,但同時也暗暗訝異,法國的小孩,原來這么小對美丑這種抽象的概念就這么有意識并在意。
除了愛美之外,我女兒還異常地執(zhí)著。
從Jolyn開始聽懂法文同時會與人互動后,我就發(fā)現(xiàn)她沒有一般亞洲小孩的服從感。在Jolyn的幼稚園里,有一個同樣年齡,隨著父母外派來法國的日本小女孩,就非常地溫順乖巧,很服從周邊大人的指令。而Jolyn不太一樣,雖然最后她都會接受,但都要花一番工夫跟她慢慢溝通,將事情梳理清楚,她才會漸漸接受大人們的提議。
因此我都要花很多時間跟她講道理,如果不說到她完全理解,Jolyn就是不動如山地跟我僵持,搞得我非常心累,結(jié)局永遠(yuǎn)都是我說到筋疲力盡,而她聽完精神抖擻。
前幾天我正在泡澡,泡到一半她顛著身子走了進來,看到我立刻說:“媽媽我要吃冰淇淋。”
當(dāng)時我想她來得正好,剛好可以幫我把擺在浴室角落的沐浴球遞給我,所以我對她說:“好,那你先把沐浴球拿給媽媽,我洗完澡再給你吃冰淇淋,好嗎?”她竟然不愿意,一直回我:“你先!你先!”執(zhí)意要我先給她冰淇淋,她才愿意幫我拿沐浴球。
令我吃驚的,是一般的小朋友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大人先承諾會滿足他們的愿望,不應(yīng)該就會立刻接受大人的要求嗎?然而我女兒就是不依,一定要我跟她解釋清楚我一定要洗完澡才能幫她弄冰淇淋,而沐浴球?qū)ξ彝瓿上丛柽@件事情的重要性后,她才悻悻然地,幫我把沐浴球遞來。
總之看著我女兒從一個寶寶,長大到她嘴里說的“小女生”,我仿佛更理解了所謂的法國女生。
不是那個書里完美,令人忍不住著迷的法國女生,而是一個從小就活出自我,決定從此活得毫不妥協(xié)的,法國女生。
(選自臺灣《皇冠》雜志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