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捷 彭小林 齊子龍
(長沙生態(tài)動物園,湖南長沙 410119)
東方白鸛(Ciconia boyciana)隸屬鸛形目(Ciconiiformes)鸛科(Ciconiidae),為大型涉禽。該物種的繁殖區(qū)主要分布于中國和俄羅斯東部邊界的黑龍江、烏蘇里江一帶,即我國東北的內蒙古自治區(qū)、黑龍江、吉林部分地區(qū)和俄羅斯的阿穆爾州、烏蘇里江流域。近年來中國東方白鸛的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目前,全球野生東方白鸛大約有3000~4000只。鑒于數(shù)量稀少,我國早在1988年就將其列為國家Ⅰ級保護物種。1994年被IUCN列為瀕危種,1995年又被列為CITES 公約附錄Ⅰ物種。
我園一對成年東方白鸛飼養(yǎng)在大網內,并與其他涉禽混養(yǎng),且成功繁殖,本文對其飼養(yǎng)及發(fā)情、筑巢、交配、產卵、孵化、育雛、護巢等繁殖行為進行研究,旨在對混養(yǎng)環(huán)境下東方白鸛的科學飼養(yǎng)繁殖提供參考。
1.1.1 動物:東方白鸛一對,以及丹頂鶴、白鶴、戴冕鶴等鳥類動物共計49余種150多只(羽)。
1.1.2 飼養(yǎng)場地:大網內混養(yǎng)。面積約為4000m2,高約20m,三面環(huán)山的山谷處,內有喬木、灌木,面積約為200m2的水池。
(1)日糧飼喂
飼養(yǎng)之初,參照我園飼養(yǎng)丹頂鶴的經驗,將日糧定為兩次,時間為10:00和16:00。通過對飼料結構進行調整及長期的摸索,考慮到東方白鸛的消化道結構特殊,我們飼喂以泥鰍、活魚、活蝦為主的原則(日糧飼喂見表1)。
(2)每天將新鮮的魚、蝦、泥鰍、熟雞蛋等放入飼料桶內,讓其自由采食,飛走時則將飼料桶蓋上或拿開,飛回則又將飼料桶擺出。
(3)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筑巢用的樹枝、木屑、稻草等。
(4)由于雨水較多,在鳥巢上方的大網上,蓋了一層4m*6m的遮雨布,為其遮風擋雨,以免孵化前功盡棄。
表1 東方白鸛飼喂日糧表(單位:g)
2014年11月份開始筑巢,產蛋前有叼草行為,兩鸛共同完成筑巢任務,巢搭在水池邊離地面5m高的木亭子上,開始是兩只共同找樹枝,筑巢一個星期時被一只鵜鶘破壞,樹枝被扔到木亭子下。白鸛沒有放棄筑巢,也沒有換地方,它們改變筑巢方法,一只叼樹枝,另一只守巢,20多d后,巢基本筑成。巢外部由樹枝架成,里面是樹葉和絨草。
巢筑到一半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它們有第一次的交尾,交尾之前兩只喙升向天空,發(fā)出“噠噠噠”的聲音,雌性白鸛半趴著,雙翅半張、顫動,頭向前低垂,雄性白鸛跳到雌性白鸛背上扇動著翅膀,這時雌性白鸛尾部上翹,雄性白鸛尾部下壓,它們第一次交尾成功,時間持續(xù)10s左右。隨后,兩只白鸛對著天空“噠噠噠”了30s左右。交尾時間為每天8:30~9:00或16:30左右,每天交配1~2次,時間長短不一。
2014年12月25日下午16:00左右發(fā)現(xiàn)雌性白鸛有趴巢,17:00左右雌性白鸛站了起來。從高處觀察,發(fā)現(xiàn)其產了一枚卵。4d后,產了第二枚卵。產卵后,并沒有立即孵化,而是用樹葉將卵蓋起來,兩只白鸛輪流守在巢旁。2015年元月10日又產卵一枚。
產完第三枚卵后,白鸛開始孵化。前兩周,兩只白鸛每天輪流孵化,每天換孵3~4次,雄性白鸛會把三個卵用嘴巴鉤動一圈,然后再小心翼翼的趴下。每次翻蛋時間為20~60s左右。孵化約33d后的上午10:00左右和下午16:00左右,三只小白鸛破殼而出,全身毛茸茸的。
東方白鸛是晚成鳥,親鳥將采食的小魚、小蝦、小泥鰍吐出來,喂食小白鸛。
(1)這兩只東方白鸛在長沙發(fā)情出現(xiàn)在10月下旬,而生活在北方的東方白鸛發(fā)情多出現(xiàn)在次年的1~3月,這與氣溫以及食物供給有關。
(2)東方白鸛發(fā)情后出現(xiàn)交配、筑巢、產卵、孵化、護巢、育雛的程序,從孵出的幼鸛情況分析,東方白鸛的孵化期為32~33d左右。孵化期的坐巢、護巢、育幼均由東方白鸛雙親輪值,而且有明顯的補巢行為。如果將巢中的卵拿出用母雞代孵,可能在提高東方白鸛的產卵量,壯大種群數(shù)量上有促進作用。
(3)鸛形目鳥類的動物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較難繁殖,因為需要活的動物性飼料,雛鳥成熟需要較長時間。以前飼喂東方白鸛、白鷺、海鷗、鶴,以解凍的鯽魚為主,因為冷凍,使維生素E、維生素B1等大量損失,出現(xiàn)上述動物的繁殖率低,并出現(xiàn)過白鷺、海鷗等動物突然從空中掉落死亡的現(xiàn)象。所以在東方白鸛的整個繁殖期都是提供充足的魚、蝦、泥鰍等活食。隨著幼崽的長大,親鳥也采食少量的其它動物所吃的解凍魚,這不但保證了親鳥和幼東方白鸛的營養(yǎng)需要,同時也為幼東方白鸛轉入常規(guī)飼養(yǎng)打下基礎。
(4)在此繁殖期間,飼料量增加了50%,補充鈣片、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保證東方白鸛在此繁殖期間的營養(yǎng)需要。
(5)動物混養(yǎng)最常見的問題是動物間的爭斗,甚至發(fā)生攻擊至傷,通過觀察結果分析表明:東方白鸛并沒有受到同種或異種動物的實質傷害。原因可以歸納幾點:東方白鸛有強烈的護巢行為,當有其它動物靠近巢穴時,東方白鸛立即發(fā)起警告,同時召回另一只東方白鸛協(xié)助護巢,另外,其它動物食物充足,缺乏攻擊東方白鸛巢穴以及攝食鸛卵和幼東方白鸛的迫切性。
(6)長沙地區(qū)1~2月份全年氣溫最低,空氣中帶有濕氣,如遇大雨或下雪的情況,巢穴上方的大網需要加蓋油布,為東方白鸛的巢穴提供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和條件也是保證繁殖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